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3月9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位于新加坡武吉知馬熟食中心的合衆菜頭粿在本地已有48年曆史。這裏的菜頭粿一眼即可分辨出特色,塊狀的菜頭粿看起來蓬松,散發著誘人蛋香,口感外酥裏嫩。張馨心13歲便在父母經營的合衆菜頭粿幫忙,後來當起全職小販。炒菜頭粿的食譜和方法是祖父母研創的,父母和她沿用至今,以保持菜頭粿的味道。
合衆菜頭粿第二代掌門人張文光(60歲)1992年接手父親的生意,和太太及長女張馨心(32歲)一起經營攤位。張馨心13歲起便開始到攤位幫忙。
身爲家中大姐,張馨心被問起爲何選擇當小販時,笑著說:“被逼的……我最大啊,一路來父母做小販生意都比較辛苦,他們也希望我能在這邊幫忙。”
從前認爲毫無選擇,在今天看來,她無怨無悔。
張馨心坦言,自己曾夢想當空姐。“小的時候會想,如果我能到外面看看,至少會知道外面的工作環境是怎樣。”現在結了婚,生了小孩,她的想法也漸漸改變,至少目前的工作形態,能讓她照料孩子。她認爲疫情下,更多人開始意識到小販屬于必要行業,大家也對小販逐漸改觀。
張馨心雖然從小在小販中心幫忙,但真正學會炒菜頭粿是在18歲。有趣的是,對于炒菜頭粿的方法,父母各持己見。張馨心說:“爸爸喜歡開小火炒,媽媽喜歡用快火,他們都有各自的粉絲。”
縱然父母炒菜頭粿的方法不同,初衷同樣是把菜頭粿炒好。張馨心的原則是,父母講什麽都聽,她吸收分析後再創出自己的做法。做小販沒有固定方程式,就像每一批菜脯的味道都不同,炒前必須自己先嘗過,再拿捏食材與調味料的比例。
做小販多年,張馨心坦言,除了要克服油煙和火爐的熱度,維持食物的水准最難,也最辛苦。“有時情緒波動,累時、開心時,炒出來的菜頭粿味道都有些差別。所以每天都告訴自己要盡力保持水平。”
爲了讓有時間陪伴兩個孩子成長,張馨心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4點回家看孩子,由父母接手攤位生意。
張文光每天淩晨3時半就到攤位,爲忙碌的一天做准備。做菜頭粿要先將蘿蔔切絲,加入菜脯、粘米粉等蒸成粿。他堅持每天早上親自打粉制作菜頭粿。
約八年前,張文光暫別攤位,在家照顧生病的母親,張馨心也學會自制菜頭粿。不過,一盤粿大概20公斤重,每天扛上扛下,十分吃力。在她准備産二胎時,父親回到攤位幫忙,把這個體力活扛在自己肩上。
張文光說,他的父親于70年代在街頭售賣豆蔔和羅惹,1973年改賣炒菜頭粿。菜頭粿食譜由母親研發,父親則自創炒菜頭粿的方式——先將菜頭粿鏟爛後以大火炒,隨後倒入大量蛋漿,將它煎成長塊狀,再用鏟子切成方塊,當時這在本地算是獨創。
張文光跟父親學炒菜頭粿,至今仍遵循父親的食譜和制作方式,以保持食物味道。在他眼裏,父親是個要求嚴苛的人,他總是慢工出細活,食客必須耐心等待,如果食客要求不加雞蛋或菜脯等,他甯可不炒。
張文光強調,炒菜頭粿最重要的是火候的掌握,從控制火候到炒菜頭粿,過程一刻也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