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國家中,有一個比較大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13世紀到14世紀,爪哇形成一個強大的國家,之間還和中國元朝爆發了一場戰爭:元爪戰爭,元朝輸了戰爭。那時候還沒有印度尼西亞。16世紀淪爲荷蘭殖的民地,後來又被日本給占領,直到二戰結束,印尼獨立起來,之後統一五大島嶼,分爲蘇門答臘島、加裏曼丹島、爪哇島、伊裏安島、蘇拉威西島。
2019年印尼人口達到2.62億,GDP也突破萬億,達到1.016萬億美元。看似很很好的經濟前景,爲何印尼就是跻不進一流的國家?要人口有人口,要經濟有經濟,要領土有領土,領土高達190萬平方公裏。但總會感覺印尼名氣並不高,總是三流國家。而印尼處在馬六甲海峽,身處東南亞,是海運航線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也可以說很優越,而爲什麽印尼就是強大不起來?他受到哪些限制?
1:地緣的限制
在印尼有著“千島之國”之稱,島嶼太多了,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如此豐富的島嶼,印尼從來就不缺優良的天然港口,這也是海洋貿易的先天條件。東西長,南北窄的地緣局面,而正是由于印尼的島嶼太多,讓他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分裂的可能性。
用地緣來說,地緣結構被島嶼破壞了完整性。島嶼于島嶼間,是存在分裂性的,只因依賴性低,它不像島嶼和大陸的關系,而島嶼對大陸的依賴性很強。地緣的分裂加劇了交通的運輸不便,靠空運,太貴,靠海運,太慢,那就靠公路和鐵路吧,這又是印尼的一大短板,看著衆多的島嶼,其實也是印尼的一個缺點。
2:電力的限制
印尼並不是生産強國,由于地理的特殊性,印尼並不適合發展水電,沒有大的河流,沒有高山峽谷,水電不是印尼的強項。剩下的就是火電的優先選擇。但印尼又要面臨電力的運輸,這種跨海運輸比陸地更加困難和複雜。人口多,分散在衆多島嶼,要全部通電又是一大難題。隨著工業化,耗電量越來越高,工廠用電,生活用電等等,都嚴重制約印尼的發展。印尼又不是電力生産大國,世界前十名生産電力大國,依舊見不到印尼,因此,電力嚴重制約著印尼。
3:氣候的限制
印尼處于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有個特點,那就是:高溫和多雨。由于赤道經過印尼,陽光不再是充足,而是暴曬,年平均氣溫25-27℃。夏天最高,高溫下的人,會産生酣睡狀態,工作效率低。而多雨也限制了印尼的發展,熱帶雨林常年多雨,這也是它調節熱帶氣溫的一個表現。
印尼雨季分爲兩部分,受到北半球季風的影響,7-9月爲雨季,受到南半球季風的影響,12-2月爲雨季。也就是說一年有一半時間幾乎在下雨,年降水量爲1600-2200毫米。如此豐富的降雨量,對印尼工人戶外工作受到很大的影響,許多農作物也因此受到影響,氣候在一定是條件下,影響著印尼的發展。
4:曆史的限制
縱觀曆史,印尼從來就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農耕時代,受島嶼的限制,並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大統一時代,沒有崛起過的曆史,後人又如何想崛起?安安穩穩的過日子才是他們的選擇,瞎折騰只會破壞印尼的內部團結。
別說印尼,赤道經過的國家,在古代中,就沒有出現過強國,即使現在的巴西,也輪不上強國。所以印尼的曆史也不算短,卻沒有強大起來,文化更是談不上輝煌,沒有文化的支撐想強大並不容易。
因此,即使印尼的地理位置再好,也無法崛起成強國。表面上看起來印尼的發展還不錯,但是和其他國家比還是有差距的,連前十也進不到,除了人口多一點外,其他方面印尼還需要加緊發展。其中就是打通個個島嶼的連接,而這才是印尼找中國合作的最佳途徑,中國有技術又有能力,沒有“基建狂魔”辦不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