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宗鄉總會與華人文化傳承發展
武文霞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5)
[摘 要]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隨著亞太區域穩定發展,在新加坡政府政策轉變和華人社團亟待破解發展困境的背景下,經政府大力推動,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應運而生。宗鄉總會以發揚華族優良傳統文化爲宗旨,在推廣華文教育、保存華人史料與重建華社記憶、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節慶文化、推動宗鄉文化複興、促進種族和諧、加強中新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宗鄉總會作爲新加坡政府推動成立的華人宗鄉社團最高領導機構,應該適應時代需求,繼續推進華人文化傳承與發展,推動宗鄉社團轉型與改革,推進政府和宗鄉社團互動發展,加強宗鄉社團與中國祖籍地以及世界華人社團交流與合作。
[關鍵詞]新加坡;宗鄉總會;中華文化;傳承發展
華人宗鄉社團是新加坡華人社會的主要支柱,也是華人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在新加坡建國前幾乎總攬華人社會的一切事務。新加坡建國後,因國家政策限制、華文教育式微,傳統宗鄉社團曾一度陷入沉寂狀態。20世紀80年代以後,在新加坡政府直接推動下,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以下簡稱宗鄉總會)正式成立,引領華人宗鄉社團逐步轉變功能,由原來協助同鄉同宗熟悉南洋環境、排難解紛逐步轉變到保存華族文化資料、傳承華人文化等方面。關于宗鄉總會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大部分散見于一些論著和期刊中,廈門大學曾玲教授在其論著中進行了研究,她將宗鄉社團置于新加坡社會政治、經濟社會和亞太發展曆史的背景下,從認同、運作和趨勢等方面探討新加坡宗鄉社團的發展變化①。新加坡學者韓山元先生曾以新加坡宗鄉總會二十年的發展曆程爲主題,提出宗鄉總會做了大量對國家社會有益的工作,從挑戰和機遇方面分析了宗鄉總會的發展②,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報刊報道、官方網站、會館特刊、總會會刊、宗鄉簡訊等文獻資料及筆者訪談信息,重點考察分析新加坡華人宗鄉會館聯合總會的成立背景、組織結構、功能作用、主要活動以及未來發展前景等,探討在新加坡國家認同框架下宗鄉總會是如何傳承發展華人文化的,以便更加清晰地呈現宗鄉總會在傳承發展華人文化方面的作用和貢獻。
一、新加坡宗鄉總會成立的背景
1965年新加坡建國時,政府全面推行“去中國化”政策,逐漸邊緣宗鄉社團的發展。作爲全世界除中國以外唯一一個華人人口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家,新加坡身處國際冷戰格局的大環境,又處于馬來西亞人民的中心①,特殊的曆史與地緣政治環境,導致其民族主義和國家認同均受到鄰國與異族的猜忌,使得新加坡政府極力避免背負“第三中國”的嫌疑和與馬來回族世界的種族矛盾②。加之剛剛建國的新加坡也迫切需要構建其國家認同,基于當時國內外環境,新加坡政府采取以淡化、抑制國內多元的種族與文化特別是占人口大多數的華人族群文化認同爲代價來建構新加坡人的國家認同,全面推行“去中國化”政策③。1969年禁止成立(以種族爲界限的)組織,限制、改造純民族幫派的舊社團,建立全國範圍的全民性新社團,使之成爲多元種族社會的細胞④;實施組屋政策,調整與重組居民社區,在新住宅區對不同方言和種族群體進行再次配置與充分混合⑤,造成原有華人方言幫群結構解體;構建公民咨詢委員會、鄰裏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和民衆聯絡所等2 000多個基層社會網絡,重構社會組織形態,替代宗鄉團體原有的社會功能;1973年全面實施“雙語教育”,英文成爲第一語言和教學媒介語,華文源流學生驟減,華校系統開始崩潰瓦解,年輕一代華文水平日趨低落,逐漸疏離中華傳統文化習俗。在此國策之下,中華文化,華文教育,特別是基于血緣與地緣、以傳統的華人情感紐帶爲根基而建立起來的宗鄉社團被視爲國家認同建構的障礙而成爲犧牲品。甚至有人認爲宗鄉團體是一種落後的組織,是在“開倒車”,不利于國家團結,沒有存在價值⑥。在新加坡殖民地時代曾經作爲華人社會總攬者的宗鄉社團也由此陷入經費短缺、後繼乏人、數量減少、活動空間萎縮、社會功能弱化等困境,日漸迷失方向,日趨邊緣化,面臨著嚴峻的危機和挑戰。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中美關系改善和美國亞太戰略調整,東盟國家與中國結束敵對狀態、實現關系正常化,消除了新加坡擔心背負“第三中國”的疑慮⑦。