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地人口迅速老齡化,將有越來越多人需要處理遺囑和房地産分配事宜,但不少國人仍缺乏這方面的法律知識。
社區發展理事會因此和多家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著力加強社區裏的法律援助服務,並吸引更多法律系學生爲有需要的國人提供法律支援。
全島23社區法律診所
有家庭糾紛可求援
市長委員會主席劉燕玲日前在財政部兼律政部高級政務部長英蘭妮的見證下,和義務律師辦事處簽署爲期三年的合作備忘錄,延續現有的社區法律無償服務聯網計劃。這麽一來,有需要的國人將能繼續通過社區法律診所享有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
社區法律無償服務聯網計劃自2014年正式推出以來,受益人數已達到7600多人,到診所提供義務咨詢服務的律師也增加近四成,達2052人。目前全島共有23個社區法律診所。
同時也是西南區市長的劉燕玲在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上受訪時說:“本地有不少低收入和貧困家庭需要法律援助,但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導致他們在面對家庭糾紛時不知所措。社理會希望可以進一步把法律的觸角伸入社區,讓國人了解自己的法律權益。”
主持儀式的西北區市長張俰賓博士指出,到社區法律診所求助的人,大多面對家庭、商務,或職場上的糾紛。
他說:“隨著本地人口迅速老齡化,將有越來越多人需要處理房地産分配和遺囑事宜,因此相信法律援助方面的需求將日益增加,社理會必須強化現有的援助網絡。”
社理會也和義務律師辦事處、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以及新躍社科大學簽署另一項合作備忘錄。
除了邀請在職律師到社區裏義務服務,社理會也希望吸引更多法律系學生參與社區裏的法律知識推廣活動。這包括到社區法律診所幫忙,以及爲居民籌辦社區法律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