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古道河湟口,隴上杏花第一村唐汪川‘’,在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自治縣境內,曾經的唐蕃古道,現如今北上金城蘭州六十公裏,南去河洲四十五公裏。
如果不走進去是無法想象群山環繞,溝渠縱橫層層紅岩疊磊之中會有這樣一處,依山傍水地勢平坦的鳥語花香,土地肥沃之地。
每年的四月,東鄉唐汪川萬畝杏花競相綻放,杏花花期短暫,尤其遇上下雨或是沙塵天氣,瞬間杏花就會飄落
聽到唐汪川的杏花開始綻放,沒有猶豫說走就走,去曾經的唐蕃古道、絲綢之路的通道東鄉趕赴一場杏花雨,還未走進唐汪川,在馬巷觀景台上就能看到唐汪川的景色,同樣在馬巷觀景台等待日出日落,俯瞰後灘花海,遠眺紅塔寺,賞掩映在杏花柳樹中的農家小院。
丹霞地貌爲唐汪川增添了獨特的景致,在河沿村矗立著兩根約百丈高、側前方還有一根小的層層疊疊的紅岩石柱,在這青岩蓋帽,形似寶塔,屹立于蒼穹直下的紅岩石柱之下,就是以此地形而得名的紅塔寺。
在唐汪川很多地方都能遠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地貌,很奇怪的是越是遠距離的眺望,屹立蒼穹的紅色巨柱越是壯觀,而近距離岩石卻似村落的裝飾,尤其透過上百年古藤老樹的杏花去看,卻有不一樣的景致,似乎是爲裝點河沿村而造。
唐汪川的杏樹是上百年的老樹,樹木高大,樹幹皲裂棕褐虬紮粗硬交錯頑強的延伸向蒼穹,而新生的枝桠卻開滿粉嫩的杏花
野性滄桑的古杏樹,給人以厚重,而在枝桠上綻放的杏花嬌嫩妩媚,格外能讓人有“枯木逢春”的感受,走在獨木成林的杏花樹下,極目之處,點播玉米種,施撒化肥的村民,嬉戲玩耍的孩童,就是開著拖拉機春耕在這樣的景色裏也就自然而成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被保護起來的百年大接杏,獨樹成林
除了杏林周邊特有的地質地貌,唐汪川的杏花也開的非常有特色,和其他杏花不同的是,從沒看到過萬千杏樹上綻放的杏花,有著萬千的風情,尤其是枯藤老樹上的杏花,一條條搖曳著,分明是隨風舞動的杏花,卻恰似楊柳依依千嬌百媚,都說風含情、水含笑,此時不用說也是風含情、花含笑。
從客棧出來,唐汪不愧爲“隴上杏花第一村”,順著不寬的道路行駛,路的兩邊栽滿了杏樹,據說當地流傳著一個說法,“家裏無桃杏,枉爲唐汪人”,杏樹是唐汪的經濟作物,同樣現在也成了人們觀景,網紅打卡的熱點。
似乎花鳥總是相連的,很少見到一個村子裏有如此多的鳥,只可惜沒有打算拍鳥,沒有帶長焦,總是見鳥兒滿枝頭的飛來跳去,地上時不時能看見覓食的啄木鳥、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鳥,最有趣的是幾只喜鵲在同一支小狗搶食,一開始看上去還以爲是喜鵲在逗小狗,還不等看清楚喜鵲已飛,遠遠看到奔跑的野雞,等舉起相機野雞飛奔進杏林,只好拍幾張近距離的麻雀,喜鵲和不知名的小鳥。
繼續穿行花海,枯樹上綻放著一朵朵,一條條搖曳的白色、粉色、粉紅色的杏花,每朵杏花各有其姿,停下腳步,欣賞花兒,稍有微風吹來,花瓣零星飄落,接一片花瓣,輕盈鮮嫩,在枯樹新枝的杏花樹林裏還有專門放著的枯木,應該是專門爲遊人拍照准備的,你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創意拍片,也可以什麽都不做只是欣賞一樹樹的櫻花。
唐汪川幾個村莊同時居住著東鄉族、回族、漢族,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共存,村與村杏林是互相連在一起的,隨意漫步,一片片競相綻放的杏花爭奇鬥豔,田間地埂鳥兒歡唱,蝶兒飛舞,環顧周身皆是原生態的自然景觀,走著看著拍攝著,同時不得不感歎于掩映在黃土高原中的這片土地,有著太多不爲人知的美景和絢麗的民族色彩。
登頂牛心山,曾經的唐蕃古道、文成公主進藏的和親道淨收眼底
開車詢問當地的村民,到最高的觀景台(或丹霞觀景台)怎麽走,人們會熱情的告訴你順著公路往上開,順著盤山路一直上山就有一個很大的觀景台,站在這裏延伸的洮河水,壯美的紅塔寺、掩映在杏花中的村莊曾經的唐蕃古道、神奇的丹霞地貌盡收眼底
臨夏東鄉唐汪川在最美的人間四月,萬畝杏花綻放,花兒千嬌百媚,賞花留下的是惬意,趕赴這樣一場杏花雨我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