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馬分家時,人們腦海裏會浮現建國總理李光耀在記者會上流淚的那個定格鏡頭。這就是新聞攝影的魅力,也充分表現了其記錄曆史的使命。
防疫措施在2020年6月2日才開始分階段解封。就在2020年5月最後一個周末,新聞中心攝影團隊出動無人機,以影像記錄這段特殊期間新加坡的空寂面貌。沒有了遊客,新加坡河遊船全體停泊在克拉碼頭,河道交通陷入停頓,河面平靜得幾乎泛不起一絲漣漪。(陳淵莊攝)
2020年在曆史上深深烙下腳印——除了冠病疫情所帶來的廣泛及深遠影響,這年也是我國大選之年。攝影記者走在前線,走入生活,以求反映現實,在阻斷措施期間卻也面對巨大挑戰:活動都搬到線上,總不能老拍屏幕吧?大家懼“毒”,避免碰面,到底能拍什麽?人人都戴著口罩,如何拍出受訪者最佳一面?
發揮創意和巧妙構思的結果,是一張張刻錄曆史的精彩畫面,用一條時間線將之貫穿成冊再翻頁,仿佛重現了2020年重要的每一刻。
在傳統媒體以外,社交平台各自精彩。在無法出國的日子裏,百姓挖掘生活中的美好,網民化身攝影師,曬美食花藝風景等美圖。望出窗外,他們驚豔于奧妙無窮的氣象變化;在外運動,路旁的野花野草生機勃勃,觸動心靈。
《光影》精選攝影記者去年的部分佳作,與讀者再走一趟時間廊,願大家且行且珍惜。
2020年1月,年初的牛車水年貨市場熱鬧場面依舊,誰也想不到不久後一場大流行病會席卷全球。(唐家鴻攝)
2020年2月,兩年一次的新加坡航空展在疫情陰影下,如期在2月11日開始舉行,雖然超過70個參展商臨時退展,但美國和中國依然派戰機參加飛行表演。(謝智揚攝)
2020年3月,馬來西亞宣布3月17日午夜封鎖關卡後,新柔長堤出現趕回新加坡的長長車籠。18日,平時車輛絡繹不絕的新柔長堤變成死寂一片,呈另類特異風景。(葉振忠攝)
對抗這場世紀之疫,處于前線的醫護工作者是最辛苦。公衆發起捐獻食品、防疫配套等行動,爲醫護人員加油打氣,向他們致敬。(嚴宣融攝)
2020年4月,政府宣布從7日起實施一系列病毒阻斷措施,學校從8日起也轉爲全面居家學習。當天,超市許多食材再次被搶購一空。(葉振忠攝)
封城前一晚,這名服裝店員工用塑料袋套住人形模特兒。兩周後病毒阻斷措施條例收緊,非必要行業都得暫停。(陳斌勤攝)
阻斷措施期間,人們不准在外用餐、閑蕩。島國處處的座位都系上或貼上封條,阻止人們坐下。(葉振忠攝)
2020年5月,政府宣布建築業客工每兩周就得接受一次冠病檢測,爲複工做好准備。圖爲新加坡中央醫院醫護人員爲客工做冠病檢測。(邬福梁攝)
病毒阻斷措施期間,路邊野草叢生,也讓國人意識到客工對維持我國市容整潔的重要性。部分客工獲准開工後割除野草。(何炳耀攝)
空拍寂靜無人的大巴窯遊泳池,呈現另一構圖美。(龍國雄攝)
2020年6月,隨著阻斷措施進入解封第一階段,所有宗教場所從6月2日起獲准重開。一些信徒前往佛光山爲往生家屬做佛事。(葉振忠攝)
2020年6月19日,餐館恢複堂食,但食客人數受限,不同組的食客之間也要保持距離。解封第二階段的餐館,堂食防疫兩不誤。一家餐館在座位上放置泰迪熊,提醒食客保持1米社交距離。(謝智揚攝)
2020年7月10日,新加坡在疫情中舉行第13屆全國選舉,所有265萬名選民都必須戴上口罩,到1100個投票站投票。(邝啓聰攝)
2020年8月,這年的國慶慶典規模縮小, 更多慶祝活動走入社區。機動部隊兵分五路開入鄰裏,民衆沿途觀看,爭相拍照。(何炳耀攝)
2020年9月22日,約中午時分,新加坡上空出現“日暈”現象,一道光環圍繞太陽周圍,蔚爲奇觀。(何家俊攝)
2020年10月,新加坡航空公司推出一系列體驗和服務,包括在Restaurant A380@Changi享用飛機餐,公衆反應熱烈。這家不起飛的“餐館“在10月24日“開業”。(李健玮攝)
2020年11月,自3月底新加坡出現首個客工宿舍成爲冠病感染群之後,其他宿舍不斷爆出客工確診,客工的住宿環境與衛生條件更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關注。當局沉著積極地解決問題,終將病毒傳播控制下來,到了11月中旬客工宿舍已沒有出現病例。圖爲一度是新加坡最大感染群的榜鵝S11宿舍。(嚴宣融攝)
2020年12月,全球多個國家地區都封鎖邊境,導致航空業折翼,新航和樟宜國際機場也躲不過這場冠病危機,趁著寒冬醞釀質的蛻變,蓄勢待發。現在, 新航已作好准備爲他國和地區運送疫苗,確保疫苗安全送抵目的地。(林澤銳攝)
文:蔡婉婷圖:陳淵莊, 唐家鴻, 謝智揚, 葉振忠, 嚴宣融, 陳斌勤, 邬福梁, 何炳耀, 龍國雄, 邝啓聰, 何家俊, 李健玮, 林澤銳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