特別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華文經濟圈快速發展,華語與華文的經濟價值也相應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激勵新加坡人學習華語的熱情。同時,新加坡國家認同建構的任務基本完成,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發展使國家經濟實力和民衆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也帶來了離婚率不斷增加、吸毒問題嚴重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並且年輕一代華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較深。面對國內外發展環境的變化,新加坡政府適時調整政策,在文化上改以多元種族和多元文化取代建國初期推行的淡化、抑制種族文化政策,鼓勵各民族在強化新加坡國家認同的基礎上,保留和發展自己的文化與傳統⑧,並實行了一系列鼓勵與推動中華語言、文化和教育發展的措施,希望借此解決國內突出的道德和文化問題,抵制與西化有關的“現代社會病”。1979年推行啓蒙班計劃,讓五歲小學生學習雙語;1979年8月,開展“全國華語運動”⑨,增加學習華語的時間和內容,借助華文保留華族的優良傳統文化、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20世紀80年代初發動儒家文化複興運動,組織編寫儒家倫理教材、開設儒家倫理課程、創辦東亞哲學研究所、成立儒學研究會、主辦儒學國際研討會等系列浸儒活動,通過學校、媒體及民間團體等途徑宣揚儒家思想,以培養新型亞洲文明觀,希望使年輕一代國民精神生活得到健康、平衡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政府在國家政策轉變時,非常注重借助華人社會特別是華人社團傳承中華文化,鼓勵其舉辦新春團拜、中秋節提燈籠、清明祭祖等傳統民間文化活動。這對已被邊緣化的宗鄉社團影響巨大,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原先的政策制度束縛。宗鄉社團也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逐步進行轉型和整合,主動承擔起保留和傳承中華文化與價值觀的重任,以贏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在新加坡政府政策轉變和華人社團亟待破解發展困境的背景下,經政府大力推動,新加坡宗鄉總會應運而生。
二、新加坡宗鄉總會成立過程、宗旨與組織結構
新加坡政府積極促成了宗鄉總會的成立。首先,政府倡議組織宗鄉會館研討會。1984年新加坡大選前夕,王鼎昌主席在4月15日走訪丹絨巴葛選區時,建議各宗鄉社團聯辦一個全國性的宗鄉會館研討會,探討會館發展方向。其次,宗鄉團體響應政府提議,籌辦研討會。新加坡福建會館、潮州會館、廣東會館等九大會館于同年12月2日聯合舉辦“新加坡宗鄉會館研討會”,185家宗鄉會館及團體代表參加。研討會圍繞“宗鄉會館如何在新時代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主題,在全面分析宗鄉會館當前處境基礎上,提出了適應時代發展、引進新力量、成立全國宗鄉會館聯絡委員會等十條改進宗鄉會館的建議。再次,政府推動成立宗鄉總會。1985年1月23日,王鼎昌邀約各大方言群主席,建議各會館支持成立宗鄉總會,並強調成立宗鄉總會有助于推廣華文、華語及傳統文化①。就這樣,在政府直接推動和部分宗鄉社團的響應下,宗鄉總會于12月9日正式注冊成立。1986年1月27日,王鼎昌以副總理身份主持宗鄉總會成立儀式,黃祖耀當選爲宗鄉會館聯合總會首任主席。
可見,在宗鄉總會成立的過程中,新加坡政府始終扮演著主導角色,希望宗鄉總會成爲代表大、小宗鄉會館的總機構,在政府與華人會館之間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進而實現對華人社會更加有效的管理。這時候許多大、小宗鄉會館及社會人士也對宗鄉總會寄予厚望,希望宗鄉總會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把宗鄉會館引向發展的康莊大道,促進新加坡華裔對華族語文和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②。宗鄉總會作爲當代新加坡華人宗鄉社團的最高聯合機構,積極吸納各類宗鄉社團加入,它的成立標志著政府對華人社會、華族文化和傳統宗鄉社團的態度從打壓到鼓勵的轉變③,華人宗鄉社團也由此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一般來說,宗旨決定了一個組織或社團發展方向和活動範圍。因社會發展需要、宗鄉社團意願、政治領袖建議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宗鄉總會的宗旨既要反映出宗鄉社團希望獲得政府支持,“抱團”走出困境的迫切需求;也要突出推廣華語、發揚華族優良傳統文化的職責使命。宗鄉總會共制定了七大宗旨④,經過分析,宗鄉總會宗旨主要體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特點:一是響應政府推廣華語運動政策的號召,組織開展保留華族傳統文化的活動;二是保障會員福利,吸引年輕人加入會館;三是加強會館之間聯系交流,破解發展難題,促進及加強各會館間的互相了解及密切合作,同時以物力人力財力,協助較小的會館繼續生存和發展⑤;四是加強與社區的聯系,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擴大宗鄉總會的影響力。
