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塞爾維亞頻頻登上微博熱搜。
塞爾維亞總統向中國求助之後,第二天,首批援助物資就抵達了塞爾維亞。
收到物資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和總理布爾納比奇分別通過媒體,向中國表示感謝,這是塞爾維亞收到的第一批來自國外的物資援助。
他還用中文,向我們表示了感謝。
暴躁網友,終于逼得塞爾維亞開通了官方微博。
但他們卻明確表示,不需要錢,只需要物資,物資可以買。
在大使館微博的個人資料中,顯示它的生日是1955年1月1日。
那是中國與它建交的日子。
歐洲疫情爆發後,德國截了瑞士的口罩,意大利搶了瑞士的消毒水……意大利控訴向歐盟求助毫無回應……歐盟的矛盾,在疫情之下毫無保留地展現了出來。
武契奇說得對,歐洲團結,不過是寫在紙上的童話。
沒有人比塞爾維亞更懂歐洲的假團結了。
因爲塞爾維亞自己就經曆過國家分裂的痛苦。
曾經的塞爾維亞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南斯拉夫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在二戰的時候,南斯拉夫先後消滅了98萬納粹軍隊,是歐洲唯一一個靠自己力量趕跑法西斯軍隊的國家。
70年代的時候,它的人均GDP已經超越了所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比蘇聯還富裕不少,生活水平甚至比意大利的居民還高。
這個盤踞在巴爾幹半島的猛虎,是一段傳奇。
在被西方國家欺淩的日子裏,這首歌飽含了塞爾維亞人民的眼淚。
他們不止一次地想過,如果自己能像中國一樣逆天改命,是不是就不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了。
塞爾維亞位于歐洲南部的巴爾幹半島上,是東西方的交彙處,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又被稱作歐洲的火藥桶。
然而,他的複仇正中奧匈帝國的下懷,奧匈帝國早就想打塞爾維亞了。
此前不久,奧匈帝國決定在波斯尼亞的首府薩拉熱窩搞一場軍事演習,假想敵就是塞爾維亞,而且這一天是塞爾維亞被土耳其征服的國恥日。
後面的事情我們都學過,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歐洲各大國也紛紛卷入,一戰就此開始。
不過,這時的南斯拉夫還很弱小,因爲他是由三個民族合並而成的,大家還都有不同的信仰,還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
民族問題、宗教問題,導致國內矛盾重重,難以調和。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次比一戰烈度更高,卷入的人數更多。
德國閃電戰、蘇聯鋼鐵洪流、敦刻爾克大撤退、巴頓將軍千裏突進,件件都是縱橫捭阖的大場面。
南斯拉夫王國的統治者保羅親王害怕被軸心國攻打,只能簽訂了臭名昭著的“三國公約”,也就是“三國軸心協定”,成立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爲核心的軍事集團,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也在這個公約裏。
等于是德日意三個大哥後面帶一群小弟。
南斯拉夫四分五裂,國內人爲了救亡圖存,分成了兩派。
第一派是將軍米蘭·內迪奇,他成立了“救國政府”,統治塞爾維亞余下的領土,並承認彼得二世爲國王,還要原來的政府。
但民衆受夠了彼得二世,民心在另一個勢力身上——南斯拉夫共産黨。
早在1919年,南斯拉夫就成立了社會主義工人黨,並加入了共産國際,後來更名爲南斯拉夫共産黨。
到1937年,共産黨已有規模,他的領導者的名字,叫做鐵托。
工業時代,工業的發展就是國家發展的唯一道路,南斯拉夫走對了路。
當時南斯拉夫人均GDP增速是6.5%,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國民人均收入達到1500美元,處于世界中上遊水准。
在中國尚未改革開放的年代,南斯拉夫人已經普遍開起了轎車,電視和冰箱也走入了千家萬戶。
如此強大的實力,就算蘇聯心懷不滿,也必須投鼠忌器,不敢進犯。
可以說,這是南斯拉夫的全盛時代,
但是盛世之下,早有隱藏的危機,而且,這是從南斯拉夫誕生以來就有的危機。
前面也說了,南斯拉夫是個多民族國家,有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保加利亞人。
同室操戈,尤爲慘烈。
在希特勒授意下,烏斯塔沙模仿納粹德國,在克羅地亞各地建立了30多個集中營,大搞種族清洗。
與此同時,包括切特尼克在內的許多塞族武裝,也常常把槍口對准克族的老弱婦孺。
到二戰結束時,南斯拉夫有170萬人死亡,約占其總人口的11%。這其中,有六成人是由于克塞兩族紛爭造成的。
德國人侵略的時候,在鐵托領導下,南斯拉夫人將槍口一致對外,民族矛盾總體還能壓過內部矛盾。
作爲獲得貸款的條件,IMF要求南斯拉夫實現市場自由化。
這是一個屢試不爽的圈套。
