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計劃在24個組屋市鎮設立職業中心
由于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新加坡今年勞動力市場經濟跌入谷底。 新加坡經濟分析師紛紛預測,阻斷措施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可能導致未來幾個月內新加坡大量人民失業,但政府援助配套有助于減少失業人數。他們預計今年裁員人數可能在45600人至65000人之間。
爲幫助新加坡人度過這個艱難時刻,新加坡政府先後通過團結(Unity)、堅韌團結(Resilience)和同舟共濟(Solidarity)財政預算案、堅毅團結(Fortitude)預算案,連同前三個預算案,總撥款額累計近1000億元。
新加坡人力部長楊莉明于6月4日在國會參與堅毅向前預算案辯論時透露,政府將增加現有職業中心的數量。全島目前有5個職業中心,合作夥伴有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就業與職能培訓中心、新加坡社會服務中心、新加坡社區發展理事會,以及新加坡自助團體。新加坡政府計劃在24個組屋市鎮設立衛星職業中心,方便求職者尋找工作。
楊莉明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沖擊,新加坡今年全年經濟預測會萎縮4%到7%。新加坡必須做好失業人數上升的准備,除了保住現有工作,也必須創造更多就業途徑。她呼籲求職者保持開放心態,投身過去可能從未考慮過的工作領域。各方也須緊密協調,爲不同類型的工人和求職者創造多種途徑。
新加坡政府早前在“新心相連”就業(SGUnited Jobs)計劃下,新加坡公共部門將帶頭創造約1萬個長期與臨時新工作崗位,新加坡政府也將與商會合作,邀請私企加入這項計劃。
楊莉明說,理想的情況是當局創造的就業渠道可以讓人民獲取工作機會。但在現有情況下,人們不一定能立即找到固定的工作。這些渠道也應該讓人們有意義地利用時間,學習有用的知識,並獲取寶貴的經驗。
新加坡政府會繼續確保每個人公平就業機會
另外,楊莉明保證在爲國人開辟更多就業渠道的同時,也會繼續確保新加坡人獲得公平機會。
楊莉明在社交網站Facebook貼文說,新加坡人力部自今年起,就把員工在職場上獲得公平待遇,列爲優先處理事項。當局加強了公平考量框架,加重對違例雇主的懲處,包括對年齡、性別有歧視、或沒有給予符合資格的新加坡籍求職者公平考慮的雇主。在更新後的公平考量框架下,違反條例的雇主不能聘用新外籍員工的期限,延長至24個月。他們也不能在期限內爲現有外籍員工更新就業准證。
新加坡的“公平考量框架”2014年9月開始實施,由于當時新加坡人對于一些高薪專業工作被外來人才“搶”掉不滿,由此政府出台政策,遏制雇主在招聘時對新加坡人的歧視,同時給予那些給新加坡人公平機會的雇主更多支持。
在新加坡爲外籍員工申請就業准證的雇主,除非得到當局豁免,否則都須在新加坡全國職位庫刊登14天的,以吸引本地求職者。
如今,新加坡外籍勞工宿舍冠病疫情也引發要求決策者檢討新加坡外籍勞工政策的聲浪。一些社會和經濟學者,以及非政府組織呼籲政府在疫情後調整新加坡經濟結構,減少對外來密集勞動力的依賴。
迄今爲止,新加坡建築業、新加坡海事業(造修船廠)、新加坡制造業、新加坡交通運輸等仍然在新加坡經濟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而這些行業不管怎麽機械化,仍然需要大量的勞工,執行機器無法取代的工作。短期內這是難以改變的。
控制宿舍疫情和長遠來說如何減少對外籍勞工的依賴,也必須分開來談。平情而論,在目前的情況下,外籍勞工政策實不宜有什麽突然的改變,因爲,幾個月的疫情和阻斷措施,已經使許多行業因爲無法正常運作而元氣大傷,它們所聘用的好些外籍勞工一時之間也無法重回新加坡,這已導致部分員工的流失,如果在解封階段又受進一步的限制,等于是雪上加霜。
除開各行業都急切要在下星期阻斷措施結束時趕快複工複産,需有充分人手,新加坡的很多基礎建設其實也都在極大程度上仰賴外來勞工,比如組屋、地鐵、公路橋梁、新機場的建造,都需要大量勞工。這些工程因爲受疫情影響不得不暫停,已大大拖延竣工的進度,在重啓經濟的階段,如果能重回工作崗位的外籍勞工人數不足,很多工程就可能進一步延誤。這也是爲什麽政府正傾全力管控宿舍疫情,確保有足夠外籍勞工能應付重啓經濟的需要。
那些發出減少依賴外籍勞工的呼聲者,其用意也不是要政府立即收緊外籍勞工政策,而是希望對這個課題重新思考,並謀求可持續的對策。對此,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日前在接受亞洲電視台訪問時,也已做出了及時的回應。他指出,政府將繼續大力推動企業轉型,推動數碼化以提高生産力和效率,借此減低體力活所占的比重,爲國人打造更好的工作。不過他也提醒,數碼化轉型有其局限無法面面俱到,外來勞動力仍舊不可或缺。我們依然需要一定比例的外籍勞工來從事許多新加坡人不願意做的苦差。檢討外籍勞工政策確實必須實事求是,也需有全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