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每個人生下來最早開始接受教育就是家庭教育,而一生中受到影響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
但父母是唯一不用經過考試就可以直接上崗的職業。在自身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是很多父母的共識。
雖說父母能提供的資源和經濟能力,決定了孩子將來教育投入的方向、力度,但父母的學識修養,道德三觀,眼界品味,才真正深層次影響到孩子的思想及人生選擇。
任何一個出色的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對用心的父母。新年伊始,讓我們通過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年齡段的名人小故事,來看看那些有成就的人物背後,都有什麽樣的父母,以及如何影響了他們的人生。
老一輩:20世紀30-40年代代
李昌钰與稻盛和夫:父母言傳身教最重要
三四十年代的父母,經曆戰亂和生活動蕩,大多沒有上過多少學,但通過勤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扛過一個個難關,讓子女感受到父母平實、樸素的家庭教育。
華裔神探李昌钰博士的母親王淑貞,曾被美國時任總統克林頓、布什寫信贊譽,稱其爲“偉大的母親”。
這位外表柔弱的母親,爲避戰亂,拖家帶口從大陸遷到台灣,還沒站穩腳跟,丈夫卻在一次意外中葬身大海,此後,家庭的生計、孩子的教育,全部一力承擔。
爲供養13個孩子,王淑貞從養尊處優的全職太太,變成爲別人幫傭的“下人”,在富人家裏帶孩子、洗衣做飯、家教音樂,只要是能靠一雙手掙到錢的活兒,她都沒日沒夜地做。
雖然家道中落,生活艱難,王淑貞沒有放松對子女的要求,咬牙堅持讓孩子們多讀書,最終把13個孩子全部培養成博士,其中有3位被授予“美國十大傑出青年”。
王淑貞在教育子女方面十分成功,但她的教子經只有15個字,就是經常跟孩子們說的:待人要好,做事要專心,少說話,多做事。
李昌钰在母親言傳身教下,一生都在踐行這15個字。
回顧一生的經曆,李昌钰不無感慨地說,他的成就來源于他始終相信只要不畏艱難,不可能也可以變爲可能,這正是母親教給他的最寶貴的人生哲理。
譯文與李昌钰博士的淵源要從合作偵探類的夏令營說起。雖然受各種現實條件限制,夏令營計劃擱淺,但李昌钰的風骨及由母親傳承下來的教育理念,也感染了譯文。
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企業家,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他摸索出了一個創造力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被很多人推崇。
稻盛和夫的成功,同樣與父母密不可分,這與李昌钰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的家庭並非十全十美,照現在的眼光來看,有那麽點兒糟糕。
他出生在日本鹿兒島城山的一個叫藥師的小鎮上。父親保守謹慎、固步自封,母親忙于生計、忙于照顧十一口人的大家庭,小和夫要靠哭泣整整三個小時的無賴方式,才能吸引來母親的關注。
稻盛和夫在《母親的教誨改變我的一生》書中回憶:“父母都只有小學文化,教育孩子不是靠知識學問,一切都是心的教育。”
成日忙碌的父母,也不會說什麽大道理,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身教。父親的慎重、母親的進取都給予了稻盛和夫前進的力量。
他的父母從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們:“同情心很重要哦!”“要對人善良哦!”他們只是一直在這麽做。
稻盛和夫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他在書中深情地說:“母親的教誨深入了我的骨髓。”
中生代:20世紀60-70年代
姜文和董卿:父母高標准嚴要求,羞于表達
六七十年代的父母,經曆上山下鄉,吃過生活的苦,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在教育子女上,會在實踐中摸索出一些方法,但由于溝通不足,難與孩子敞開心扉,有的又太過于含蓄,羞于表達,讓孩子成年後仍留有遺憾。
姜文是有才華的導演,也是成功的演員,在一次節目訪談中,被主持人問:你的人生有過哪些失敗的經曆?
他如實回答,“我跟我媽的關系怎麽都處不好”算是其中一件。他說,考大學時,自己好不容易被中戲錄取,興高采烈地把通知書拿給母親看。母親簡略地翻過之後,“啪”地一下扔在了一邊,“你快別跟我聊這個,你的衣服還沒洗呢!”
即便工作賺了錢,給母親買了新房,母親甯願住在老宅裏,也一直不願搬過去。
成年後,姜文理解了感情內斂的母親,加上他是家裏的老大,母親對他格外嚴格,吝惜誇獎與肯定。
主持人董卿也有一個嚴厲的父親,畢業于複旦大學的他,一直教育女兒少照鏡子多看書,女兒哪不對,總是嚴肅批評,即便是在吃飯時。
父親除了讓董卿堅持讀書、背誦詩詞外,還要求她每天早上跑步一千米。
父親嚴苛的教育,讓她學會了堅持和忍耐,敢拼敢闖能吃苦,練就了一身硬本領,優雅知性,出口成章,詩詞名句信手拈來。
董卿的成長伴隨著痛苦,長大後談起過往忍不住流淚,從小到大,父親幾乎從不誇獎、鼓勵,但她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特別感謝父親的教育,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姜文和董卿通過努力拼搏,事業上取得無數成就,可在成長中一直等不到父母的認可,成爲無法彌補的缺憾。
新生代:21世紀00-10後
郭晶晶的孩子與譯文的女兒:父母重體驗和陪伴,平等對話
00後的父母,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懂得不斷學習新理念新知識,重視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體驗未知,認爲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日本有句諺語:“孩子是父母的祖先”。意思是,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是孩子教育了你,讓你懂得責任、溝通和愛。
霍啓剛出生香港豪門,郭晶晶是跳水皇後,兩人結婚後,陸續生下三個孩子。
不同于其他豪門望族的“小王子”,“小公主”的奢華生活,郭晶晶與霍啓剛育兒方法特別接地氣,帶孩子出門從不見傭人前呼後擁,都是孩子們互幫互助。
霍啓剛平時工作忙,但只要有時間就會陪伴孩子,微博上爲數不多的內容,多半是關于孩子的,比如讓6歲的兒子和不到3歲的女兒幫自己洗車賺取零花錢。
郭晶晶也堪稱豪門媳婦裏的一股清流,之前帶著老公、大兒子前往香港二澳村,一家三口頭戴遮陽帽,肩膀上搭著毛巾,挽起褲腿在泥濘的稻田裏插秧。
譯文對女兒Eva的教育,也非常注重體驗,與孩子平等對話,適時表達愛和關注,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中長大。相比董卿、姜文的童年遺憾,Eva一個都沒有。
平時工作忙沒時間陪伴怎麽辦?只要條件允許,譯文就盡可能帶著孩子一起去“探索”,一起看螞蟻搬家、鳥兒築巢,太陽能如何工作,去聖塔克魯茲神秘之地一探究竟……
譯文也從不把Eva當小孩子看待,在家討論工作也從不回避Eva,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常說的話是:媽媽相信你!有時,譯文還會故意示弱,讓Eva去嘗試解決問題。
一次,Eva不小心打翻了桌子上的飲料,將家裏的白地毯弄髒了。譯文雖心疼,但全程沒有指責,而是耐心引導Eva說出打翻的原因,怎麽弄幹淨及以後如何避免。
譯文就在日常點滴中,用愛心和科學的教育理念,將Eva培養成爲一個酷愛閱讀、有自信、懂感恩、愛思考、求知若渴的模範小孩。
譯文的教育方法還有很多,我們在以後的文章中會不斷跟大家分享。但千萬別吝啬自己的鼓勵,因爲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對孩子來說,得到父母的肯定,往往更有分量。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能有些許啓發,喜歡就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