組織結構是社團將其宗旨付諸實施時各部門分工和成員的結合方式。宗鄉總會成立時就建立了會員大會、中央理事會、工作委員會及其下屬工作部門等四個層次的組織機構。其中,具體工作部門隨時代發展要求及工作需要而不斷調整優化。1989年,宗鄉總會就對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在行政組、出版組、文化組、學術組的基礎上增設文史資料組。1996年,爲整合機構,進一步吸引年輕人的加入,又增設青年組,取消出版組和文史資料組,主要負責招募年輕會員,設立《源》編輯委員會,承擔文史資料組弘揚華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任務。2007年,爲增強組織機構決策與執行能力,將行政組、文化組、學術組、青年組分別改爲會員事務組、文化藝術組、學術研究組、青年事務組,新設社會事務組,主要負責新移民、種族和諧與社會服務等工作;同時在執行委員會下單設秘書處,負責管理文史中心及《源》和《簡訊》的編纂出版,重點加強對文史資料工作和出版刊物的統籌規劃,以便更好地傳承華人文化與曆史遺産。
2011年,宗鄉總會修改總會章程,進一步完善管理理念,要求每一屆理事會都要制定會館的中長期發展計劃,並參照企業設立表現指標(KPI),推動理事更好地履行職責。2012年再次擴充執行委員會,增加産業委員會,專門負責現有會所及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建設。可見,宗鄉總會機構圍繞時代任務要求不斷對組織機構作出調整,從保存華族文化資料、吸引年輕人到協助新移民適應當地生活、促進種族和諧發展,等等。雖然組織機構進行了多次調整,但不變的是其宗旨,即對華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三、新加坡宗鄉總會在華人文化發展中的角色與作用
宗鄉總會成立以來,圍繞其宗旨進行運作,堅持以傳承和弘揚華人文化爲己任,積極參加政府倡導的活動,出版多種文史資料和刊物,支持華人社團開展宗鄉文化活動,在促進華人文化傳承發展方面扮演了領導者和推動者的角色。
(一)積極倡導推廣華文教育
華語是傳承發展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宗鄉總會積極響應政府推廣華語運動的倡議,配合政府開展華文基礎教育工作,以華語爲主題開展全國性活動,幫助年輕一代更好地掌握華族語文、了解中華文化傳統。
宗鄉總會爲推廣華文教育,做了許多工作。一是創辦“宗鄉幼稚園”,使華族孩子在幼兒階段就接受華語教育。二是組織與華語相關的多樣化活動。爲了提高中小學生的華文水平,宗鄉總會組織了許多活動,可謂煞費苦心。如成立“華文課外讀物理事會”,向學生推薦可讀性高的華文讀物;舉辦“全國中學生中華文化常識比賽”“全國小學現場書法比賽”和“戰國時代曆史常識問答比賽”等,增強學習中華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開展“全國中小學生群口講故事比賽”“全國中小學生相聲比賽”“全國中學華語辯論賽”;舉辦“新加坡華語演講大賽”“華文智多星”大型電視節目和“今日華語的經濟價值”講座,等等,以提高青年學生華語表達能力。
此外,宗鄉總會還針對高層次中文研究者缺乏的問題,通過設立教育金、獎學金等形式,資助教育教學,鼓勵更多人修讀中文或漢學。如頒發語文特選課程獎學金,支持教育部培訓對中華文化有深厚認識的雙語人才計劃;設立中文系高級學位獎學金,培養高級華文學者。2004年,宗鄉總會與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聯合成立1 000萬新元的中華語言文化基金,政府則以1∶1的比例實行資助,推動和支持本地華族語言及文化的學習、研究和發展。截至2006年12月,中華語言文化基金已籌集1 600萬新元,撥出39萬元資助20項提升中華語言文化的活動,政府也另設300萬新元的津貼計劃,資助華人社團保留傳統文化①。不僅如此,2011年宗鄉總會還設立“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獎學金”,資助優秀學生前往中國頂尖大學接受大學教育,培養一批具有中新兩種文化背景的年輕人;同年推出“新躍大學——宗鄉總會學士課程資助金”,培育更多雙語雙文化人才,鼓勵終身學習。
(二)整理保存華人曆史資料
爲更好地整理保存華人曆史資料,宗鄉總會在組織機構上先後設置學術組、出版組和文史中心等機構,致力于普及、推廣與提高新加坡華人曆史研究,凝聚華人社會。
