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是指出生在或者移民到新加坡、並持有新加坡公民權或居留權的漢族人士,也稱“新加坡華裔”或“華裔新加坡人”)。
2010年,新加坡華人占新加坡人口的74.1%,約4個新加坡人中就有3個是華人,是新加坡人口當中最大的族群。新加坡共和國是除大中華地區以外,世界上僅有的兩個以漢族占人口多數的國家或地區之一]。
今日的新加坡華人因爲受英文教育的關系和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影響,一般會先認同自己爲“新加坡人”,而後才是“華人”,通常“海外華人”又稱爲“華僑”,與政治或國籍上狹隘的“中國人”不同。
土生華人在新加坡華人整體中占的比例非常小,而這個族群有被主流華人同化的趨勢。
1330年前後,中國商人汪大淵到過新加坡,他在《島夷 志略》裏說島上有中國人居住,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華人移民。考古學家在這島上挖掘出元朝的陶瓷碎片,證明了當時新加坡與中國確有貿易往來。
1819年,萊佛士開辟新加坡之前夕,新加坡還只是一個小漁村,人口據說只有150人,其中有30名華人。這30名華人相信是天猛公從荷屬民丹島引進來的甘蜜胡椒墾殖民,他們在珍珠山和實利己一帶伐木懇地,種植甘蜜。
新加坡開埠後,散居在廖內群島、馬來半島、泰國南部以及中國閩粵沿海的華人聞風湧至,新加坡迅速發展成爲本區域的轉口貿易中心。
此後直到1940年,新加坡的自由開墾制度,也吸引了人數衆多的華人移民到島上來開墾胡椒和甘蜜園,華人人口迅速增長,人數已達總人口35,389人的半數,成爲最大族群。他們大多已經久居南洋或者有南洋關系者,對新加坡這樣的島嶼並不陌生,他們移居新加坡的目的主要是經商致富、墾殖或創業。
1840年以後直到1941年的百年間,由于中國國內局勢不靖、經濟萎縮。而東南亞各地則有待開發,一片欣欣向榮,來自中國的勞工移民一波又一波地湧入新加坡和鄰近地區,新加坡華人移民人數有增無減。
華人移民對文化的影響
顯然,在早期新加坡華社裏,除了少數幾名儒商和一小批文人之外,絕大多數都只受過簡單教育。因此,弘揚中華文化的重任便落在了那些出訪南洋從事政商往來的中國官員,以及在南洋探親訪友、尋求庇護或謀生糊口的知識分子肩上。因此,他們召集華族商賈,懇請他們出資興建文學社團,創辦報刊,並設立學校。
十九世紀末,伴隨著中國本土的政治思潮的影響,一場尊孔運動也在新加坡應運而生。于是,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裏,飽含愛國熱情的新式學堂、新聞媒體和戲劇,充斥著當地華人文化的舞台。新加坡逐步發展成爲一個教育樞紐,隨之而來的,是華人文化在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蓬勃發展。
19世紀之際,中國移民絕大多數是男性,到了20世紀30年代,政府實施移民限制法令,限定男性移民人數,而婦孺則可自由入境,這才改變華人男女比例的失衡狀態。
二十世紀移民動態
1942年2月15至1945年9月間,新加坡被日本統治。英殖民政府恢複了對新加坡的統治後,采取嚴格的移民政策,移民活動這才停頓下來。
1965年新加坡建國,初期由于政治方面的關系,中國移民幾乎等于零,華人移民多數是從馬來亞或鄰近國家再移民而來。1980年代,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新加坡的經濟轉型雙重有利因素導引下,大批中國商人、科研人員、知識分子、留學生及勞工,再度形成移民浪潮,大規模移居新加坡。
