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什麽時候能重啓的問題,而是我們必須做些什麽讓這一天早日到來。必須團結起來,像應對世界大戰一樣應對這個病毒,因爲這就是世界大戰,這個敵人是病毒,這是新冠世界大戰
文 |《財經》記者 王曉楓
編輯 | 郝洲
在過去一個月,新冠病毒大流行徹底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就在3月1日,美國的新冠病毒確診病例還不到100例,僅兩例死亡。一個月後,美國確診感染人數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大多數州不得不發布日益嚴格的居家令,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彙編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月4日15時28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00915例,累計死亡人數達8098例。
確診病例不斷飙升的同時,美國社會經濟體系也在遭受疫情帶來的全面沖擊,數百萬人失業,街道和商店空空如也,醫療保健系統不堪重負。疫情風雲突變讓美國公共衛生界開始思考,是什麽讓美國這個在全球衛生安全指數中排名第一的國家錯失控制疫情先機,如何改變如此不利局面盡快扭轉疫情。‘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前主任費和平(Tom Frieden )近日召開視頻會議,與全球多家媒體記者探討美國疫情現狀,《財經》記者參與了這個視頻會議。費和平有三十年公共衛生領域工作經驗,曾任紐約市衛生局局長。作爲防控肺結核專家,他在上世紀90年代成功降低紐約市結核病發病率,並使紐約市結核病防控項目成爲全美和全球結核病控制典範。2014年他更是親赴西非疫區考察埃博拉疫情。
圖/法新
如今美國人正遭受疫情和經濟打擊雙重折磨,他們最期盼社會經濟何時能夠恢複正常。然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用費和平的話來說,這不是什麽時候能重啓的問題,而是我們必須做些什麽讓這一天早日到來。“我們需要逐步打開水龍頭,而不是讓閘門猛然打開。現在不是坐等的時候,而是工作的時候。”
何時以及如何開啓水龍頭依靠的不是敲定一個日子,而是要根據方方面面數據判斷疫情並制定打開水龍頭的策略,要兼顧全局和細節,既需要有條理的全盤戰略去處理應對新冠疫情的每個反應策略,也需要在細節問題上精益求精。
對于如何盡早逆轉疫情實現複工複課,費和平提出三個關鍵。首先,應該盯緊病毒,掌握病毒在哪裏傳播、如何傳播以及傳播範圍多大;其次,加強醫療能力,保護前線醫護人員,護理好輕症、重症患者,幫助有基礎病患者;再次,加強公共衛生能力,檢測並關注檢測周期,要細化到需要多少分鍾多少小時才能收到檢測結果,而且不同時期這種時間也不盡相同,需要大規模檢測,這也包括無症狀傳染者。
留給紐約和其他美國城市的時間不多了,刊登在醫學論文預印本平台medRxiv網站的一篇論文指出,武漢“封城”爲中國其他地區贏得2.9天,這樣的數據凸顯時間對于紐約以及每個美國城市的重要性。“中國行動迅速,這是我們需要的速度,我們要比過去三個月更有效應對新冠疫情。”費和平認爲,這不是一個全民宅家裏然後事情到夏天就可以迎刃而解的問題。相反,公共衛生體系和政府部門要更具極強緊迫感並且高強度工作,不僅是搞定呼吸機和口罩,還要追蹤接觸者和研究如何安全隔離……有好多事需要做,我不確定是否正在發生。
應對大規模流行病措施依靠對形勢的認知,即知曉正在發生什麽以及在哪裏發生。沒有這些信息,公共衛生官員基本上在盲目行動,不知道下一個病毒暴發點在哪兒。因此追蹤溯源與檢測是關鍵,直接決定能否減緩不斷飙升的病患數量。這兩者缺一不可,因爲即便檢測再充分,如果不追蹤其接觸者,也無法從根本上降低傳染規模。
目前大部分美國人已意識到,居家保持社交距離對減緩病例增長的重要性,檢測能力也大幅提升,甚至可以在五分鍾內就確定一個人是否被感染。美國已進行超過100萬次檢測,然而溯源追蹤工作卻還未完全跟進。截至4月3日,中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1萬多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傳染擴大化。韓國和新加坡也如此。美國同樣需要提升追溯病患感染路徑能力,追蹤接觸病患的人,這樣才能避免疫情重複發生。
追蹤感染者和接觸者有科學規律可循,必須注重每個細節。首先需要與病人交談,確定潛在感染日期,對于新冠病毒來說,一般是從出現症狀前兩天一直到病患被徹底隔離,在這段時間內,要看該病患接觸誰,然後找到接觸者信息,告知他們已接觸病患需要隔離,如果這些病人有任何症狀,必須立即檢測。
費和平作爲結核病防控專家,有非常豐富的追蹤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和接觸者經驗,他反對用非黑即白的方式做這項工作,要充分考慮人作爲傳染源的差異性。他援引新加坡衛生部門數據指出,85%新冠病毒感染者並未將病毒傳給任何人,而另外15%感染者中一些人將病毒廣泛傳播。人們聽過一些術語“零”或“不是”,這是用數學簡化現實,現實是人是不同的,有些人廣泛傳播病毒。
