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傳媒:專注于新加坡 覽閱中新資訊
1月23日,與武漢“封城”同一天,新加坡確診了首例武漢輸入病例。
2月8日,元宵節,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了視頻講話,建議輕症別去醫院,不用戴口罩,但要勤洗手,一切生活照舊。
前一天,2月7日,新加坡剛啓動了“疾病爆發應對系統”(Dorscon)二級橙色警報。當日,新加坡舉辦了元宵萬人宴,李顯龍宴請了議員和基層領袖。
當時網友們都批評新加坡“自暴自棄”“放棄治療”“已經佛系接受了病毒傳播”。
到2月中旬時,新加坡確診病例是中國以外第二多的國家,僅次于日本。不少人擔憂,新加坡要變成“第二個武漢”了。
一個月過去了,截至3月18日12時,新加坡累積確診266例,0死亡。與意大利、西班牙、伊朗等國陷入“災難狀態”相比,新加坡的防控應對無疑是成功的。
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發達的公共衛生系統
複雜的接觸者追蹤機制
新加坡的防控系統還得從17年前說起。
2003年非典期間,新加坡共計238人感染,33人死亡。
多年來,新加坡一直在建設公共衛生系統(PHPC系統),有著十分完備的感染者、接觸者追蹤機制。
PHPC系統(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中文名稱“公共衛生防範診所”,由900多家私人診所構成,分布在各個社區,相當于北京發熱門診的十幾倍。
這些診所平日會接受政府培訓,在疫情爆發時,由衛生部門統一指導,統一行動,信息共享。各診所分布在各社區,病人短距離就診可以減小傳播風險,而且病人就醫都有政府補貼。
有這些支持,570萬人口的新加坡,每天能對2000多人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在新加坡,檢測是免費的,本國人的醫療也是免費的。
此外,新加坡還動用警方調查人員和監控設備,艱辛地對每一例感染者和接觸者進行軌迹追蹤。
世衛組織應急方案執行主任邁克·瑞安誇贊說:“新加坡對這種病毒的系統性應對是很好的典範。”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也給予肯定,“新加坡防疫仔細,毫無漏網之魚。”
國家小,政府控制力強
強制隔離,阻斷傳播
國家小有小的短處,資源不夠,新加坡又是國際化大都市,一旦失控很容易陷入混亂。
但新加坡能夠快速、詳盡追蹤每一個密切接觸者,對感染者和接觸者進行隔離和監測,限制病毒傳播,也與其國家小、政府控制力強分不開。
新加坡執政黨在國會占絕大多數,政府控制力強,可以優先考慮公共利益而不是隱私問題。
新加坡國內早期確診病例很多來自教會團體,由此近5000人被隔離。
新加坡還把大學宿舍變成隔離中心,對違反隔離規定的人實施零容忍政策。
外籍員工如果違反隔離規定,將被取消工作簽證,雇主也會受罰,兩年內禁止聘請外籍員工。
政府可以利用大量警力、監控設備和個人記錄來追蹤每一個病例和密切接觸者,感染者個人的生活、工作和娛樂信息會迅速而詳細地被公布出來,提醒他人注意自我防護。
這些措施都不用擔心侵犯個人隱私和自由,歐美國家很難複制。
嚴控輸入
政府反應迅速且信息透明
2月上旬,新加坡出現了3例本地傳播,病例總數增至43例。政府啓動了公共衛生二級橙色警報,表示疫情嚴重,容易人傳人,但尚未到肆虐程度。
那時,商場已經出現搶購潮。
李顯龍及時發表視頻講話,安撫公衆恐慌情緒:“無需恐慌,不會封城,也不會把大家都關在家裏。我們供貨充足,所以沒有必要像一些人昨天那樣囤積方便面、罐頭和廁紙。”
政府還鼓勵輕症患者居家休養,把醫療資源讓出來給最需要的老人群體。李顯龍承認,“如果病毒已經擴散,追蹤密切接觸者的作用微乎其微。所有疑似病例都去醫院,醫院肯定負擔不了。”
政府不鼓勵普通市民待在家裏,也不建議在家辦公,大多學校也未停課。因爲學校一般保護較好,而且不關閉學校也可以避免引起恐慌。
政府雖然購買了500萬個口罩,派發給每家每戶,但並不推薦普通人戴口罩,只建議病人使用。
政府的迅速反應,可以及時遏制病毒傳播,信息透明可以消除恐慌情緒,提醒公衆注意防範。
新加坡還嚴控輸入,避免病例急劇增長和大爆發。
1月31日,新加坡頒布入境禁令,成爲第一批禁止內地遊客入境的國家之一。要想到,在2019年,有3.62億名中國遊客光顧新加坡,中國是該國外籍旅客最多的國家。考慮到經濟影響,這道禁令需要勇氣。
3月13日,爲防止第二波入境病例,新加坡又對意、法、西、德四國發出入境限制令,過去14天到過這些國家的旅客不得入境。同時,禁止所有郵輪在新加坡靠岸,取消或延遲超過250人的集會活動。
這些迅速而強有力的措施,使得新加坡很好地控制住了疫情。
(來源:網絡)
星傳媒專注于新加坡 覽閱中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