1985年,宗鄉總會與《晚報》聯合主辦《征求曆史圖片》欄目,並在第二年與國家檔案館及口述曆史館聯合舉辦“新加坡華人會館沿革史”圖片和文物展覽會,通過展示150多張舊照片和20多件文物,直觀簡明地介紹華族祖先過番、早期生活、成立宗鄉會館的情形以及華人社會發展變遷。1995年,在前南洋大學行政樓設立華裔館,負責收集和研究海外華人資料,並編纂《海外華人百科全書》①。2012年設立“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推動新加坡華族文化研究與發展。與此同時,爲使更多人全方位、多角度了解華人曆史概況,宗鄉總會先後推出一批學術價值高、可讀性強的華人曆史書籍。如《新加坡華人會館沿革史》用三百多幀具有代表性的曆史圖片,配合文字說明,系統介紹了宗鄉會館的發展過程,重現過去華人社會狀況和曆史場景;《新加坡宗鄉會館史略》收錄了203個方言群及姓氏的宗鄉會館簡史資料;《新華曆史人物列傳》記錄了從1819年至1990年間新加坡各界傑出的1 175名已故曆史人物;《新加坡華人》系統介紹了從開埠到建國以來華人社會的形成、發展與變遷;《新加坡會館書刊目錄彙編》《華人傳統》著重講述介紹中國曆史的主流、文化特色、政治傳統、禮儀風俗,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宗鄉總會策劃出版了《新加坡文化資料叢書》,主要收入傳統行業資料、族譜、民謠、地方戲曲、文化藝術團體、華文報刊及華文教育史料等。還出版了《獅城史話》《新加坡華人——從開埠到建國》《新加坡的宗鄉會館》等書籍。其中,2015年出版的《新加坡華人通史》更是豐富了華人曆史研究成果,全書分18章41節,由80多萬字組成,是宗鄉總會爲了慶祝新加坡建國50周年和總會成立30周年,發動了本地和海內外37名學者,耗時三年多,斥資18萬元新幣②,系統梳理了14世紀迄今700余年新加坡華人社會的曆史,涉及政治、教育、經濟活動、社會組織、宗教思想、文學與報業、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成果,在宗鄉總會協助下,許多會館也開始搜集會館資料、史料,80%以上的會館出版了會訊、紀念特刊、族譜及文學作品等刊物③。
(三)創新形式傳播華人文化
宗鄉總會不僅僅局限于華人報刊、書籍等文本資料的保存,還通過拍攝紀錄片、電台廣播、開設講座等多種形式傳承中華文化。制作《撫今追昔》曆史紀錄片和《石叻夜話》廣播節目,突出講述華族奮鬥事迹;拍攝紀錄片《延續宗鄉情》《繼往開來》,全面記載宗鄉總會協助屬下會員團體在推動會務、整理資料、推廣華族傳統節日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印發《先賢書簽》和《古迹書簽》,使人們了解熱心公益的先賢和新加坡曆史古迹;主辦《中華文化十講》《老中青作家談新華文學》《石叻坡記憶》系列講座等,加深人們對華人文化的認知了解。
值得關注的是,宗鄉總會會刊《源》也是記錄和傳播華人社會曆史和傳統優良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1986年《源》正式出版,主要編輯出版文藝創作、書畫、源流考試、會館介紹、活動報道、華人文化特寫等方面的內容。最初幾期主要介紹中國與新加坡有關曆史,講述華人祖輩從中國南來的經曆,報道宗鄉會館的活動,並對新加坡河、加冷河、裕廊河等進行了專題報道④。2012年開始,《源》從季刊改版爲雙月刊,並注入不少新元素,力求提升雜志閱讀價值。至今,《源》已編發130余期,是新加坡新一代華人和新移民了解宗鄉會館發展、中華傳統習俗及價值觀的重要渠道。
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宗鄉總會不斷更新文化傳播方式,增加文化的趣味性和吸引力。2013年,宗鄉總會在大巴窯會所建成“光陰的故事——曆史走廊”,主要對外展示六大方言群特點、華人傳統節日與習俗以及宗鄉總會走過的曆程等內容,並制作影視導覽“石叻尋夢”移動應用程序,概括介紹整個曆史走廊。2014年,宗鄉總會組織開發移動軟件“宗鄉彙典”,爲各會館提供專屬數碼空間,永久保留會館提供的文化資料,方便人們任何時刻皆可閱覽刊物、觀看視頻、注冊活動等,並能在社交媒體圈上分享會館刊物資料及各種相關信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接觸和了解華族文化,爲推動華人文化傳播發展做出貢獻。2015年,宗鄉總會支持建設並推廣“時光老店企劃”網站,通過提供視頻和資訊的方式向年輕人介紹本地已經瀕臨消失的諸如刺繡、燈籠制作、舞蛇等傳統技藝,也可讓年輕人免費下載手機遊戲應用軟件,在遊戲中了解華族文化遺産。可見,宗鄉總會在傳承華人文化方面,與時俱進,創新形式,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華人文化習俗和曆史遺産,也推動華人文化不斷創新發展。
(四)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節慶文化