注重差異性的同時也要提升發現感染者的速度。費和平解釋說,最具傳染力的是感染新冠病毒第一周的人,這與SARS不同,就傳染性來說我稱其爲“超級SARS”。這意味著病人剛發病就極具傳染性,要在感染之初就找到他們立即隔離。還要快速發現接觸者,檢測其是否發病,如果發病,馬上擴大追蹤範圍,檢測更多接觸者。
除了差異性和速度,追蹤溯源的另一個難題就是如何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這個問題困擾著美國,也一定程度上使新冠病毒難以消除。在美國,約有25%新冠病毒攜帶者無症狀,“我們現在已確認的信息是相當數量的感染者實際上沒症狀。”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表示。鑒于無症狀感染者防不勝防,特朗普政府建議,在新冠疫情蔓延迅速的地區,民衆在公共場所應佩戴布制口罩或面罩。
雖然大部分威脅來自有症狀感染者,但無症狀感染者也相當具有傳播性,如何及早發現這一群體?費和平對《財經》記者解釋說,數據顯示有很大比例上呼吸道感染者無症狀。一些人會在幾天後産生症狀,一些人從未産生使其知曉生病的強烈症狀。我們並未掌握數據證明他們(無症狀感染者)到底傳播多少病毒,但沒必要對此感到絕望。中國做法可以借鑒,即大規模檢測並找到無症狀感染者,如果找到一個病例沒有清晰傳染鏈,回溯去找尋感染源來自何處以及其他可能被感染者。
對于紐約來說,現階段需要非常積極檢測,雖然在試劑供應和檢測周期方面仍有局限,但必須得到改善。“除非有疫苗,我們不能消除它(新冠),但我們可以抑制它,防止其暴發。要避免暴發,就需要積極測試和非常全面地追蹤接觸者。這些是核心的公共衛生實踐,它們將是能否恢複到新正常狀態的關鍵。我們可以更快實現新正常狀態,如果我們明白宅家裏只是方程式一半,另一半是追蹤系統。”費和平說。
突破醫療瓶頸,重點盯防養老院、護理中心
切斷源頭的同時,逆轉疫情的另一個當務之急是提升醫療機構應對能力。雖然全美有6146家醫院,共924107張病床,平均每10萬美國人擁有34.2張重症監護室床位,這一數據排在全球第一。然而隨著感染人數飙升,醫療資源仍然面臨被擠兌的風險,床位壓力變得越來越明顯。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指出,全美各地醫院床位容量幾乎都無法滿足新冠疫情需求。以舊金山爲例,截至2018年,加州舊金山共有3780張病床,約70%被占用,因此可能只有1140張病床可供新增病人使用,重症監護病房床位數量爲440張。舊金山地區約150萬人,15%超過65歲。鑒于老年人是易感群體,該研究推算,在一般情況下,如果12個月內有40%人感染新冠病毒,舊金山地區醫院將接收大約106000名患者,將需要3520個床位,是可用床位的3.1倍。
不僅是床位,醫療護具緊缺使醫護人員擔心感染風險上升,美國一名高級官員表示,聯邦政府的口罩、隔離服和手套等醫療防護用品的緊急儲備已接近耗盡,剩下的防護裝備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爲聯邦政府應急人員保留。另一方面,呼吸機也面臨告罄。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透露,因爲每天新增約350名新冠患者需要用呼吸機,但截至4月2日全州呼吸機庫存僅約2200台,按目前使用率全州呼吸機只夠用6天。
爲了減緩醫療機構壓力,州長們設法爲醫護人員尋找物資。紐約州州長科莫已制定應變方案,包括調度閑置呼吸機,暫停非必要手術,用麻醉機替代等,並繼續向各方采購。在聯邦層面,特朗普已援引《國防生産法》要求6家醫療器材公司制造呼吸機。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也改變之前立場表示,在滿足相關要求前提下,允許美國醫療機構使用中國生産的KN95口罩。
然而,無論是床位、醫療護具以及呼吸機數量都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大幅提升,必須尋求用替代方法緩解醫療機構正在面臨和可能面臨的壓力。例如,重視護具,讓一切入院者戴口罩,減少醫護人員感染可能性。對于大批輕症患者,則要避免他們擠兌醫療資源。費和平呼籲那些雖然咳嗽但呼吸不困難以及無需住院的人都在家別外出,如果外出就醫可能會感染他人且占用緊缺資源,到頭來還是要在家隔離養病。
呼吸機短缺也要從另一個角度解決問題,而不是只關注呼吸機數量。費和平指出,不是一台機器,而是整個體系要運轉起來確保病人安全。“我朋友所在的紐約一所醫院ICU飽和,缺口不是呼吸機而是操作呼吸機和知悉如何護理極度重症患者的人員。”
費和平還提醒醫療機構不要忽視糖尿病、高血壓、癫痫等慢性病患者以及需要護理的婦女兒童,防止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埃博拉疫情使他深切了解這一痛苦的教訓,那就是因埃博拉疫情(間接)導致的死亡人數遠超埃博拉病毒直接致死人數,很多患瘧疾、肺結核和懷孕生産的人因缺少正常護理而死。爲了不給醫療機構增加壓力且兼顧這些病人,費和平建議更高效利用醫療資源,增強遠程醫療能力,盡可能通過這種手段多治療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