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豆花第二代、“小伴”豆花創辦人李逢源與合作夥伴近年來在企發局幫助下陸續進軍柬埔寨和越南等地,也有台灣商家買下特許經營權。雖然業務繁忙,但他還是堅持抽空教補習,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
即便所創辦的生意陸續進軍東南亞多地,本身不時得到這些地方巡視業務,“老伴”豆花第二代、“小伴”豆花創辦人李逢源依然堅持抽空教補習,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開竅”。
李顯龍總理今年在國慶群衆大會上以“小伴”爲例,說明政府積極爲商家提供各種援助,幫助他們提升業務,開拓市場。他當時說,透過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的幫助,李逢源與三名朋友所創辦的“小伴”開拓海外市場,在越南開設了八家分店。
李逢源日前受訪時說:“我讀大學時就開始教補習到現在,也曾在理工學院同時教40至60人。但同時教太多人沒有交流,無法記住學生的名字。除非特別乖或特別壞的學生,我才會注意。後來,我就只集中關注三四個學生,這樣遇到問題可以更專注地幫他們。”
他笑說,有這樣的堅持,可能基于“童年陰影”。
原來,李逢源一家1995年從香港移民到新加坡時,試了好多所學校,才有一所願意錄取他,而且要他重讀中三。
由于沒有打好英文基礎,他隔年參加會考時英文不及格,幸好新加坡理工學院網開一面錄取他,但要求他補考英文。
“那雖是我的‘童年陰影’,但我慶幸遇到很好的教師,他們不會因爲學生成績比較差就放棄。這讓我決定,只要能幫到的,我都很願意幫助。”
謹記入學“是有條件的”心態,李逢源當年在理工院念書時加倍努力,最終成功考獲能讓他升上大學的成績。到南洋理工大學念書時,他還聽取教授建議,申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獎學金,一年半後獲得碩士學位。
不願攀爬“企業梯級” 放棄跨國公司職隨父創業
隨後,他加入不少人夢寐以求的跨國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卻在兩年多後考慮到攀爬“企業梯級”的生活不太適合他,萌生創業念頭。
此時適逢他的父親——“老伴豆花”創辦人李佩勝,研制出冷凍豆花,在舊機場路的熟食中心售賣時獲好評,李逢源便決定投入創業的行列。
“創業就是有産品或服務要賣出去,那時剛好有個産品,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我其實就跟許多人一樣,工作兩三年後會思考要繼續呆在同一個崗位還是試試別的。”
眼看冷凍豆花深受歡迎,不少小販都開始跟風,售賣類似的産品,李家決定抓緊契機,拓展業務。于是,“老伴豆花”的分店在麥士威路熟食中心開設,全權由李逢源打理。
在開了數家分店後,李逢源意識到市中心店鋪的租金不便宜,應該在更偏遠、店面更大且更便宜的地方烹煮豆花,于是在班丹環道設立“中央廚房”。
由于遇上本地人手短缺和租金昂貴等問題,他萌生到國外發展的念頭。這恰恰是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鼓勵中小企業把新加坡品牌帶到國外之際,李逢源與合作夥伴“跟團”實地考察,“才發現世界是很大的”。
他們決定以“更有活力、更年輕”的“小伴”品牌往外發展。考慮到“東南亞是鄰國,氣候對冷凍豆花有利”,陸續進軍柬埔寨和越南等。也有台灣商家看中這盤生意,要求取得特許經營權。
雖然貴爲“小伴”的首席營運員,李逢源強調他負責的是後勤,對公司實際的規模沒有什麽概念。除了柬埔寨已經有兩家分店,即將開第三家,對于越南有多少家分店,他笑說應該是“七八或九家”。
“出國發展有如小船在大海中漂流,有國際企業發展局的幫助,分店可設在凱德集團或豐樹等本土品牌旗下産業,我們會比較安心。”
出國遇“潛規則” 更珍惜本地制度
業務拓展到國外後,李逢源才意識到何謂“潛規則”,更爲珍惜新加坡有條有理的制度。
他舉例,有家店鋪不設在商場裏而是在馬路旁,店前有棵大樹,遮住了招牌。然而,樹是當地政府種的,不能隨意砍伐。李逢源等人後來給了“過路費”,才解決了問題。
李逢源說:“在那些地方開店,招牌要夠大夠亮,顧客開車經過才會看到店,也才會來光顧。我們要求當局來修,要修多或修少,就要繳付不同的費用。這樣的情況,我們在新加坡是不會遇到的。在這裏要申請執照,當局會派人來查看,再指出須改進的地方。”
“外面卻有很多潛規則,要“撞牆”才會吸取到經驗。”
他說,由于東南亞國家的人口相對年輕,接受當地人反饋後,他和生意夥伴們決定以“更具活力、更年輕”的“小伴”品牌進軍東南亞各國。進軍這些國家和台灣時,“小伴”也不僅售賣冷凍豆花,也同時售賣松餅和麻糬等小吃。
制“半成品”運到國外 確保各地品質一致
李逢源等人目前也在積極探討進軍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緬甸等地的可能性。
爲了確保各地的品質一致,他們以“快熟面”的概念制成“半成品”,再把這些原料運往國外,讓分店稍加烹煮就能售賣。
李逢源說:“當地人也講求品質,所以關鍵是要培訓、出指導手冊等。開分店前,一定要派人過去訓練當地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