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有句老話“不打不成材,不罵不成器”,所以打和罵成了不少父母教育孩子必備的“武器”。想一想你是不是也經常在用著呢?你是不是還在沾沾自喜,使用這個“武器”的時候,孩子會乖乖聽話?你是不是還在爲利用“武器”贏了孩子而感到洋洋自得呢?
你有沒有認真觀察過孩子,當你吼他的時候,他的眼神都是直直的。很多家長可能沒有注意到,當和孩子在一起久了的時候,你就會不自覺地把孩子想想得過于完美,當你心情好的時候你可以允許孩子鬧鬧脾氣,但是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會想讓孩子乖乖聽話,別來煩你。但你也知道孩子怎麽可能做到的呢?所以孩子就直接承受了你的吼罵。
在你對孩子吼出的一瞬間,孩子完全是蒙的狀態,因爲前一秒他還和你高高興興的,但是下一秒你就突然變臉色了。孩子承受的心理落差可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那些經常被吼的孩子和沒有被吼過的孩子,長大了差別真的會很大。
1.經常被吼的孩子膽子會很小,有的還容易自閉
有的家長動不動就吼孩子。孩子摔碎個杯子,不小心把水灑了,有的家長都會把孩子說一頓,說孩子太不小心了,數落一頓。長期這樣下去孩子就會變得膽子越來越小,什麽事情都不敢去做,生怕做錯了或者做得不好就會被罵。更有嚴重的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與人交流,變得自閉起來。
2.孩子變得不自信
我們成年人在做不好事情的時候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諒解,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本來就對這個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每次在探索新事物的時候難免會發生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每次犯錯都遭到吼罵,時間長了,孩子在探索新事物的時候就會變得小心翼翼,變得不自信。嚴重的甚至都不會去探索新事物了。
3.叛逆心理會更強
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家長再次吼罵孩子的話,孩子就會反抗,做好很多錯事,甚至離家出走。《都挺好》裏面的蘇明玉其實就是典型的例子。小時候自己不管做得再好,總是得不到表揚,經常遭到媽媽的批評吼罵,到最後家直接和這個家斷絕了關系。
每一個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的,不管用什麽方式只是希望孩子將來能過得更好,但是吼罵確實不是正確的方法。可能父母贏了孩子只需要一句吼罵,但是可能付出的代價就是孩子的一生。那麽家長該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對孩子吼罵呢?
1.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有的家長尤其是寶媽可能會認爲,孩子出生後自己的生活都要圍繞著孩子去轉,從而忽略了自己本來的生活。整天圍繞著孩子轉,難免會有情緒,所以適當讓寶爸分擔些照顧孩子的事情,讓自己盡量回到原來的生活狀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2.大膽讓孩子去嘗試
有的家長總是擔心孩子碰著或者摔著,所以很多事情都會小心翼翼,不讓孩子做這個,不讓孩子做那個。這樣心理的家長,碰到孩子做錯事,或者看似危險的事就容易情緒暴躁,吼罵 家長。所以既然管不住,索性讓孩子盡情去探索吧。
3.實在沒忍住吼了孩子,要及時道歉
很多家長看完上面就會說,是個人怎麽可能做到一次也不吼孩子,我們也不是神,怎麽可能不犯錯,犯錯了孩子就不好了嗎。其實不是的,沒有哪一個家長不吼孩子,但是我們意識到問題之後,要及時給孩子道歉,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愛孩子的,不要讓孩子涼了自己的心。
總之,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不管孩子做得對錯與否,我們都是愛他們的。沒有哪一個人是完美的,包括孩子和我們自己,所以要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同時也要給自己機會。讓自己和孩子一起快樂地成長。我是鬧鬧的奶爸,一個關心孩子心理和身體健康成長的老爸,希望和您共同進步。
你有吼過孩子嗎?你吼孩子的時候,孩子是什麽反應?你有做過補救措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