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進入工作之前,“生鮮”對于我來說是模糊的。隨著逐漸地對行業資訊,以及流通鏈路中的關鍵環節、行業大佬進行采訪,逐漸對這個行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我將從生鮮行業的消費市場開始講,然後溯源至供應鏈及源頭,簡單的聊一下我的看法。
中國生鮮供應鏈的一個魔化現實是,全部都是微利。4萬億的大市場,在中國的冗長的生鮮鏈條上,沒有出現1家超過千億的巨頭,因爲利潤全都被一層一層的分掉了。而美國的生鮮巨頭SYSCO,市值是600億美元。
大家都知道買東西找産地或廠家買是最優惠的。
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直接找産地買不就行了嗎?
2333,不行。
- 中國是典型的吃貨大國,光中國在內的生鮮商品SKU接近10萬種。
- 中國幾千年都是小農經濟,也就是沒有形成大規模種植。
你去1個産地采,既采不全所需的商品SKU,也采不了所需單品的數量。更關鍵的是,消費者不缺吃的,缺的是好吃又便宜的!
劉強東說道過,我們的中國經濟正在向著品質消費、品質流通、品質制造轉型。
好吃,即是品質,這裏就迸發出了第三點。生鮮産品太難以標准化了。你說多少度甜?你能保證每一個都是一樣的口感?你能保證一樣的口感消費者都喜歡?
那怎麽辦?我能怎麽辦,我也很絕望…
其實,中國的城市化就是一盤大棋。農民進城,有限的土地資源集中,形成規模化種植。生鮮電商、社區團購基于大數據,帶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對接基地,指導種植。物流尤其是冷鏈物流的高速發展打通流通體系。
未來,消費者甚至可以選擇,哪個果園的哪個顆樹上的哪幾個果。
變革總是帶著無數的艱難險阻,而中國生鮮供應鏈的變革,需要無數生鮮人前赴後繼的努力與建設。
十年、二十年,或者更久。
作者:夏冰雹,一個略懂點生鮮SAAS企業運營。
本文由 @夏冰雹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