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針對本地200名B型肝炎患者進行臨床實驗,讓他們接受幹擾素療法。他們當中有的繼續吃B型肝炎藥並注射幹擾素,其他則停止服藥改爲只注射幹擾素。初步實驗結果顯示,兩種治療法的治愈率都提高至11%。
本地醫療和科研機構的初步實驗結果顯示,一種新療法有助提高慢性B型肝炎患者的治愈率,至今有27名患者已痊愈。
在本地,慢性B型肝炎是肝癌和肝硬化的主要導因。體內帶有B型肝炎病毒超過六個月者就屬慢性B型肝炎患者,但不是所有帶病毒者會産生肝髒問題,他們得定期接受檢查監督情況,一些人得長期服藥,但藥物卻無法根治疾病。
3.6%國人患有B型肝炎
數據顯示,有3.6%的國人患有B型肝炎,但病患只能靠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而吃藥長達六年的治愈率爲2%。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領導的研究團隊,在2015年獲得全國醫學研究理事會資助2500萬元,希望找出根除慢性B型肝炎病毒的新療法,減少肝癌和肝硬化的風險。
研究團隊針對本地200名B型肝炎患者進行臨床實驗,讓他們接受幹擾素(interferon)療法,通過藥物注射來激發免疫系統對病毒産生反應,看是否有助加速治療。
部分病患長期服用B型肝炎藥物,他們當中有的繼續吃藥並注射幹擾素,其他則停止服藥改爲只注射幹擾素。
初步實驗結果顯示,兩種治療法的治愈率都提高至11%。
此外,研究團隊也就60名帶有少量B型肝炎病毒、但從未服用藥物的病患進行臨床實驗,他們注射幹擾素一年後,治愈率達25%。
國大醫院腸胃與肝髒高級顧問醫生林成義教授說:“這說明幹擾素對B型肝炎病患有顯著的幫助,治愈率可大大提高。”
原本患有B型肝炎的陳坤浩(57歲,保險經紀)之前服用藥物長達15年,但一直都無法根除病毒。
他在2014年開始服藥並同時注射幹擾素,經過48周的療程後,他終于完全康複,現在只需每六個月進行血液檢查和照超聲波掃描一次,確保病毒不會卷土重來。
肝炎病患近年沒有增加趨勢
林成義教授指出,我國患上B型和C型肝炎的病患近年來並沒有增加的趨勢,原因是本地的血液安全環境良好以及提供公衆防止患上B型肝炎的疫苗。
盡管如此,他指出,國人對檢測肝炎的意識不高,加上患上肝炎初期並無症狀,患者可能不知道自己已患病而延誤治療,因此,他鼓勵國人定期做血液檢查。
林成義教授也是新加坡肝病學與B型肝炎治療座談會主席,他與亞洲醫學界的醫生和專家今明兩天將在新達新加坡舉行的座談會上,就根除B和C型肝炎的課題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