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孩子來說,他們特別喜歡看動畫,像什麽《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還有國外傳入的《小豬佩奇》《海底小縱隊》等等,可以坐在電視前一動不動的看1、2個小時。
可見,無論中國還是國外的孩子,是早時候還是現在的孩子,都對動畫片情有獨鍾,並且經常沉迷的讓父母頭痛。
那麽父母們有沒有思考過:爲什麽孩子們喜歡看動畫片呢?爲什麽他們不喜歡看新聞聯播、不喜歡看各種電視劇、不喜歡看各種綜藝節目呢?
如果我們能搞清楚其中的原因,是不是借此應用到孩子的學習上,從而讓孩子像喜歡動畫一樣愛上學習呢?從這個角度思考,這個表面上看似簡單的問題,但對于我們教育孩子有重要的意義。
孩子喜歡看動畫的原因
那麽孩子爲什麽會喜歡看動畫呢?我們來對比下動畫與其他電視節目的不同,會發現動畫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1、動畫片形象構造簡單
動畫中各種人物、動物的造型都比較簡單,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比如小豬佩奇,這構造是不是太簡單了。
再比如米老鼠、爆笑蟲子、葫蘆娃等等,基本所有的動畫片中的形象構造都比較簡單。即使是那些我們看來可能比較複雜的動畫比如《變形金剛》、《灌籃高手》等,相對于真人片也是簡單的多,而且相對複雜的動畫也是孩子年齡大的才看。
也就是說,年齡越小的孩子看的動畫中圖形越簡單,隨著年齡增長,圖形才逐漸複雜。
2、動畫片故事結構簡單
動畫片一般一集也就幾分鍾,長的也不會超過20分鍾,比如《小豬佩奇》一集5分鍾左右、《旺旺隊》10分鍾左右。
而且一集動畫就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故事情節也不會像成人電視那麽曲折,一般都比較簡單直接。比如我5歲女兒喜歡看的《旺旺隊》,每集基本都是圍繞拯救什麽動物,過程中偶爾出現小的困難,但最終都會完美解決。
所以,動畫片的故事結構基本都比較簡單。
3、動畫片具有大量的擬人化
動畫片中的主角經常采用的是擬人化的形象,賦予各種動物、物品以人的特征,像人一樣喜怒哀樂。
這種動畫片太多了,《小豬佩奇》、《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旺旺隊》等等,越是適合低齡兒童看的動畫,擬人化現象越嚴重。
以上3點是動畫片與其他電視節目的顯著不同,那爲什麽具備這些特點的動畫片容易獲得孩子的青睐呢?
其實歸根結底,動畫片的這種設置迎合了兒童的認知水平,便于孩子接受理解。
動畫形象構造簡單,不同的角色具有鮮明的特征。比如壞人一般畫的形象比較醜陋,或者獨眼龍,而好人一般比較帥氣美麗。這種鮮明的特征可以幫助兒童更加容易的區分角色,理解故事。
而故事結構簡單,使得兒童更加容易的看懂動畫。因爲兒童沒有足夠的知識、閱曆來解讀那些曲折燒腦的故事情節。如果看完一個動畫,兒童還不知道講的是個什麽事,兒童又怎麽會有興趣堅持觀看呢?
在形象、故事結構簡單的基礎上,擬人化則是一種特殊的表現手法,幫助孩子們更加輕松的看懂動畫片。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處于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孩子有一個重要的認知特點就是相信萬物有靈,世間萬物都跟人一樣是有靈魂的,有喜怒哀樂的。所以他們喜歡把各種小動物、玩具當人來看待,會經常對他們說話。當把兒童的這種認知偏好應用到動畫片中時,就迎合了兒童,使得他們樂于觀看,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容易的理解動畫。
好了,從兒童喜歡動畫片中,我們總結出這麽一條經驗:
建立在兒童認知水平上,采用兒童喜歡的或擅長的方法,設置恰當的表現方式,就容易獲得孩子的喜愛。
但是具備了這些特點就一定能獲得孩子的喜愛嗎?從現實情況來看,顯然不是,有的動畫片孩子喜歡看,而有的動畫片孩子就是不喜歡看,那麽隱藏在3個特點之下,還有什麽在起作用呢?
孩子爲什麽只喜歡某些動畫片
所有的動畫片都具備了以上特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動畫片都能讓孩子喜歡。
有的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但就是不喜歡看《奧特曼》;而有的喜歡看《奧特曼》,就是不喜歡看《熊出沒》……很顯然,即使他們都具備相同的表現形式,但也並不是都可以獲得孩子的喜歡。
那哪些動畫會讓孩子喜歡呢?
我們來看一個孩子看動畫的過程。如果孩子看動畫時,依照他們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動畫片中存在一些未知,出于好奇心,孩子會想尋求問題的答案,于是孩子會保持著好奇心看完這部動畫,並在看完後學到新的知識,獲得到了一些新的領悟,那麽他們便會覺得這部動畫是好看的。相反,如果他們看一部動畫,沒有任何新奇感,看到開頭就知道結尾,他們便沒有觀看的欲望,他們觀看時就會很無聊,就不會喜歡這部動畫。
所以,除了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動畫的內容,有沒有讓孩子感到好奇心,給孩子帶來信息增量,進而讓孩子學習到新鮮的內容,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這才是影響一部動畫能不能獲得孩子青睐的關鍵。上面說的各種表現形式,最終都是爲了內容服務,讓孩子保持好奇心,吸引孩子。
現在,我們總結出了兒童喜歡某類動畫的根本原因:基于他們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他們喜歡那些有信息增量,可以讓他們理解,並獲得新的成長的動畫。
這裏面有兩個關鍵點:
一是基于孩子當前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
4歲的孩子可能喜歡《海綿寶寶》,而7歲的孩子再看這樣的動畫就會覺得無聊,這恰恰是因爲他們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是不一樣的。
對于4歲孩子需要認知思考才能理解的詞語或故事,7歲孩子可能一眼就能看懂,因此他們當然也就不喜歡4歲時再看的動畫。
同樣的,4歲孩子也不會喜歡看7歲孩子看的動畫,因爲他的知識儲備和認知能力無法理解7歲孩子看的動畫。
所以,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決定了孩子會喜歡哪一類的動畫。
二是恰當的信息增量
沒有信息增量的動畫會讓孩子感覺到無聊,但是有信息增量的動畫就一定會讓孩子喜歡嗎?不一定,還要看兒童能否正確解讀信息增量。
7歲孩子看的動畫如果給4歲孩子看,肯定是有信息增量的,但是4歲孩子也不會喜歡看,因爲他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不足以解讀7歲孩子動畫中包含的新信息,就像看天書一樣,什麽都看不懂,又怎麽會有興趣呢?
所以,信息增量的過多或過少,都不利于兒童的興趣。
對于教育孩子的啓示
根據我們對于兒童喜歡哪些動畫的分析,我們得出了兒童可以保持興趣的關鍵,對于我們教育孩子有什麽啓發呢?
首先,要判斷孩子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
只有我們在正確了解孩子的知識水平和人知能力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判斷教授哪些內容,采用何種方法教學適合孩子。
這就需要我們要了解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同時在生活中多觀察孩子的言行,從他們說的話、看的動畫片中來推測孩子的認知水平。
其次,要有信息增量,但不要過多的超過孩子的水平
有效的信息增量可以增加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學,只是我們教授給孩子的知識過于簡單或者難,這也就使得孩子學習時提不起興趣來,也就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如何設置有效的信息增量,一是需要我們把握孩子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二是跟孩子建立積極的反饋,根據孩子的反饋來調整教育的內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