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血壓已成爲國人心血管病的頭號危險因素,並上升爲全球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國,死于高血壓的心血管病、慢性腎病、糖尿病病人高達50%,並且每年新增高血壓病例逾千萬人,目前全國高血壓患者已達3億。其中,天氣溫度變化對高血壓病人的影響常常被低估。
冠心病患者受寒冷沖擊最大
人是恒溫動物。其核心溫度(指心、腦、肺等主要髒器溫度)通常維持在以37℃爲中心的一個狹窄範圍內波動,極端情況時可向上浮動3℃,達到40.5℃,向下則只有-1℃達到36℃。超出這個範圍生命活動將受到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暴露于極端氣溫可誘發血壓、血液黏稠度、膽固醇和心率顯著變化。隨著肥胖和糖尿病等相關疾病發病率的升高,易受極端氣溫影響的人群亦不斷增多,並且增大了未來的疾病負擔。
地處北緯45度的哈爾濱一年中有5個月是冰封期,冬季最低溫度經常在-37℃~-38℃。每年冬季氣溫降至-19℃以下時,該市死亡人數隨溫度走低而顯著上升,其中2.7%的人口死亡可歸因于低溫寒冷,尤其是冠心病病人受低溫寒冷的沖擊最大。
晝夜溫差大心血管事件增多
我國南北緯度廣,東西經度跨度大,使得氣候複雜多樣。北方寒冷地區因緯度高,只能經受太陽斜射,加上白晝時間短,這就造成了南北氣溫差別巨大。同時,北方寒地易受來自西北方向的冬季風和寒潮侵襲,以及受突發降雨、降雪的幹擾,經常出現氣溫驟降的極端情況。當晝夜溫差超過9.6℃時,因冠狀動脈綜合征和慢性阻塞性肺炎引起的急性事件發生率則顯著提高。
有隨訪結果顯示,血壓高低與環境溫度呈負相關。加拿大醫生觀察到,降雪量和降雪時間對心梗病人入院率及死亡率有緊密關聯,且這種關系在降雪後的第二天最明顯,兩到三天的持續降雪還會進一步增加心梗的可能。韓國學者在分析晝夜溫度範圍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入院率的影響中發現,晝夜溫差每增加1℃,心衰和哮喘病人的入院率則分別提高3%和1.1%,其中,老年人最易受牽連。
有研究發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老人還是年輕人,腦出血的發生率均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其中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在冬季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低。由于人體溫度調節系統處理突發情況能力有限,突發溫度變異會帶來人體相應變化,例如血膽固醇、心率和血小板黏度均增加,則機體免疫能力下降,因此一日內較大的溫度變化可致人群中出現超額死亡。
“候鳥”式遷徙也會影響血壓
一項慢性病研究曾分析了我國10個地區的數據,這10個地區居民的血壓水平總體呈季節性變化規律,但不同地區收縮壓的季節性差異仍有所不同。如浙江省居民平均收縮壓在冬季與夏季相差16毫米汞柱,海口市居民平均收縮壓在冬季與夏季相差4毫米汞柱,哈爾濱市居民平均收縮壓在冬季與夏季相差7毫米汞柱。之所以哈爾濱市居民冬夏收縮壓水平相差不大,可能是因爲當地冬季有集中供暖,所以冬季室內溫度與夏季比較相差很小。
一項來自15個城市,包括193.61萬例心血管疾病死亡數據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我國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中,17.1%歸因于溫度氣候,其中15.8%是由于寒冷所導致的死亡,1.3%是因炎熱引發的死亡。
時下,隨著交通的便捷、經濟的富足及人們養生觀念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熱衷于“候鳥”式生活,冬天離開凜冽的北方,成群結隊到海南、雲南等地避寒,春夏時再“北歸”。殊不知,在一南一北的旅途中,將會在數小時內跨越兩個或以上不同氣候帶,兩地的溫差可達25℃~55℃。這種“過山車”般的溫度驟變,極易引起身體不適,造成血壓的波動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突襲。
有學者在描繪心血管疾病和溫度之間的關系曲線(U、V、J型)時發現,當“U型”曲線溫度低于冷溫度阈值及高于熱溫度阈值時,心血管病死亡率就會“水漲船高”。與寒冷不同,高溫可直接導致心血管病人死亡,寒冷只是間接起作用。流行病學調查則顯示,溫度波動比氣溫本身對腦梗發病率、死亡率的影響更大。溫度變化會引起血壓變化,血壓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實驗表明,當室外氣溫>10℃時,溫度每上升1℃,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降低0.4毫米汞柱和0.28毫米汞柱,一旦因“熱應激”驟然升高人體溫度,即可使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減慢30%,極易釀成腦梗的風險。
如何應對因氣溫變化導致的血壓變化?
高血壓病人在氣溫驟降及季節更替時,務必加強血壓的自我監測,密切關注血壓值,警惕因外界溫度變化所致的血壓急劇變化。如果發生血壓值急劇升高,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避免隨意用藥釀成危險。
准備在秋冬季由溫帶或寒帶到熱帶地區居住、休閑旅遊的中老年人,在出發前需全面接受體格檢查,有腦血管閉塞或重度狹窄者應遵從醫生的指導。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 暴露于極端氣溫可誘發血壓、血液黏稠度、膽固醇和心率顯著變化。隨著肥胖和糖尿病等相關疾病發病率的升高,易受極端氣溫影響的人群亦不斷增多,並且增大了未來的疾病負擔。)
來源:中國疾控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