1987年,新加坡的四種教學語言彙整爲單一教學語言,由此奠定了英文的強勢主導地位。在這個過程裏,新加坡的教育系統經曆了重大轉變。在殖民統治時代,殖民者只著眼于發展英校,以便培育文職人員以及少量對宗主國忠心耿耿的專才。對于以其他語言爲媒介的教育,則任之自生自滅。在強烈民族主義和族群認同的影響下,華社一直盡力維系著母語教學的存續。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由于政府鼓勵引進海外專才的政策,新一波的移民潮再次出現。來自中國、馬來西亞以及其他地區的華族華裔,重新激活了新加坡本土華社的移民現象。不過,近年來的移民潮輸入新加坡的主要爲知識階層。
總的來說,新加坡是以華人勞工爲主體的華族社群,華人族群作爲本地的主要種族,塑造了新加坡這個社會。二戰結束之後,來自中國的移民潮中斷了,但是,新加坡獨特的移民社會結構業已形成。
回顧曆史——牛車水原貌館
牛車水原貌館座落在牛車水寶塔街的三間經過精心修複的店屋裏,是追尋新加坡早期華人先輩們腳步的門戶,人們可以在館中了解到,當年在牛車水落戶的先輩們的故事。
新加坡統計局將“華人”(Chinese)定義爲一個種族或族群。新加坡華人專指擁有中國漢族血統的人士,如福建人(專指福建閩南人)、潮州人(潮汕人)、廣東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雷州人、福州人、福清人、興化人(專指福建莆田人)、江西人、浙江人、上海人等等。在一個混血家庭裏,如果父親是華人,其子女通常會被歸類爲華人。
籍貫跟方言群[編輯]
新加坡華人的籍貫相當繁雜,也趨于多樣化,大體來說,新加坡華人會根據自己所屬的漢語方言、民系、語言文化族、籍貫或祖籍來做歸類。
華人的族群通常可以由自己所講的方言來分辨,但是廣東人是在保留自己方言方面做得最成功 ,36%的廣東人在家中講廣東話,在家中講普通話或英語的廣東人的比率分別只占32%和28%。相反,新加坡主要華人的福建人(指泉州閩南人)和潮州人多在家中講普通話,甚至只說英語。現今那些講閩台片閩南語的人群只限于多數的新加坡年長者,一部分的中年人和小部分的青少年。雖然籍貫或祖籍的觀念在年輕族群當中稍有淡化,但一般新加坡華人仍會對自己的籍貫或方言組産生認同,甚至會相當重視或保留自己的方言。
大多數的新加坡華人源自于中國南方,尤其主要是來自福建,再來是廣東和海南省。福建人(閩南人),潮州人和廣東人涵蓋了新加坡華人人口的四分之三,其余的四分之一由19個方言群組成。 這些華人一般稱爲“新加坡本地華人”,是十九和二十世紀前半葉從中國南方移民來新加坡的華人後裔(第一波和第二波移民浪潮)。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出現了從中國各地區移民來新加坡的第三波移民浪潮。
在新加坡華人社群當中,不同方言族或籍貫的互相通婚十分普遍。但籍貫或方言文化組的歸類則會根據父親的籍貫而定。例如,如果父親是福建籍,而母親是廣東籍,小孩則會稱自己爲“福建人”。有些新加坡華人會根據自己的籍貫來聯系自己的宗鄉會館。
新加坡土生華人
主條目:峇峇娘惹
新加坡土生華人,也稱峇峇娘惹,爲早期到南洋的華人。由于他們混有華人和馬來人的血統,也同時融合了華人和馬來文化習俗,在新加坡華人當中被歸類爲另外一個族群。他們融合了馬來和華族文化,但有自己特殊的文化認同。男人通常稱爲峇峇,而女人則稱爲娘惹。新加坡土生華人早期多數居住在芽龍(Geylang)和加東(katong)一帶。在新加坡英屬時期,由于他們多能通曉英語、馬來語與閩南語,也因此是各商業和社團組織的同事或中間人。
