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應對部隊人員配有HKMP5型機關槍和防彈頭盔等裝備,與只配有左輪手槍的巡邏警員相比,他們佩戴的機關槍不僅射程較遠、彈匣容量及火力也較大。
“我的座右銘是‘努力訓練,輕松戰鬥’。當真的發生事故,我們已做好萬全准備應戰。”陳誼玫(34歲)助理警監以堅定的語氣如是說道。
全球反恐戒備刻不容緩,新加坡警察部隊的反恐緊急應對部隊(Emergency Response Team)去年6月投入運作,部隊日前首次接受媒體采訪,披露訓練過程和任務職責。
這支精英部隊由全島六個警署篩選出的警員組成,除了男警員,每個警署也選出一至兩名女警員。獲選警員須通過三星期的訓練,才有機會加入部隊。
面對恐怖襲擊時,他們會率先趕往現場進行第一波救援工作。當警方接獲公衆舉報發現疑似武器或爆炸物時,也會動員這支部隊。
平時,則會由四至五名部隊人員所組成的隊伍在購物商場、體育場和娛樂場所等可能受襲擊風險較高的地點,全副武裝展開巡邏。
全球發生多起事件 凸顯恐襲威脅真實存在
陳誼玫正是首批反恐緊急應對部隊的一員,目前派駐在中央警署。她在12年前加入警隊,參與過不同部門的工作,包括社區巡邏組、公共交通保安指揮處和調查員等。
新職務對陳誼玫而言是項重責大任,她說:“全球發生的多起事件凸顯恐襲威脅真實存在,你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在新加坡發生恐襲。”
《聯合早報》記者參加了部分訓練,包括翻過高約1.5米的牆壁、爬上三米長的麻繩和參加模擬恐襲的練習,見識部隊人員穿戴重約17公斤的裝備制伏“恐怖分子”。
緊急應對部隊人員配有HKMP5型機關槍和防彈頭盔等裝備,與只配有左輪手槍的巡邏警員相比,他們佩戴的機關槍不僅射程較遠、彈匣容量及火力也較大。
陳誼玫說:“當我們在外巡邏時,或許有恐怖分子在某處藏匿。巡邏工作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可突出我們的存在感,讓國人知道我們已在這裏做好准備。”
她中學時是學生警察部隊(NPCC)的一員,從小對警隊充滿憧憬,父母也對她加入反恐緊急應對部隊引以爲傲。
她平常在家中與家人看電視時,會趁機向父母宣導反恐信息。“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事情,所以我們隨時保持最佳狀態,應付所有情況。”
身上肩負反恐重責,部隊人員需時刻保持最佳狀態,每10個星期要進行定期訓練,涵蓋射擊、模擬情境和體能鍛煉。
身爲隊長的陳誼玫也經常安排額外訓練,和隊友練習作戰策略。她說,部隊人員的體能要符合嚴格要求,訓練過程中令她感到吃力,但她堅持完成並獲選爲隊長,這對她的能力是一種肯定。
本報記者親身體驗 部隊翻越牆頭訓練
反恐緊急應對部隊是新加坡警察部隊應對恐怖襲擊的第一道防線,強健的體魄是篩選部隊人員的首要條件,這也意味著須接受高強度的體能訓練。
當我接到與反恐緊急應對部隊一同受訓的工作後,就滿心期待,除了希望見識部隊人員的訓練過程,也想嘗試徒手翻牆和爬上麻繩的滋味。
部隊人員每10個星期會接受一次長達一周的訓練,記者所參與短短三小時訓練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然而,在完成訓練後,我不僅對他們更爲欽佩,也讓我重新思考我是否真的已做好應對恐怖襲擊的准備。
訓練當天的其中一個項目是翻過一道1.5米高的水泥牆,我看著隊員一個接一個輕松翻過去,誤以爲這個項目並不難。
就在我掉以輕心的時候,手臂就這麽挂了彩。當我使勁爬上牆頭時,手臂和粗糙的水泥牆摩擦,導致我沒能成功爬上牆,只在手臂上留下五公分的傷口,還好傷得並不嚴重。
在接下來的項目中,教官安排記者參與模擬恐怖襲擊的演習,並在演習中扮演路人的角色。
路人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在聽到槍聲後,跑到安全的地方躲藏、打電話或傳短信報警,提供關于搶手的資料,包括衣著、面部特征、武器和所在方向等。
雖然參與者都戴上了保護頭罩,演習中也沒有使用真槍實彈,但逼真的槍聲和氛圍讓我在當下只記得逃跑,其余事項都抛到九霄雲外。
世界各地陸續發生恐襲,我的三小時訓練讓我緊記當局再三的宣導:不是萬一,而是何時。
我看著隊員一個接一個輕松翻過1.5米高的水泥牆,誤以爲這個項目並不難。就在我掉以輕心的時候,手臂就這麽挂了彩。我使勁爬上牆頭時,手臂和粗糙的水泥牆摩擦,導致我沒能成功爬上牆,在手臂上留下五公分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