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高級心理學家伊芙琳·席爾瓦昨天在一項失智症座談會後受訪時指出,公衆近年對失智症認知有所增加,促使更多年輕人求醫,也有人因家族病史主動要求檢驗。
本地失智症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過去六年來,在國立腦神經醫學院確診爲失智症的65歲以下患者人數激增六倍,從2011年的27人,增至去年的180人。其中六成患者年齡介于55歲至64歲,其余患者年齡在35歲至55歲間。
由于不少年輕患者病發時正值事業期,患病後影響工作能力和生産力,他們的患病成本因此比65歲以上患者高出約一倍。
國立腦神經醫學院去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本地年輕失智症病患的疾病成本,平均每年爲2萬1391元,65歲以上患者則達1萬1356多元。
該項調查也發現,有超過四成年輕患者因失智症失去工作,他們的看護者負擔也相對較大。
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高級心理學家伊芙琳·席爾瓦(Eveline Silva)昨天在一項失智症座談會後受訪時指出,公衆近年對失智症認知有所增加,促使更多年輕人求醫,也有人因家族病史主動要求檢驗。
她說:“失智症分不同類型,額颞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在年輕病患中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它多影響患者的語言表達、行爲和方向感等能力。”
目前,醫學界仍無法完全預防失智症的産生,也缺乏治療方法,病情將隨時間惡化。不過,席爾瓦強調,年輕人患上失智症並非意味著將喪失享受生活的能力。
她說:“我們曾接收過一個38歲的男患者,好多年後他和太太孩子仍然過著正常的生活,只要保持健康和活躍生活方式,患者仍可以積極對抗病情惡化。”
青年失智症患者現身說法
慈善機構連氏基金、邱德拔醫院和新加坡失智症協會之前聯手推出“勿忘我”(Forget Us Not)的公衆教育運動,旨在提升大衆對失智症的了解,並教育人們爲患者打造一個失智友善的環境。
爲加強公衆對青年失智症的認識,“勿忘我”運動昨天首次舉辦座談會,特別邀請來自澳大利亞的青年失智症患者凱特·思瓦芙(Kate Swaffer)現身說法,與約500名公衆分享患病經驗和抗病心得。
現年59歲的思瓦芙,10年前確診爲額颞葉失智症患者。從患病最初的悲憤,到如今遊走世界各國參加講座演說,她一路走來以自身經曆鼓勵公衆和患者積極面對疾病,並成立了失智症國際聯盟,專爲患者發聲。
思瓦芙說,失智症雖無法治愈,但這並不代表患者得因此坐以待斃。患者本身除了要學會樂觀面對,社會大衆也要改變對失智症的看法,給予患者更多包容和正常工作生活的基本權利。
她說:“這麽多年來我因禍得福,證明自己選擇樂觀面對的態度是可行的。我設立博客,每天記錄抒發心情感想,要保持活躍生活,不斷學習,多年來對病情也有一定幫助。我想對患者說,不要因病情放棄原有的生活,保持對生命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