有許多新加坡土生華人和新加坡福建人曾經搬離新加坡市中心到東海岸一帶丹戎加東(Tanjong Katong),並且建造豪宅與別墅。1965年新加坡獨立之後,新加坡土生華人開始遷往新加坡各個地區。新加坡土生華人主要屬于閩南或潮州民系而主要的母語爲峇峇馬來話或新加坡各漢語方言。有許多峇峇娘惹因18世紀葡萄牙人殖民統治由傳教士傳教而改爲信奉天主教。
新加坡土生華人的文化是融合了殖民時期英國,馬來和華族(福建)傳統文化。
曆史背景
華人初到僑居地時雜居于牛車水一帶。基于相同地緣,漢語方言及血緣的凝聚力和認同感,華人形成了五大幫群:福建幫,潮州幫,廣東幫,客家幫,海南幫。在英國殖民時期,殖民政府基本上采用的是以華治華的手段,指定了一些華人的領袖來管理華社。所以,華社是屬于一個半自治的狀況。他們組織的方式是通過一些民間組織來互相照顧自己,例如處理同伴的喪事。
因此,這些組織很多時候是個宗教組織,後來再發展成宗廟,或者是從這些照顧善後的組織裏面,再發展成同鄉會館和宗親會館,以便彼此之間互相照應。經過時代的演變,華人在經濟和教育上都有了顯著的成長,一些實力雄厚的華商開始發起了跨越幫群的社團組織。這些包括了成立俱樂部(例如怡和軒),商會(例如新加坡中華總商會)。1906成立的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是華社的最高機構,自成立起就背負著爲華人爭取權益的責任。二戰時期,新加坡華人曾透過商會來籌款捐赈物資,幫忙受難中的中國。
在20世紀60年代初,新加坡慢慢的爭取到了自治。新加坡政府采取了許多使種族和諧的政策,讓大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的一起生活。所以,當時新加坡政府並不太鼓勵這些會館。華人慢慢地由僑居轉向了定居,在新加坡落地生根。隨著國民意識與認同感的加深,會館也慢慢地走向了衰退,而這些會館的組織功能也逐漸被政府取代。
現今的會館雖不如以前來的重要,但仍然扮演著傳承中華文化的作用,尤其是讓年輕的一代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及加深文化認同。
|天福宮]]是閩南人在新加坡所建的最古老的寺廟。]]
在新加坡,「”’閩南人”’」一般統稱爲「”’新加坡福建人”’」(閩南語:Hok-Kien),構成約新加坡華人當中的43%,是新加坡華人社區當中最大的[[民系]]。新加坡閩南裔華人多數源自于[[福建省]]南部,主要是[[廈門]]、[[泉州]]及[[漳州]](包括:[[安溪]]、[[晉江]]、[[同安]]、[[南安]]、[[惠安]]、[[永春]]、[[龍海]]、[[漳浦]]、[[詔安]]等)。他們所講的方言是[[新加坡福建話|新加坡閩南話]](在新加坡稱爲「福建話」),主要是以[[廈門話|廈門閩南語]]做為標準,但較偏泉州音。在語言溝通方面,[[泉漳片|閩南泉漳話]]跟[[潮州話]]能夠達到50.4%的互通,但卻很難跟[[瓊語]]進行溝通。
在1979年推行[[說華語運動|講華語運動]]之前,[[新加坡福建話|新加坡閩南話]]曾是新加坡華人各[[民系]]當中的共同語,也是其他種族如[[馬來人]]和[[印度人]]跟華人溝通的語言。
早期的閩南先民大多落腳于廈門街(Amoy St.)和直落亞逸街(Telok Ayer St.),逐漸形成了圍繞于[[天福宮]](Thian Hock Keng Temple)的區塊。他們隨後又成立了宗鄉會館如[[新加坡福建會館]],並且把區塊展延至福建街(Hokkien St.)和中國街(China St.)一帶。新加坡福建人在早期新加坡河一帶的貿易活動當中是最活躍的。
由於他們來自中國[[閩南]]沿海一帶,並且從事海上貿易,大多有信奉[[海神]][[媽祖]]之習俗。除此之外,他們也信奉其他道教之神明如[[玉皇大帝]]、[[九皇大帝]]、[[福德正神]],也信奉各府、縣的鄉土神如[[清水祖師]]、[[法主真君]]、[[開漳聖王]]、[[靈安尊王]]、[[廣澤尊王]]、[[保生大帝]]、[[保儀大夫]]等。
