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八邑會館希望用一年時間,錄制80至100名潮社領袖的口述曆史,南華儒劇社則希望用半年時間,錄制100人的口述曆史,重點放在南華儒劇社和潮劇的曆史。
本地潮州社群將和國家檔案館口述曆史中心攜手合作,用半年至一年時間廣泛搜集本地潮人和潮劇的口述曆史,以此豐富國家的曆史收藏。領導潮社錄制口述曆史的是已有89年曆史的潮州八邑會館和今年慶祝55周年的南華儒劇社。
這是本地會館首次與口述曆史中心合作,以口述方式記錄族群曆史。潮州八邑會館和南華儒劇社是在去年6月底,首次與口述曆史中心磋商這一合作項目。兩個組織將在本月20日派大約15名訪員到口述曆史中心接受培訓,八邑和南華也會各自草擬受訪者名單,之後便能正式投入錄制曆史的工作。
潮州八邑會館希望用一年時間,錄制80至100名潮社領袖的口述曆史,南華儒劇社則希望用半年時間,錄制100人的口述曆史,重點放在南華儒劇社和潮劇的曆史。
口述曆史中心高級研究員賴素春告訴本報,中心除了負責培訓訪員,也免費借出錄制口述曆史所需的專業器材,還會幫忙處理後端工作,例如把訪談錄音制成保藏版和參考版,同時把制作好的口述曆史上載到中心的網絡平台,供公衆參考使用。
賴素春說,口述曆史中心希望下來有更多會館仿效潮州八邑會館的做法,也組織一批人來錄制自己族群的曆史。口述曆史中心目前所提供的培訓課程長約4小時,一次最多容納20人。訪員在完成培訓後,至少得錄制一次口述曆史,確保學以致用。
據了解,口述曆史中心過去曾經和新加坡法律學會(Singapore Academy of Law)、新加坡女童軍,還有一些學校展開類似合作,與會館合作則是頭一遭。
八邑會館會長:讓年輕一代了解先輩爲何移居本地
潮州八邑會館會長蔡紀典表示,口述曆史中心選擇與潮州八邑會館合作,是因爲八邑會館一直在領導潮社,也對建國做出過貢獻。他認爲下來所要收錄的曆史可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從潮州八邑會館成立到國家獨立前,第二部分則是從建國到今天。
蔡紀典說:“由八邑會館牽頭,是因爲八邑有曆史資源,也有人脈網絡,而本地潮人無論在工商界、文教界、政界、演藝界或其他領域,都不乏傑出人才。”
他指出,錄制潮人的口述曆史很有意義,這些口述曆史能啓發年輕一代,讓他們了解先輩當初爲何移居本地。在了解先輩奮鬥史的同時,還能認識到潮州人的特質,例如刻苦耐勞、勤奮努力等。
潮州八邑會館總務吳佶財說,八邑會館將邀請屬下各邑會館提出名單,把對社群有貢獻的重要人物都納在名單內。他們計劃邀請潮社中的政界領袖、商界名人、專家學者、文化人、社區領袖、專業人士以及體壇名將等一起錄制口述曆史。
南華儒劇社社長兼董事會署理主席卓林茂說,南華的重點將放在搜集和記錄本地潮劇的曆史,除了南華儒劇社本身的曆史,他們也願意訪問本地其他儒樂社、潮劇團體,甚至已解散的戲班,希望能更完整地記錄潮劇在本地的曆史。
他表示受訪對象可以是儒劇社、儒樂社的現任董事或前領導,也可以是老社員、戲班負責人、潮劇演員、樂手等。南華還准備訪問對潮劇有研究的學者。他籲請願意受訪的潮劇界人士聯絡南華。
卓林茂也是潮州八邑會館董事兼文教組主席,他表示八邑和南華將招募會館青年團成員、南華社員、退休新聞工作者和在籍學生等來擔任口述曆史訪員,他們每訪一人,能得到50元車馬津貼。
南華還准備在今年10月慶祝55周年時整理儒劇社的曆史,並計劃出版成書。這期間錄制的口述曆史,將成爲南華整理自身曆史時的重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