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冠病疫情影響,全球進入經濟衰退,新加坡正面臨建國以來的最大考驗。
新加坡貿工部估計,今年全年經濟增長萎縮4%至7%。今年首季新加坡居民失業率已高達3.3%,是新加坡10年來的失業率新高。
圖:https://pixabay.com
局勢動蕩,年輕一代的就業前景難逃沖擊。世界勞工組織上月27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自冠病疫情暴發以來,已有超過六分之一的年輕人停止工作,仍在工作的年輕人工時也減少了23%。
受訪專家指出,在經濟危機發生時,年輕人在就業方面遭受的影響一般比成年人嚴重得多。本次危機揭露的,恐怕是新加坡年輕一代長期依賴體制獲取就業機會的脆弱之處。
原本在一家跨國電信公司擔任執行助理的努魯去年底被裁退,因爲冠病疫情緣故,已有將近半年找不到新工作。
聯合早報報導,在職場打拼10多年的努魯(33歲)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她在取得銀行與金融服務文憑後在銀行工作7年,之後轉行到電信領域工作5年,負責行政事務,最後一份工作月薪4000多新元(約1萬2000令吉)。
不過她當時所在的電信公司進行重組,新加坡辦公處的員工,包括努魯及多名同事和老板在內都被裁退。她之後開始浏覽招聘網站,並投出數十份簡曆,不過回複的公司只有三四家。
“我每個月都會分擔家庭開銷,失業後這幾個月已拿不出錢,幸好家人還有工作,沖擊沒那麽大,不過他們的收入本來就不高,一家人還是得勒緊腰帶,能省就省。”
這段期間讓努魯意識到擁有一技之長的重要性。她開始上網自學社交媒體市場營銷和平面設計。“時代變了,我們要調整心態,找工作不能那麽挑,也要積極學習新技能,才能有更多工作選項。”
努魯之前轉行時,薪金減少1000元,但新工作提供不少出國機會,讓她累積不少寶貴經驗。“同樣的,如果接下來能找到薪水更低但能提供更好職業發展的工作,我不介意從頭開始。”
突然失業
2019冠病危機之前,27歲的黃钰惠原本在一家規模不大的數碼媒體公司做營銷。這是她踏入社會的第二份工作,任職不到八個月,她已經喜歡上這份職業,打算踏踏實實,至少兩年不換工。
不料冠病對美食和生活娛樂業等主要客戶打擊嚴重,七八成的營銷活動得暫停。公司高層4月初宣布,全員減薪三到五成,裁退四人,黃钰惠成爲首批被“犧牲”者。
突然失業讓黃钰惠非常吃驚,她事後反思說:“我的職責比較不重要吧,公司的核心團隊是寫手跟內容制作團隊,數碼營銷這塊後來由推銷員替代。”
從4月中旬至今,黃钰惠發出的營銷類工作申請有上百個,多數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同樣面臨就業難題的,還有一個多月後將從複旦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畢業回國的新加坡留學生黃詩穎(23歲)。她2月至今發出六七十份申請,都是營銷和媒體類,一樣無果。
她說:“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語言能力和中國常識非常有信心,求學的時候,很多人說我們優勢很大。找工作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較廣泛的基礎知識。市場似乎更需要一些掌握科技、金融等專業知識的人才。”
專家怎麽說
研究微觀經濟學的官委議員、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受訪時指出,根據他國經驗,經濟危機降臨時,年輕人的失業率可能是成年人的兩到三倍,不過他認爲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在新加坡發生。
新加坡政府日前在推出第四個援助配套時宣布總值20億新元的“新心相連”就業與技能配套,爲受經濟衰退影響國人提供近10萬份就業與培訓機會。
特斯拉說:“我們應該不會看到徹底的群體性失業,較有可能的是,大量年輕人會從事非理想型的工作,在專長領域之外尋找收入更低的短期或臨時工。不少人也會在此時進入門檻不太高的自雇行業,如教補習、開私召車和賣保險等等。”
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某些學科或熱門技能如編程或數據分析固然能讓年輕人占有一些競爭優勢,但這或許不是謀生之道的全面,善于發現或制造機會才是生存的根本。
青年培育專家和社會企業Thought Collective董事及創辦人之一唐屹說:“我個人認爲(創造機會)與硬技能無關。我現在認識的幾個年輕人完全不掌握任何硬技能,但他們有四五個聘書擺在面前。這是他們花幾年建立關系網絡的回報。”
“歸根結底,大家都是在尋求機會。所以我們必須問的問題是什麽因素爲人創造機會?硬技能肯定能爲人創造機會,但它是創造機會的唯一因素嗎,答案顯然不是。在危機時,機會大幅削減,此時誰會給你機會?這就回到之前的人際網絡問題,你平時有積極參與什麽平台或社群嗎?遇到麻煩時有沒有人會向你伸出援手?”
長遠來看,國際層面的地緣政治矛盾有升級的迹象,中美貿易戰和全球經濟衰退爲新加坡的外部環境增加更多變數。唐屹認爲,年輕一代應付未來挑戰需要企業家精神。
他說:“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是在沒有系統和規則的環境下生存,並主動爲自己創造機會。新加坡正面臨的困境是沒人知道未來的世界秩序會是怎樣,世界若走向分裂對我們絕對不是好事。所以我認爲我國青年須盡快轉變心態,別依靠體制告訴自己該做什麽,也別過于活在自己的世界。多關注時事和發現世界趨勢,才能防範潛在威脅和發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