傳統節慶文化是中華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海外華人堅守的文化傳統之一。宗鄉總會主要通過舉辦系列晚會等活動,促使華人社團逐漸將新加坡建國後已經放棄或減少的節慶活動重新組織起來,並作爲社團常年性制度化運作的內容。
宗鄉總會傳承節慶文化最大的成就是參與並主導了“春到河畔迎新年”大型民俗活動(以下簡稱“春到河畔”),可以說在形態和內容上創造性傳承了中華節慶文化①。“春到河畔”始于1987年,由宗鄉總會與新加坡報業控股及其他社會團體聯合推出。該活動類似中國春節廟會,每年必定舉行,持續整個春節期間,且年年主題不同,節目豐富多彩,希望以此保留發展華人春節傳統。“春到河畔”每年都邀請政府總理或者部長主持開幕禮,能吸引100多萬新加坡和世界各地遊客參加,已成爲宗鄉總會的招牌活動,也是新加坡新年最熱鬧的傳統節日。
“春到河畔”活動開展30年來,已先後舉辦“春節服飾比賽”“華人傳統展覽”“春滿獅城”裝飾比賽、華人婚俗照片展、龍的傳人圖片展、新加坡河曆史展、中國曆史人物塑像展、花轎迎親遊行表演等傳統民間習俗展示活動,讓新加坡人慢慢體味古老的華人習俗。不僅如此,“春到河畔”亦注重體現時代性和創新性,將東西方節日習俗結合起來,融古老文化底蘊與現代氣息于一體,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人群特點和興趣愛好組織不同活動,吸引年輕一代參與,推動傳統文化習俗薪火相傳。如推出網上迎新春活動,設立網站讓公衆與藝人聊天;以“視像會議”形式千裏連線中國,讓親友互相拜年等;舉行攀岩運動等一些刺激、好玩的戶外活動和街頭足球賽,以迎合年輕人的興趣愛好;開設恐龍主題公園、兒童遊樂場,免費分發燈籠,吸引更多兒童參加,從而使年輕一代從小就接觸、了解傳統節慶文化。
此外,宗鄉總會還對華人習俗中的封建迷信、繁文缛節部分進行改造,以順應時代發展需要。1987年成立華人禮俗指南委員會,明確規定以春節、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陽、冬至爲華族八大節日②,推出“八大節日彩旗”,並配合舉辦相關慶祝活動。華人禮俗指南委員會編寫出版《華人禮俗節日手冊》,采用中英文逐段對照排版形式,闡明各種節日與禮俗的意義與曆史,進一步加深新加坡年輕一代對傳統華族節日的認識。
(五)推動宗鄉文化複興發展
宗鄉文化屬于傳統民間文化範疇,海外華人對宗鄉文化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和認同感,這也是他們最易接受的華人文化因素。新加坡政府逐漸將宗鄉文化視作新加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轉而采取鼓勵支持態度,這爲華人傳承宗鄉文化提供了有益空間。
宗鄉總會積極推動各宗鄉社團開展宗鄉文化活動,傳承和發展地方性文化。宗鄉總會成立20周年時,專門舉辦“新加坡宗鄉會館文藝大彙演”,邀請20多所會館的文藝團體和500多名文藝愛好者,分別表演了華樂、華族舞蹈、京劇、粵劇、潮劇、芗劇、客家山歌等地方文藝節目,讓觀衆從不同角度領略中華文化豐富內涵①,爲宗鄉文化複興提供了一個重要表演舞台。同時以“阿嬷的菜、阿嬷的愛”爲主題,舉辦“新加坡各大方言群美食節”,吸引13所會館參與,借助“嘗美食”達到“識祖籍”的目的。2007年,8所會館首次在“春到河畔”舞台呈獻“宗鄉之夜慶元宵”活動,爲觀衆帶來難得一見的傳統歌謠、山歌大串唱等②,各方言群傳統歌謠也紛紛在“春到河畔”舞台亮相,配合舉行書法比賽、詩詞大會唱、方言表演等活動,推動了新加坡華族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此外,福建、潮州、海南、客家等宗鄉社團相繼舉辦“福建文化節”“潮州文化節”“海南文化節”“客家文化節”等方言戲劇文化活動,借此展示祖籍原鄉特色文化。1986年,福建會館成立文化藝術團,後來發展到僅青少年團人數就達數百人,成爲新加坡最大的以傳承華人文化爲主要內容的民間文化團體。廣東社團則注重發展粵劇、舞獅等中國傳統戲劇和藝術。在此背景下,各宗鄉會館開展的活動明顯增多,種類達30種③,活動規模也逐漸增大,活動的對象範圍也擴大很多,不同方言群的人均參與進來,不僅推動了宗鄉文化發展,而且也拓寬了宗鄉活動的影響範圍。
(六)增強華人文化在新移民和其他族群中的影響力
21世紀以來,協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社會,推動華族與其他族群和諧共處,成爲宗鄉會館一項新任務。爲配合新加坡政府族群融合政策,宗鄉總會非常關心新移民融入問題,推出諸如吸收新移民團體代表參與工作委員會,邀請新移民參加“會館走透透”“認識新加坡知識競賽”等活動,舉辦“新移民融入”“新移民與新加坡社會”系列講座等多個工作項目。宗鄉總會還特別爲新移民創辦《華彙》雜志,每季度發行一期,內容涵蓋時事、經濟、法律、教育、文化、科技、休閑等各方面內容,同時注重提供生活實用資訊,展現新移民文化,方便新移民更深入地認識新加坡。可以說,參與宗鄉會館活動是新移民融入新加坡社會的一個重要渠道。