從國際形勢來看,當時蘇聯掌權的是戈爾巴喬夫,實施了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往西方倒,西方國家認爲蘇聯已經足夠安全,南斯拉夫也不再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從內部來看,至1981年,南斯拉夫已經有19.9億美元的外債,1979年到1985年期間,南斯拉夫人的實際收入水平下降了25%。
而這種話語的建構了一套天堂般的美夢:認爲只要采用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南斯拉夫面臨的所有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于是,南斯拉夫地方黨部紛紛推出了一個比一個更激進的政治改革方案。
斯洛文尼亞共盟于1989年3月首先提出了“結束一黨制,實行多黨制”。
1990年7月,南聯邦通過了《政治結社法》,實行多黨制,南斯拉夫一下子湧現出200多個政黨。
“斯洛文尼亞屬于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屬于克羅地亞人”、“科索沃屬于科索沃人”,這些分裂口號大行其道,在多民族的國家,這些口號很容易贏得選票。
強大的南斯拉夫從此再也不見,只剩下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斯拉夫的故事結束了,但後續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西方希望他們可以進一步分裂,彼此混戰,永遠不能再形成一個有威脅的大國。
3
對于已經解體出去的國家,就挑動他們之間的民族、宗教矛盾相互厮殺。
波黑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
波黑民族由三個民族組成,分別爲33%的塞爾維亞人,17%的克羅地亞人及44%的波斯尼亞克人。
他們的政治理念並不相同:波斯尼亞克人(穆斯林族)希望獨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克羅地亞人也主張獨立,但希望建立邦聯制國家;而塞爾維亞人則堅決反對獨立。
1992年2月29日至3月1日,就這個問題,波黑舉行公投。
他們無法達成一致,于是,波黑內戰爆發。
在這場戰爭中,有一個叫做普拉利亞克的老將軍,曾經是一位藝術家。
在他自殺後,克羅地亞政府曾對其家屬表示哀悼;在他犯下“罪行”的莫斯塔爾市,也有千名民衆爲他點燃了蠟燭。
米洛舍維奇政權因爲是共産黨,是西方眼中的一個異類,在歐洲孤立無援。
借此,以美國爲首的北約立馬出手幹預,支持科索沃獨立。
在美國和北約的壓力下,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族代表進行了和平談判。
美國草擬了一個和稀泥的方案,尊重南聯盟的領土完整,但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
作爲交換,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軍”解除武裝,北約向科索沃派遣多國部隊保障協議實施。
在這場轟炸中,新華社記者邵雲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和朱穎當場遇難,數十人受傷。
直到6月11日,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才就此事公開道歉,美方將向中方賠償3250萬美元。
國內航空工業的一名老總曾感到恥辱地說,“炸我們使館的飛機是美國生産的,而我們的烈士遺體竟然還是用美國制造的大飛機運回來的”。
空襲迫使了米洛舍維奇就範,這場戰爭以南聯盟徹底失敗告終。
自此,科索沃單方面宣布自己獨立,並得到了許多歐美國家的承認。
但是,這個獨立南聯盟並不承認,中俄到現在也不承認科索沃是獨立國家。
科索沃戰爭讓南聯盟對各民族的掌控力進一步衰弱下去。
2003年,南聯盟共和國議會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改名字爲“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就是塞黑。
看上去還是一個國家,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間已經有了不同的法律、海關、貨幣,其實已經分道揚镳了。
3年之後,就連名義上的聯合也徹底宣告死亡。
2006年6月3日,黑山獨立,昔日的南斯拉夫被徹底分成了碎片,再也強大不起來了。
直到今天,塞爾維亞依舊是西方排擠的對象。
他們在社交網絡上,對塞爾維亞口出狂言,說塞爾維亞沒電視,人人都是小學生,就是個小破發展中國家:
塞爾維亞在外媒長期被妖魔化的狀態,和中國不相上下,甚至更慘,因爲他根本沒有還擊的機會:
這裏的通貨膨脹率近9%,失業率14%。咖啡館裏的咖啡,一杯只要人民幣6元;不少人開著的車是買于25年前的,到現在都沒有換過。
時至今日,我們強大了,沒有一個國家敢來轟炸我們的大使館。
但這個曾經經曆過無數苦難的國家,卻再也站不起來了。
塞爾維亞還有一塊碑,還在感謝我們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對他們的支持和友誼,緬懷我們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