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昨天(5月15日)新增793起冠病病例,當中只有一起社區病例,創下2月底以來的最低單日紀錄。其余792起新病例中,有791人住在客工宿舍,另一人是住在宿舍外的客工。新病例中,有99%與已知感染群有關,其他有待進一步調查。
昨天新增的五個感染群主要位于工業區,包括加基武吉工業台80號(13起)、卓源東路48號(七起)、大士南1道55號(18起)、大士景1徑119號(五起),以及大士景2徑33號(24起)。這些新感染群也包括早前確診的病例。
新加坡數十座地標打上藍色燈光,響應向前線醫護致意的運動,提醒大家團結一致,注意心理健康。(林國明攝)
28天無新病例兩感染群關閉 1275人出院再創單日新高
82個現有感染群昨天也出現新病例。位于舊蔡厝港路的雙溪登加宿舍激增211起病例,總病例達1825起,是昨天增幅最大的感染群。
衛生部也透露,麥當勞感染群和國大醫院裝修工地感染群在過去28天的兩輪潛伏期內沒再出現新病例,因此決定不再追蹤。
截至昨天中午,新加坡總病例達2萬6891起。目前仍有1124名病患留院治療,其中18人在加護病房留醫,比前天少兩人。另有1萬8498名情況良好但檢測仍呈陽性的病患,在社區設施接受隔離和護理。
昨天共有1275名病患康複出院,再創單日新高,使累計出院人數增至7248人。
空置校舍改裝成臨時宿舍
空置五年的僑南小學舊校舍將改裝成臨時宿舍讓健康客工入住,以改善宿舍擁擠情況,阻斷冠病病毒傳播。
空置五年的小學舊校舍將被改裝成臨時宿舍,讓健康客工入住。(饒進禮攝)
東北區市長、淡濱尼集選區議員朱倍慶昨天在面簿貼文中透露,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將把位于淡濱尼11街的校舍改裝成臨時客工宿舍。創辦于1933年的僑南小學,在2015年與鄰近的勵福小學合並,改名樹仁小學,舊校舍隨即空置至今。
朱倍慶說,這是確保健康客工有良好居住環境的重要一步。
他指出,政府正陸續爲所有約32萬名宿舍客工進行冠病檢測,同時健康客工會被轉移至全島各處的臨時宿舍,包括烏魯班丹路的毅德國際學校舊校舍,以及義安理工學院在卡斯米道的三座舊教師公寓。
朱倍慶透露,他已和基層合作設立社區聯絡工作小組,來協調與土管局和宿舍經營商TS集團的合作。
“客工的安全和福利是我們的優先考量,我們將繼續研究和參考其他臨時宿舍的做法,爲客工提供最佳照顧。”
康複客工回到宿舍時,將住進經過消毒和清理的康複員工住宿樓,和未經檢測的客工區隔開來。(邬福梁攝)
另外,四個ActiveSG社區體育館也被改裝爲臨時客工宿舍,每座體育館可容納的床位數量不同。SportSG受詢時指出,政府將繼續與雇主密切合作幫助受影響客工,並在必要時啓動更多設施來安置客工。
專家:零病例不表示零感染 更須考慮病例是否找到關聯
盡管社區感染病例正趨于零,但受訪專家提醒,零病例未必意味著零感染,因此不宜過分注重數字,也要考慮病例是否找得到關聯。
根據衛生部昨天的文告,新增社區病例是53歲男性新加坡公民。他星期二出現症狀,前天確診,當局將他列爲關聯不明的病例。這是繼2月25日以來,新加坡單日社區病例首次回跌至一起。
過去六天,社區病例每天少于五起。新加坡衛生部長顔金勇上個月初提及,要解除阻斷措施,單日社區病例理想上應降至零或單位數,並且無關聯病例數量也得很少,且持續一段時間。
病毒阻斷措施實施期間,顧客須掃碼登錄SafeEntry系統,或讓工作人員掃描身份證才能進超市。(檔案照)
不宜過分糾結追求零病例
針對社區病例尚未達零,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研究)古阿烈副教授(Alex Cook)認爲,我國固然應追求零病例,但也不宜過分糾結這個數字,須考慮整體病例趨勢和新增病例是否有關聯。“必須謹記,零病例不意味著零感染,因爲可能有被遺漏的病例,客工宿舍疫情也可能造成溢出感染現象,不僅如此,一旦我們重新開放邊界,也會有病例從這個渠道進入我國。”
新加坡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亞太學會會長淡馬亞(Paul Tambyah)博士同意,是否解除阻斷措施不能單看一個數字。他強調仍須重視客工宿舍的疫情,尤其是在計劃逐步解除建築禁令的當兒。他說:“居住在宿舍的客工也在修建我們的道路、學校和工作場所,是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須共同努力控制宿舍疫情。”
是否已成功拉平疫情曲線?
截至昨天,社區病例已從上一周的平均每天八起,減少至過去一周的平均每天四起。
針對新加坡是否成功拉平疫情曲線,顔金勇昨天在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說,這是個困難的問題,因爲社區病例很少,主要是我國采取了病毒阻斷措施,包括將工作轉移至家中,以及停止大部分建築活動。
新加坡衛生部長顔金勇說,如果謹慎放寬措施,希望社區病例即使增加,增速也會放緩。(通訊及新聞部提供)
但隨著阻斷措施放寬,社區病例很可能再度增加。顔金勇說:“我們希望,如果謹慎和妥善地放寬措施,社區病例即使增加,增速也會放緩,繼續受控。我們也會加強追蹤和隔離,減少社區傳播和大型感染群形成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