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古村的印象有哪些?
或是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
一花一草都浸滿了詩意,宛若從詩詞國畫中走下來的;
或是川西藏區別具一格的藏寨…
一門一窗都極力張揚著藏民在三高苦寒環境下創造出的令人驚歎的生活美學;
或是陝晉地區的古莊大院…
一磚一瓦都出賣了主人的財富、禮教、等級制度觀,大紅燈籠高高挂,庭院深深深幾許
除卻上面我們提到那幾類古村,在嶺南一帶也有不少極具特色的古村落,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客家圍屋。
若說以上的古村都是一個個古建築的最佳觀賞目的地的話,那麽下面這個古村落,從名字到建築,則是一個謎語、一個傳奇、一個神秘!
種玊上圍
遊走在謎語、傳奇和神秘之間
地處廣東梅州豐順的種玊上圍古村落,雖然皮相沒有以上古村落好看,但是其文化可是有趣得很。
這是一處外圓內方城堡式古建築、古民居,圍外古榕參天,約五六米高的圍牆,緊緊地包圍著裏面呈井字型結構的院落,在閩、粵、湘、贛圍屋中屬罕見獨特。
攝影/陳麗
那甯靜的古巷、參天的古榕、半月形的大池塘、新奇的布局書寫著歲月的古老,不禁讓你放慢了腳步,它飽經風霜340多年,至今風貌依舊,古樸幽雅。
名字是個謎!
首先,它的名字可能就沒有幾個人能讀正確,玊(sù,音同素)。
正西門門牌“種玊上圍”,現仍可見,眼力好的人可能一見到這塊橫匾就發現那個“玉”字錯了,那一點點到了上面去了。至于確切原因,有待進一步考證。
攝影/陳麗
而且牌匾“種玊上圍”左右兩個題款,上款爲“歲在庚戌”,下款爲“王月之吉立”。這款牌匾上面的內容,不是簡單的建築名稱,而是幾百年前羅氏先賢留給後人的一道謎題。
“種玊上圍”這四個字的讀音是謎面,考驗著每一位初次來訪的客人。
牆與牆之間沒有完全接合,這應該就是現代建築中所講的伸縮縫吧。
另外,牆體也是相當厚,0.5米,在當地有“臉皮厚過西門寨牆”之說。
固若金湯
紅糖、糯米泥是上好建築材料嗎?
牆體均是由粗砂、小石子、糯米泥及紅糖拌和,至今堅固無損。不禁讓人們想象平時用來的食用的紅糖糯米在建築上的重要作用。
攻防自如,壁壘森嚴,固若金湯,極利于群居和防賊禦敵,火力交叉,攻寨者近牆根不得。
寨內通風透氣、光線充足,冬暖夏涼,居住環境優越;
攝影/何小康
寨內有三街六巷,一祠堂六公廳,呈八卦九宮格局,大小房間608間,既有仿元末古巷,也有清代防火山牆式建築,更多的是仿明代飛檐式的四合院建築。
攝影/梅州瘋子
種玉上圍門口有一口池塘,俗稱“西門池”,有人說這是從風水角度考慮的,有聚財之意味;
攝影/陳麗
可非常神奇的是,因爲種玊上圍是“隱塗蟹形”,螃蟹形,圍牆大門左右兩邊的兩個圓孔,當地人叫“蟹目”。
攝影/何小康
古村傳承的是建築還是文化?
種玊上圍古寨建築的價值不但體現在建築的美本身,更體現它承載的厚重人文曆史。
攝影/梅州瘋子
寨外南面靠池旁一字排開有5株參天古榕,枝幹交纏,盤根錯節,因古寨在清代出了5位舉人,按鄉規“每中一舉種榕一棵”,至今仍青翠欲滴,生機盎然。
攝影/梅州瘋子
攝影/何小康
各祠堂公廳凝聚著潮客文化的精華,各廳堂牆上都刻有楹聯、對聯,懸挂有木質匾額,主要內容是追溯族史、顯揚祖德、激勵裔孫艱苦創業、勤儉持家、愛國愛鄉、報效祖國等等。
攝影/郭海亮
寨內禾坪上豎有石雕旗杆和旗杆夾,記錄、見證著族人的顯赫功名,充分體現了潮客先民們崇尚禮節、崇文重教、耕讀傳家、開拓進取的民俗宗教文化淵源。
攝影/梅州瘋子
歲月滄桑,如今大部分人家遷出古寨,古巷深處苔痕碧綠,更顯清靜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