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其實很早以前就想寫這樣一篇文章了,因爲總是能在網上看到許多網友將手機上的處理器與PC上的處理器進行比較,在近幾年的手機CPU發展中,越來越高的頻率和越來越多的核心總是讓部分網友覺得手機已經足以取代PC,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近幾年,智能手機的發展用勢如破竹來形容一點都不爲過,尤其是今年許多廠商搭載高通骁龍865的5G手機,其采用的7nm工藝和2.84GHz大核頻率,似乎有在趕超PC處理器的形式,也正是因爲這種表面現象,讓許多網友覺得手機處理器或許能替代PC,成爲新一代的生産力工具。不過手機處理器雖然在工藝上看起來領先部分PC端的CPU,但其實內在大有不同。
CISC與RISC
主頻區別較大
最新的高通骁龍旗艦處理器——骁龍865搭載了7nm工藝,采用了2.84GHz主頻是很多人認爲可以與PC處理器一較高下的原因之一。
誠然,高通近幾年在手機CPU這一塊有了長足發展,性能也越來越強悍,面對一些多任務處理器和大型手機遊戲場景加載也絲毫“不虛”,但是在面對PC處理器時,仍然顯得“羸弱不堪”。
PC端處理器我們可以拿i5-9400或者AMD 3500X這兩款時下最入門的處理器來舉例,i5-9400F基頻只有2.9GHz,看似與骁龍865的差距並不大,但是PC處理器都是支持睿頻的,9400睿頻最高可達4.1GHz(3500X同理),由此就拉開了非常大的差距,在此基礎之上,英特爾部分處理器比如i5-9600K/F,AMD 3600X/3700X等還支持超頻,甚至部分還支持多線程,這都是移動端處理器目前尚無法追及的原因之一。
手機多核處理器架構
而PC上的多核心技術是在同一個處理器集成了多個運算核心,多個核心之間可以互相配合完成同一個事情,是同時完成的一個進程。好比一條單車道,同時變成了多個車道,能容納的任務量更多,能同時處理的車輛也很多。
一般情況下,如果只是提升手機CPU的核心數量,那麽對于性能的影響微乎其微,這也是爲什麽手機端處理器主頻越來越高的關鍵所在,多核心的手機CPU,需要一個頻率足夠高、足夠快的大核來處理器日常比較繁雜的內容,而用不到大核時,才是小核心開始自己工作的時候。
英特爾HD Graphics630核顯參數
而手機上無論是Mali圖形處理器還是Adreno圖形處理器,都只能處理一些相對比較簡單的圖形內容,並不能運行較爲複雜的內容,一來是主頻的限制,二來是功耗也不允許。
設計初衷本就不同,互相比較沒有意義
手機上的CPU設計初衷本來就和PC端不同,互相比較或者說超越,本來就沒有任何意義而言。PC上而言,硬要一決高下的話,也應該是AMD和英特爾相互比較,而手機上如果要想選出性能最強,也應該是高通骁龍、三星Exyons、華爲麒麟這三家廠商互相比較,所以以後大家,千萬不要再拿手機上的處理器和PC上的處理器來相互比較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