“9·11”事件後,新加坡族群關系愈加敏感,政府希望通過民間文化交流的方式促進國內種族和諧。宗鄉總會響應政府“種族和諧計劃”“社區參與計劃”,專門成立社會事務組,與中華總商會聯合組成“社區參與行動委員會”,將族群和諧與新移民問題納入工作內容,進一步加強與其他族群的交流與合作④。2006年,社區參與行動委員會開辦華語會話班,協助馬來人在飲食業、零售業等不同行業能夠使用簡單華語,提高馬來人再就業機會,加強馬來族群對華族文化認識,更好地融入華族社會⑤。2007年2月,社區參與行動委員會組織馬來人參觀天福宮、聽華人過年習俗講座和逛牛車水等,讓他們在了解華人信仰與習俗的同時,親身感受華人農曆新年節日氣氛⑥。此外,宗鄉總會亦注意加強華族與其他族群的交流,2002年舉辦“馬來社群與回教”公開講座和“參觀馬來傳統文化館”活動,2007年與印度人發展協會首次舉行交流會,並組織“參觀興都教廟宇”活動⑦,方便華人更好地了解馬來人和印度人傳統信仰、文化和習俗等,促進華人文化與馬來文化、印度文化的交流,進而促進族群之間的交往,推動族群關系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宗鄉總會在舉辦一些活動時也邀請其他族群參與,“春到河畔”在2002年、2003年分別邀請回教人士和馬來活動協會到現場設攤推出“家庭認養計劃”①,2008年又舉辦“馬來文化與婚俗”展覽②,借此加深華人對本地回教社群和馬來文化的認識,“春到河畔”也由此逐漸發展成爲整個新加坡人的節日,既有華族文化的傳承,也有其他族群文化的展示。目前,“多元種族慶中秋”“多元種族慶中元”、印度人和馬來人參與農曆新年華人活動等,已成爲新加坡這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國家的一大特征,中華文化開始跨越華人社會,成爲屬于各族群的東南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③。
所以,宗鄉總會這些活動的開展,在新移民與本地社群間搭建了溝通的平台,增進了雙方的互動和交流,有效協助新移民更好地融入新加坡,進而産生歸屬感,最終促進社會和諧與國家凝聚力。
(七)促進新加坡與中國的交流
宗鄉總會成立初期,中國和新加坡尚未建交,宗鄉總會此時充當了兩國文化交流的紐帶。1987年,宗鄉總會邀請上海民族樂團赴新加坡連續演奏五場華樂,爲新加坡華人帶去了久違的中國的最新信息,門票被搶購一空,轟動一時。隨後,上海和濟南雜技團、老北京春節民俗代表團以及中國花卉展覽、“潮州花燈展示”等相繼登上新加坡“春到河畔”舞台,使新加坡社會由此了解到中國的變化,看到了中國的發展變化與新面貌。1990年,中新建交後,新加坡華人宗鄉社團逐漸和華南僑鄉重建了密切關系,掀起一股“尋根谒祖”熱潮。宗鄉總會繼續在中新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如1998年11月,宗鄉總會與友誼企業有限公司、中國出版對外貿易公司及中國現代書店聯辦“中國書展”,向新加坡人推介中國文化④。
“春到河畔”活動亦是新加坡重建和中國關系的一個重要平台。1988年起,“春到河畔”每年均以中國的一個省份或地區爲主題,現場模仿布置該省的典型建築,表演民俗活動,品嘗特色小吃,展演手工技藝,展現特色文化。中原文化、齊魯文化、古都文化和秦晉文化等中國地方文化展示,使新加坡人在愉快的氣氛中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多彩,而這些文化特質與新加坡大多數華人熟悉的閩粵文化有很大不同,間接提升了新加坡華族傳統文化內涵,實現了對大中華文化的弘揚和發展。
四、新加坡宗鄉總會的發展趨勢
宗鄉總會成立30多年來,在新加坡政府的支持下,積極推動宗鄉團體與宗鄉文化在國家話語的框架下轉型與發展,不遺余力地推廣華族語言、文化及其價值觀,集聚人力、財力、物力,統籌推出一些其他會館難以辦到的大型活動,每年舉辦的活動也由最初的10余項增加到現今的30—50項⑤,較好發揮了協助政府管理華人社會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正如新加坡時任總統王鼎昌在宗鄉總會成立10周年獻詞中所言:“回顧10年前,我國的宗鄉團體處境艱難,會務活動一籌莫展。1986年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成立之後,情況有了改善。在宗鄉會館聯合總會的帶動和鼓勵下,我國宗鄉團體對活動的方向取得了共識。許多會館都致力于推動與發展華族傳統文化,開展了許多宗鄉團體過去所不曾舉辦的活動”⑥。新加坡政要李光耀在宗鄉總會25周年晚宴演講中也指出宗鄉總會“在促進中華語言文化的推廣方面發揮了有益作用”“使華人社團互相聯系更緊密、更有凝聚力”⑦。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宗鄉總會在協調與屬下宗鄉團體的關系、資金來源、內部運作等方面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宗鄉社團由于年輕人缺失、功能弱化等原因,仍然處于危機與契機並存的重要時期,需要不斷進行改革整合,以適應新加坡國家政策調整和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需要。宗鄉總會作爲新加坡政府推動成立的華人宗鄉社團最高領導機構,更應該主動適應潮流趨勢,放開視野,求新求變,更好地擔負起政府賦予的職能作用和宗鄉團體的期望。根據筆者多年來對新加坡宗鄉團體特別是宗鄉總會的考察,認爲宗鄉總會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統籌開展工作。