最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人所說的「福建人」,其實指的是來自[[泉漳]](包括[[廈門]])的「閩南人」,而不包括在福建省境內其的他籍貫;也就是說“福建人”並沒有包括在“閩南地區”以外的福建人士。一般來說,在新加坡不被稱爲“福建人”的福建民系包括[[閩東民系]](福州人、福清人和寧德人)、[[興化民系]](莆田人和仙遊人)以及閩西的[[客家人]]。當時不采用“閩南人”而使用“福建人”來特指廈門、漳州以及泉州移民的原因有兩個:
1、當時“[[閩南語]]”只是一個語言學概念,所以除了專家學者以外,其余來自[[泉州]]、[[漳州]]、[[廈門]]等閩南地區的百姓並沒有“閩南”這個概念,更不會把自己稱爲“閩南人”或把自己的語言稱爲“[[閩南語]]”。
2、在清朝末年以及民國初年的移民浪潮中,來自[[泉漳]](包括[[廈門]])的移民遠遠超過福建省其他地區的移民。這三地的移民到新加坡紮根之後,因爲溝通需要,這三地原本就很接近的方言被混在一起使用,漸漸地形成[[新加坡福建話]],簡稱[[福建話]]。來自福州和莆田等地的移民占少數,他們當時爲了溝通需要,也得舍棄使用自己的[[閩東話]]和[[莆仙話]]而改用屬于[[閩南語]]系的[[新加坡福建話]]。馬來西亞也有類似情況。(新加坡的福州人和莆田人通常都會很明確的說自己是“福州人”和“興化人”,不會說自己是“福建人”,因爲“福建人”這個稱謂早已被「閩南人」所使用。)
現今的新加坡華人大部分屬于清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以前的第二批移民浪潮的後裔,而並非屬于明末清初的第一批移民浪潮的後裔。新加坡的華人大部分是[[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時期移民到新加坡的第一代或第二代後裔。因此,大部分新加坡華人的中文程度理應沒有第一批移民浪潮後裔那麽差。但是,因爲新加坡政府的教育政策自1965年建國以來一直偏重英文而輕視中文(部分原因是爲了排斥中國大陸的共産思想,限制新加坡國民與中國大陸親友交流),導致一批又一批的新加坡本地出生的華人接觸不到中華文化的母體,對原本屬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日趨感到陌生。這種現象尤其反映在90後的新生代,既把祖宗的南方漢語方言給忘了,在學習華人共同語“華語”也遇上諸多困難,索性把英國人的母語“英語”當成自己的“母語”。這種現象曾受到新加坡政府和語言學者的關注,並想方設法扭轉這個趨勢。這批精英不但給“新華文學”增添了不少著作,貢獻不小,也在漢語教學方面爲新加坡的中華文化出一份力。但是,因新加坡政府內部許多高官都是受英文
教育者,其中文能力也都不好,在推廣華語的時候通常只是做表面功夫,所以許多有心人士的貢獻最終石沉大海。
近幾年,新加坡政府似乎開始意識到保留新加坡中華文化的重要性,開始注重一年一度的[[推廣華語運動]]。電視上也播放了一些歐美以及非洲裔小孩說華語的片段,以激勵(也可說諷刺)新加坡新一代華人認真看待自己的母語。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李光耀也在電視上和報章上呼籲國民開始認真學習自己的華語,並鼓勵一些使用英語爲家庭用語的人開始在家裏轉用華語與家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