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琪
愛心點燈
這項計劃主要是傳授縫紉技術給無法外出工作的婦女,包括單親媽媽、行動不便或須要留在家全天看護親人的婦女,
讓她們從中找到生活的自信,甚至培養創業能力,逐漸自立改善生活。
下次逛鄰裏市集,經過一個售賣手工布藝的攤位時,不妨停下腳步看看,那些作品可能出自“Project Sew”學員之手。
這個愛心縫紉計劃在2015年正式啓動,是資深義工庫瑪麗(56歲)的心血結晶。她想要傳授弱勢婦女縫紉技術,從中找到生活的自信,甚至培養創業能力,逐漸自立改善生活。庫瑪麗認爲,就算學員不能用縫紉來養家糊口,也能有精神寄托。
她受訪時說:“學習一門手藝,既能消磨時間也能娛樂自己,免得胡思亂想,陷入憂郁。”
每逢星期二下午,參與計劃的這群婦女就在義順東民衆俱樂部三樓的一間課室裏,俯身在縫紉機前,跟著導師學習縫制布藝作品,如布偶熊、紙巾盒套和購物袋等。完成之後,她們的勞動果實會拿到不同鄰裏市集售賣。生意好時,兩天活動可賺到300元左右,生意差時一天只賺20元。課堂上,目前使用的六個縫紉機都是靠擺攤的盈余陸續買的,可說是自給自足。
這項計劃主要幫助無法外出工作的婦女,包括單親媽媽、行動不便,以及需要留在家全天看護親人的婦女,學員和義工至今超過20人,有些學員之後還成爲義工。
由于學習專業技能需要長時間練習,每名學員至少要上兩個月的課。學員大多數是中年人,最年輕約30歲,最年長的是76歲的蔡約瑟芬(Josephine Chua)。
蔡約瑟芬曾在一家私人醫院的禮品店當27年的店員,後來到加利谷山電視台當清潔工14年。要不是電視台搬遷,上班路途遙遠,她還想繼續工作。
免費爲居民縫補衣服
她是典型的娘惹,年輕時心靈手巧,繡珠鞋難不倒她。她自嘲說自己年紀大了,頭腦“生鏽”,所以希望通過縫紉課重拾荒廢的手藝。“我要保持腦筋靈活,不想變癡呆。”
Project Sew另一重要人物是導師劉月眉(61歲)。她不收分文,非常有耐心地指導每名學員,庫瑪麗和學員們都對她贊譽有加。
對此,劉月眉腼腆地說,她純粹想分享做手工的心得,因爲能夠幫助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訪問時正值農曆新年快要到了,她正在教學員用紅包封套制作燈籠等新年裝飾品。
劉月眉曾是車衣女工,制衣廠結業後,她到縫紉機制造公司當推銷員,後來成爲縫紉機指導老師。
自兩年前當義務導師以來,劉月眉總是大膽嘗試難度高的作品,如制作布偶熊。她也盡可能選擇比較有銷路和具有實用價值的作品,吸引學員的興趣。她說:“學員起初的確有些擔心自己做不來,成品也不盡人意,但是每一堂課她們都會進步。”接下來,她還打算教學員如何縫制拼貼圖案和刺繡,爲作品增添特色。
參與計劃的學員也通過自己的手藝回饋社會,在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二爲60歲以上的義順居民免費縫補。
莎克迪哈(60歲)日前和朋友一起上門找學員修改衣服。她20多年前買的一件紅色長袍本來相當寬松,當年她把長袍改小,現在她又想把衣服改回原狀。
她說:“雖然是舊衣,但是穿起來非常舒服,不舍得丟掉。她們願意免費修改衣服,非常好。”
幫她改衣服的是黃月婷(58歲),曾當過獸醫診所助理,她通過姐姐介紹,在一年多前開始上課。開始時,她對縫紉機很陌生,現在已逐漸上手。
“當年我的家政課可是不及格的,現在退休了,覺得自己應該學一門手藝,同時也能結交朋友,而不是成天待在家裏。”
模範母親用獎金
資助愛心計劃
庫瑪麗使用自己獲獎的獎金,一步步將Project Sew落實。她希望這項愛心計劃最終能脫離她繼續發展,成爲持久的計劃。
從事交通業的庫瑪麗育有三名孩子。盡管要兼顧家庭和事業,她仍抽出時間投入志願服務。
她透露,自身經曆推動她不斷助人,尤其是弱勢婦女。她的父親在她15歲那年中風過世,母親扛起家庭重擔,一人打多份工作,幾乎每天忙碌至深夜;在她25歲時,母親死于心髒病。
庫瑪麗曾在2013年獲頒新加坡回教傳教協會(Jamiyah Singapore)的模範母親獎。這個獎項公開給各種族的母親參加,自1993年舉辦以來,每年都表揚一些不平凡的母親,充分表現偉大的母愛。
她後來決定將2000元獎金用來幫助更多女性取得經濟獨立,前後花了兩年時間准備Project Sew計劃書,並尋找商家和專業縫紉導師合作。
她很感謝義順東民衆俱樂部管理委員會主席黃卓勇,以及義順集選區議員黃國光,讓她們免費使用課室,還購置儲物櫃。
庫瑪麗希望能召集更多人加入愛心行列,尤其是年輕人。
目前,淡濱尼和裕廊的基層領袖已表示對她的計劃相當感興趣,或將計劃引進社區。
她說:“人口逐漸老齡化,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平台,讓婦女結交朋友和分享歡樂。這項計劃在SG50那年(2015年)啓動,希望它堅持到SG100。”
欲參加Project Sew成爲學員或義工,可電郵[email protected]或致電義順東民衆俱樂部6257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