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月異,教學也受其牽引。教師以電腦授課,或讓學生學習電腦技能,如今已是本地學校的常態。
隨著虛擬實境及人工智能等科技在生活中日益普遍,教師現也在教學中融入了這些元素。《聯合早報》從小學、理工學院和大學的三個例子,看本地學府如何在教學中結合新興科技,讓學生有全新體驗。
采用VR教學就能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並嘗試操作。機場若發生人爲疏忽而導致意外,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因此學生在踏入工作崗位前先近距離地體驗工作流程,將讓大家都更安全。——南洋理工工程系高級講師兼高級專家(飛機維修)林寶義
爲讓學生熟悉業界更廣泛使用的新科技,並同時增加學習樂趣及提升教學效率,南洋理工學院去年開辦的可持續性建築設計專業文憑課程(Diploma in Sustainable Architectural Design)在教學中並入了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成分。
該課程由南洋理工的設計系與工程系聯辦,著重于教導設計可持續且更環保的建築,以及城市發展等方面的內容。
除了學習設計建築及操作相關的電腦程序,學生還可體驗業界逐漸普及的VR技術,戴上VR頭套“參觀”已設計的建築,全面體驗不同設計元素對設計有何影響。例如,在建築某處若加多一面牆,是否會造成光線不足的問題等。
在VR技術成熟之前,建築設計師一般會以建築模型或電腦的二維或三維影像來預覽建築設計。
多名學生可同時用VR“參觀”建築
南洋理工設計系課程經理紮麗娜(Zalina Sapie)受訪時指出,學生可通過VR從不同層面體驗建築設計所産生的效果,這有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並掌握設計原理。
“VR技術在業界已更常見,學生在課堂上使用也正好讓他們熟悉操作,爲踏入職場做更充分的准備。”
南洋理工工程系副經理司徒榮基則指出,多名學生可同時使用VR“參觀”同一座建築,這有助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協作學習,互相提供反饋與建議,增強教學效果。
他也透露,可持續性建築設計專業文憑課程目前共有五個供師生使用的VR頭套,而接下來有計劃添購約20個,讓更多學生能同時使用,教師因此能靈活地安排更多元化的課堂活動。
“隨著科技的成熟,這類配備已越來越便宜,但我們在采購時得注意科技發展,確保我們買的器材不會很快就被淘汰。”
修讀可持續性建築設計專業文憑課程的張子節(19歲)告訴記者:“學習業界最新的科技非常重要,掌握之後,相信我在踏入職場時將較有競爭力。相反的,如果等工作後才開始學習,那時候可能就因爲繁重的工作量而跟不上了。”
除了上述課程,南洋理工航空科技專業文憑課程(Diploma in Aeronautical & Aerospace Technology)和航空系統與管理專業文憑課程(Diploma in Aerospace Systems & Management)也都使用VR科技來促進學生學習。
南洋理工工程系高級講師兼高級專家(飛機維修)林寶義受訪時說,這兩個課程在過去一年開始融入VR元素,讓學生體驗機場的多種飛機檢查和維修程序。
他透露,學生以往只能通過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或以網絡視頻來了解停機坪的維修運作,只有少數學生能親自到機場實習,吸取相關經驗。
“采用VR教學就能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並嘗試操作。機場若發生人爲疏忽而導致意外,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因此學生在踏入工作崗位前先近距離地體驗工作流程,將讓大家都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