第一,統籌推進華人文化傳承與發展。傳承和發展華人文化是宗鄉總會的重要任務,這是其職能定位所決定的,也是新加坡政府的意向。宗鄉總會目前在傳承華人文化、提高華語水平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如設立文史資料中心、主辦大規模的“春節文娛晚會”、出版會刊《源》、組織文物展覽會和學術研討會等。今後宗鄉總會更需要做的是進一步從語言(包括方言)、文字、史料、節慶、習俗、宗教信仰、飲食等諸多方面著手,在繼續傳承華人文化的基礎上,結合新加坡社會實際情況,促進華人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吸收其他文化精髓,豐富華人文化內涵,創造出適應時代需求和社會需要的文化,引領宗鄉社團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第二,統籌推進宗鄉社團轉型與改革。宗鄉總會不僅帶動了很多宗鄉社團開展活動,而且也爲宗鄉團體指明發展方向。加入宗鄉總會的宗鄉團體不斷增加,從創會時的70個,到1996年已增至183個①,反映了宗鄉總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宗鄉社團的支持。很多社團在總會的倡議下,已經開始接納不同籍貫的會員,並通過文化藝術班和出版刊物等推動華人文化傳播,有些會館主辦國際性的宗鄉聯誼會,加強了文化交流,促進了經濟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吸引青年人是現今各會館的主要挑戰,也是其今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宗鄉總會雖然一直注重吸引年輕人加入宗鄉社團,如成立全國青年組織聯絡處,舉辦全國青年組織交流會,開展“青年領袖集中營”等青年人感興趣的活動,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與青年人間的距離。但整體來說還遠遠不夠,宗鄉社團青年人特別是優秀接班人缺失的問題依然較爲突出。宗鄉總會需要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協助宗鄉團體突破地域、宗親限制,從不合時宜的觀念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廣開門戶、自我革新,采用更加現代化、專業化的組織管理方式,爭取更多的年輕一代和新移民加盟,培養一批有才華又有奉獻精神的年輕人作爲社團接班人,同時吸引其他族群積極參加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最終實現幫助年輕人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抵禦西方不良文化侵蝕,增強國家認同的目標。
第三,統籌推進政府和宗鄉社團良性互動。宗鄉總會本身就是政府支持推動和華人社團發展需求相互融合的産物。如何在政府與下屬宗鄉社團之間搭建一個良好的平台,關乎宗鄉總會在整合華人社團、傳承中華文化功能的作用效果。宗鄉總會需要妥善處理好政府與華人社團之間的關系,既要及時將華人社會的聲音傳達給政府,爭取政府政策支持,爲宗鄉社團發展爭取更大發展空間;又需要贏取華人社團最大程度的信任,將政府的政策更好地傳遞給宗鄉團體,整合社團力量,推動社團轉型發展,更爲高效地發揮橋梁紐帶和上情下達的作用,推動在國家認同的基礎上更好地保持和發展華人優良傳統文化。
第四,統籌推進宗鄉社團與中國祖籍地以及世界華人社團聯系。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當今世界全球化發展趨勢,中新國家交往越來越頻繁,世界各地華人以宗鄉文化認同爲紐帶的“人際”國際網絡逐步形成,華人宗鄉社團與中國特別是祖籍地以及其他國家華人社團的經濟文化聯系日益緊密。宗鄉總會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利用好傳統宗鄉文化紐帶和群體記憶符號,幫助會館成員順利搭乘“中國經濟發展順風車”,搶抓經貿和文化合作機會,同時主動加強與中國和其他國家華人社團的交流聯系,邀請中國有關文化團體、機構和各國華人社團到新加坡展示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在國家和華人社團經濟文化合作交流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新加坡宗鄉總會是時代變遷和國家政策變化的産物,它的成立爲傳統宗鄉社團順應時代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組織形態與運作機制,也爲華人社會傳承發展中華文化提供了重要陣地,較好地承擔了政府政策落實推動者、宗鄉社團轉型發展引領者、華人文化傳承發揚者的職責使命,標志著新加坡華人社團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宗鄉總會只有繼續統籌好多方面的關系,繼續推出一系列有關華人文化的活動,才能更好地推動華人文化在新加坡乃至世界華人社會傳承發展。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SFCCA)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Wu Wenxia
(Guang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Guangzhou China 510635)
Abstract:With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since the 1970s and 1980s,the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SFCCA)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strong promotion of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licy change of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and the urgent need to solve development dilemma of the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With the purpose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e SFCCA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in promot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preserving Chin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reconstructing the mem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culture,promoting the cultural revival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promoting racial harmony,and strengthening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Singapore and so on.As the leading orga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 promoted by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the SFCCA should meet the demand of the era,keep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form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strengthen th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ancestral home in China and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the world.
Key words:Singapore;SFCCA;Chinese Culture;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D63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925(2019)01-0039-10
[收稿日期]2018-08-12;[修回日期]2018-12-05
[作者簡介]武文霞,山東人,博士,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華僑華人、城市化。
[作者簡介]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大典》與廣州曆史文化研究資助專項——“海外華僑華人與廣州城市近代化研究”(2018GZY06)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