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藍月”指的是在同個月內出現兩次滿月,是每32個月才會出現一次的罕見奇景。本月底的藍月不僅是較明亮的“超級月亮”,而且還將碰上月全食,實屬難得。
本月31日晚上,國人會觀賞到三個天文奇景同時發生,帶來一場罕見的“超級藍月”月全食,全程超過三小時。
所謂“藍月”(Blue Moon)並不是指月亮是藍色的,而是因其罕見而得名。根據新加坡科學館提供的資料,“藍月”每32個月才會出現一次,因一般上每個月只有一次滿月,不過本月份卻有兩次。
適逢1月1日是農曆十一月十五,正是月圓日,到了1月31日是農曆十二月十五,是陽曆1月份的第二次滿月,因而尤其罕見。英文成語“Once in a blue moon”(意指不常見的現象)就是這樣由來的。
本月31日晚上的月亮除了是“藍月”外,也是“超級月亮”(Supermoon),當天月亮距離地球是最靠近的狀態,不僅比較亮也比較大。“超級月亮”比普通月亮大7%左右,也將更爲明亮。此外,這天也會有更高潮汐。
新加坡國立大學物理系研究天體物理學的資深講師黃曉清博士受訪時說,“超級月亮”每14個月會發生一次。
超級月亮碰到藍月已經很罕見,今年這場天文奇觀還“加碼”,碰上月全食。“超級藍月”月全食,從晚上7時48分開始,至11時11分結束。
月食發生需要太陽、地球、月球恰好或幾乎排同一條直線上的條件。地球處于太陽和月球之間,太陽投射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被地球遮蓋,因而産生月食。按月亮被遮擋範圍的不同,月食分爲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等三種。
黃曉清博士指出,“每5到6個月就有一個月食季節,有時是月全食,有時是月偏食。當月食發生時,只能在夜間才看得到。”
她說,“藍月”“超級月亮”以及月全食分別發生在不同間隔期,三者卻剛巧重疊,實屬罕見。
科學館將辦活動觀賞奇觀
爲配合這罕見的奇景,科學館將會在當晚7時30分至10時30分舉辦觀賞活動,屆時人們不需要望遠鏡,也能目睹這個天文現象。
若錯過了上述的“超級月亮”月全食,公衆也可在7月28日觀賞“迷你月”(Micro Moon)月食。
7月28日在今年是月亮距離地球最遠的一天,因爲距離很遠,所以我們看到的月亮比較小,是所謂的“迷你月”。“迷你月”比普通月亮要小7%左右,光彩也比較暗,看起來就好像冰皮月餅一樣。
有趣的是,今年的迷你月同樣也會被“天狗”吃掉。這天不但出現半影月食,更有月全食。半影月食是指月亮被地球的“半影”擋住,形狀雖然不變,光芒卻會暗淡許多。
半影月食時間從淩晨1時14分開始到早上7時28分,全月食則發生在淩晨3時30分到5時13分。
此外,黃曉清博士也指出今年8月12日至13日,國人將會看到較壯觀的“英仙座流星雨”以及年底12月13日至14日的“雙子座流星雨”。
根據科學館提供的資料,“雙子座流星雨”流星數最高的時間在淩晨2時到5時之間,不過像新加坡這樣的都市只能看到較少的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