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滿84歲或以上的人可獲得800元;79歲至83歲的年長者可獲得600元;74歲到78歲則可獲得400元;而69歲至73歲可得200元。這些津貼是永久性的。建國一代本周內將收到通知信。
政府撥款1億8000萬元爲建國一代填補保健儲蓄戶頭,約40萬人下個月每人將獲得介于200元至800元的填補額。
財政部昨天發布文告,公布爲建國一代發派新一輪保健儲蓄戶頭填補。這是建國一代連續第五年獲得的津貼。
今年滿84歲或以上的人可獲得800元;79歲至83歲的年長者可獲得600元;74歲到78歲則可獲得400元;而69歲至73歲可得200元。這些津貼是永久性的。建國一代本周內將收到通知信。
另一方面,65歲及以上國人將在8月份,獲得消費稅補助券計劃下的保健儲蓄填補,數額視他們的年齡、住屋年值,以及所擁有房産數量而定。
公衆可利用保健儲蓄支付終身健保計劃的保費或其他經保健儲蓄批准的保險費用、住院費、日間手術及門診治療如洗腎、化療、某些慢性疾病等。
69歲家庭主婦任秋燕是享有津貼的建國一代,與丈夫和40歲長子住金殿路的五房式組屋。她去年動左右膝蓋關節置換手術,兩次在C級病房留醫共8天,總費用約4萬2000多元,扣除現有政府津貼,其余費用通過終身健保和保健儲蓄支付,無需動用現金。
1846“擦肩而過”年長者上訴得直獲配套
她下個月可獲200元建國一代保健儲蓄填補。到了8月,她通過消費稅補助券計劃,可另獲得250元保健儲蓄填補,今年填補總額爲450元。
動手術後,任秋燕變得更活躍,除了定期外出做運動,周末還會和兒子外出用餐購物。“很慶幸醫藥費方面,我很少需要支付現金,可幫兒子減輕一些經濟負擔。”
另一方面,建國一代配套自2014年至今年5月,有1846名與配套“擦肩而過”的年長者,通過上訴獲得這項配套的福利。
政府對建國一代的定義是在1949年12月31日或之前出生,並在1986年12月31日或之前成爲新加坡公民,在本地生活或工作的第一代新加坡人。
財政部受詢時說,建國一代上訴委員會至今接獲5666個上訴個案。委員會審核上訴個案時,一般不接受以年齡爲理由的申請,只考慮與國籍相關的個案。
文告也宣布第三屆建國一代上訴委員會名單,他們任期將在2020年5月屆滿。
三名成員上個月卸任,他們分別是南洋初級學院前院長馮煥好、回教法庭前主簿官阿妮瑪(Animah Bte Abdul Gani),以及農糧獸醫局前局長嚴崇滔博士。另一名成員太平紳士雅耶敏薩依(Yahya Bin Shaik Mohamed Aljaru)去年11月過世。
新成員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前總編輯林任君,財政部高級顧問林素芬、歐亞人協會前會長特斯拉(Benett Theseira),以及婦女回教協會(PPIS)顧問花蒂瑪(Fatimah Azimullah)。
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維持不變。主席由人民協會董事局成員、少數種族權利總統理事會成員德蘇劄(Timothy James De Souza)擔任,他也是歐亞裔人士協會受托人。副主席是大華銀行獨立董事許慈祥,他也是建屋發展局前主席。其他成員包括曾任公共雇員聯合會秘書長及官委議員的趙育民、NKF社區關懷服務顧問Deby Sarojiuy Krishnan、馬西嶺公民咨詢委員會榮譽主席張欽德、少數種族權利總統理事會成員蘇吉星(Surjit Sin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