你聽說過白鲟麽?
沒想到第一次知道這種生物,
竟然是聽到它滅絕的消息: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鲟已經滅絕。
該論文的預校樣(pre-proof)于2019年12月23日在線發布。
今天,中國之聲獨家采訪了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産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院危起偉博士。這位以大型瀕危魚類爲研究對象的學者在接受采訪時,明確地說:這基本上意味著,從此,人類再也見不到長江白鲟。
爲什麽十年後才宣布?
危起偉說,據推測長江白鲟滅絕的時間,可能在2005年至2010年之間。之所以十年之後才宣布,是因爲這不是他想看到的結果。實際上一些國際專家十多年前就想宣布它滅絕,危起偉堅持說再等一等。然而,2019年9月中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上海組織了專家組評估,評估結果是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鲟,滅絕。目前,這一結果正在上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辦公室,隨後將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布。
長江白鲟滅絕,意味著什麽?
危起偉:“長江白鲟是生態系統裏最頂端的一個物種,它的滅絕代表了這個生態系統到了一定的危機程度,給我們敲響警鍾,再不保護,那麽長江生態系統可能會發生更大的問題。”
1984年,危起偉大學畢業後,就在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長江所工作。此後直到1993年,他先後救護過4尾被困的活體白鲟,最終,只有一尾成功救活,放歸長江。危起偉說,白鲟最後一次出現,是在2003年的1月23號左右。直至今日,科研人員再沒有發現過白鲟,而且也沒有人工養殖的個體。
農業農村部:長江水域十年禁捕!
2019年12月27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最遲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實行暫定爲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産性捕撈。
我們無比希望,長江白鲟是最後一個滅絕的物種。
對此,網友紛紛感歎:沒想到聽聞已是永別!
長江白鲟的滅絕並不是個例,除了它,還有這些動物也可能永遠留在了2019年:
1、夏威夷金頂樹蝸
根據美國夏威夷州土地和自然資源部在2019年1月份發布的消息稱,最後一只人類已知的夏威夷金頂樹蝸喬治離世了。
據悉其滅絕的原因是夏威夷州農業部引入了一種入侵物種——玫瑰色的蝸牛,本是想增加生物多樣性,沒想到出現了失控的狀態,打破了夏威夷整個“蝸牛鏈”系統,讓本已屬于瀕臨絕種的夏威夷蝸牛直接滅絕了。
2、珊瑚裸尾鼠
根據澳大利亞科學報告稱,該生物是在2019年2月份被宣布滅絕的,這種棕色的齧齒目小動物曾生活在澳洲一塊四到五公頃大小的岩礁上。
科學家認爲,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而且海洋風暴更頻繁、猛烈,致使珊瑚裸尾鼠消失。根據科學記錄顯示,珊瑚裸尾鼠最後一次被人類看到是在2009年的時候。
3、蘇門答臘犀牛
在2019年11月份,據馬來西亞官方報道,該國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Iman死于癌症,至此,蘇門答臘犀牛區域性滅絕。現在其已減少到大約80頭,全部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是雙角犀屬的唯一一種,是現存最小的犀牛。體長240-315厘米,體重550-1100千克,平均體重僅700千克,最大個體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紅棕色的長毛。
而它們滅絕的主要原因就是棲息地的喪失和偷獵,該物種已成爲極度瀕危動物。
4、巴哈馬五子雀
五子雀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及墨西哥一帶,巴哈馬五子雀是其中一個獨特的地方物種。
它可能出現滅絕主要是因爲2019年飓風多利安的襲擊。在襲擊巴哈馬之前,生物學家就預估該生物只剩下兩只。飓風多利安襲擊之後,巴哈馬幾乎是一片狼藉,所以該生物可能連最後的兩只都沒了,這算是一個偶然的事件導致的滅絕。
以上這些動物,你知道幾個?
有數據顯示,1600年前至今,人類已導致748種動物滅絕,4314種動物變成瀕危級,2851種動物變成極度瀕危級。
汽車尾氣排放、垃圾焚燒掩埋、大面積砍伐森林……這些爲人類生活提供便利的行爲,都會造成全球氣候變暖,而據英國《衛報》報道,全球變暖可能是地球曆史上最大的物種滅絕事件——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的誘因。
不要等到物種滅絕後再惋惜。從小事做起,減少環境汙染、保護野生動物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別讓我們的後代只能從照片上看到這些可愛的動物們!
央廣記者:肖源、淩姝,湖北台李爽
編輯:李潇雯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綜合自@美國國家地理、@正大綜藝動物來啦、財新網、當代公益微信公衆號、環球科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