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數據顯示,本地目前約有兩成慢性疾病患者的保健儲蓄開支每年超支。保健儲蓄計劃的兩項新調整將有助多達26萬名年齡介于60歲至64歲的國人受惠,幫他們減輕長期使用現金付醫藥費的負擔。
德士司機譚建昌(64歲)多年來受“三高”症狀困擾,如今在先驅綜合診療所就醫,每年所花的醫藥費至少有800元,高于目前慢性疾病患者可用的每年400元保健儲蓄頂限。
不過,他的醫藥費負擔將隨著兩項保健儲蓄計劃的調整而有所減少。
衛生部宣布從今年6月開始,用于慢性疾病管控、注射疫苗和體檢的保健儲蓄400計劃(Medisave400),每年使用頂限將從400元調高至500元;以及把加入靈活保健儲蓄計劃(Flexi-Medisave)的最低年齡,從目前的65歲調低至60歲。
譚建昌的情況都符合兩項保健儲蓄計劃的調整範圍,因此他都可從中獲益。
他受訪時說:“前陣子我去檢查眼睛時,護士說我還不到65歲,不能用保健儲蓄付檢查費用,我當時覺得有點失望。這類體檢雖然一年做一次,價錢其實也不會很貴,但是如果能少用現金當然更好。所以,現在政府調低受惠年齡,對我來說肯定是好消息。”
靈活保健儲蓄計劃調整年齡後,預計有多達26萬名年齡介于60歲至64歲的國人受惠。他們每年可動用200元保健儲蓄存款來支付公共醫院專科診所、綜合診療所及社保援助計劃(CHAS)私人診所的看診費,進一步減少用現金支付醫藥費。
衛生部數據顯示,本地慢性疾病患者的人均年均保健儲蓄開支約200元。目前,只有約兩成患者每年超支。
另外,每10名慢性疾病管理計劃受惠者中,有一人同時患有三種或更多的慢性疾病。雖然這組病患的醫藥費較其他病患多一些,但衛生部指出,每年500元限額足以應付多種慢病疾病患者每年的平均醫藥費。
對譚建昌而言,雖然每年看病的費用仍將超出500元的新頂限,但他認爲,只要能減少用現金支付醫藥費,這100元的頂限上調對病患來說都是一大幫助。
其他公衆也普遍對兩項計劃的調整表示歡迎。
黃德龍(60歲,義工)說:“我今年剛好能加入靈活保健儲蓄計劃,不用再多等五年。我平時看病一般都去綜合診療所,200元保健儲蓄足夠還醫藥費,可以省下現金。”
家庭醫生官世民(37歲)受訪時說,現在有不少人還不到60歲,就已患上多重慢性疾病,通常以“三高”爲主,進而會有發展成心髒疾病的風險。這類病患需要長期的病情管理,相較之下,調高100元的保健儲蓄頂限就顯得不太足夠。
他說:“整體來說,這兩項調整是受人歡迎的。但我希望有更多疾病能獲准使用保健儲蓄,同時看到更多面向慢性疾病患者的公共教育信息,宣導正確的生活方式。另外,我也希望當局能協助公衆更容易地在公司或住家自行檢測血壓,避免發生心髒病和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