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觀史,對于明亡的原因,諸君宏篇大論,多有論述。本人卻認爲,明代之亡,非自萬曆始,而在實行首輔制時,就已經撅好了墳墓。
諸君的宏篇大論,大多糾結于明末崇祯、或者萬曆時期的種種失當的措施,或者糾結于袁崇煥是否該殺,毛文龍及東江鎮武裝之于大明的重要性,以及東林黨和黨爭等等。
但是,以上種種,雖然都與大明敗亡有著或輕或重的關系,可要論根本原因,似乎這些都有隔靴搔癢之感。
以本人的觀點,大明敗亡于滿清,禍首實則是首輔票擬的制度。
洪武帝以剪除胡惟庸及其余黨,廢除了宰相制度。洪武二十八年,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事務,彼此颉颃,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後來經過時間的演變,到了明代中期中樞制度,與初期已經大有改變。
仁宗以後,閣臣之權加重,至世宗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改華蓋殿爲中極殿,謹身殿爲建極殿,大學士的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上。這時,內閣就類似于唐代的中書門下省了。唐代中書門下省官員互稱閣老,明代大學士一般也稱閣老。內閣大學士雖然表面位尊而權重,但是獨立發揮其權力的機會卻甚少,因其內受制于宦官,外則用人之權集中於吏、兵兩部。《明史·职官志》说:
至世宗中葉,夏言、嚴嵩叠用事,遂赫然爲真宰相,壓制六卿矣。然內閣之擬票,不得不取決于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紀綱,賢士大夫之進退,悉顛倒于其手。
首輔票擬制一出,首揆的權力頂天,某種程度上甚至與皇權不遑多讓。大明首任皇帝朱元璋,當初爲了保障皇權的鞏固,不惜數萬人頭落地,才硬生生使相權從人們的印象中消失。而後世子孫無能,相權終于卷土重來,金銮寶座之上,硬生生塞進了另外一個並不出自朱家的屁股。
自此之後,竟進之士雖然依舊蜂擁而至,可他們其中的很多人,追逐的目標已經根本變化。他們環繞在首輔周圍,唯首輔馬首是瞻,並且准備隨時爲首輔赴湯蹈火。其目的,無非是爲鞏固目前的位置,或爲謀求將來更高的位置。
那些暫時、或長時期內無望進不了現任首輔圈子、而又極其渴望權力的竟進之士,紛紛依附于潛在的未來首輔的周圍,爲了將來能夠狐假虎威,能夠“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爲了博取潛在首輔的眼球,像瘋狗一樣,四處尋找下嘴的機會。想要出人頭地,想要登上權力頂峰,不去奮不顧身地搏殺,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他們對于其他勢力,則不管對錯,只問是否“同侪”,是否一條繩上的螞蚱,罔論其他。如此一來,朋比之風盛行,政治打手應運而生。而由于首輔並不是終身制,半路崩潰的並不鮮見,身敗名裂、甚至身首異處時有所聞。嚴嵩雖然在倒台之後境況淒涼,最後老病而亡,但好歹也勉強算是“善終”。其他交出首輔權杖之人,能夠有嚴嵩的老病而亡下場,多少要祈求“造化”。就算是鼎鼎大名的張居正,死後不也出現了鞭屍的結局。
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氤氲繁衍,有明一朝最大的禍端——黨爭終于形成。
因此,本人認爲,黨爭大明敗亡的直接原因,而首輔制是根本原因。
洪武帝朱元璋以數萬人的鮮血,推到了宰相制度,後世子孫不斷變化,最後以首輔票擬制取而代之。在此後的百多年間,雖然朝廷保持著權利的平衡,但最終還是使大明王朝這個當時世界上無與倫比的龐然大物走向了無可挽回的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