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的海水淡化技術非常耗電,用電量比處理蓄水池水高近20倍。
公用事業局跟業界合作研發出可把耗電量減半的新技術,若測試成功後,明年有可能投入運作爲大士海水淡化廠處理部分水供。
目前本地海水淡化采用的是反向滲透技術,利用高壓把海水逼過反向滲透膜去除水中的鹽和礦物質以取得飲用水。
這個方法每立方米耗電3.5千瓦小時,是新加坡四個水源供應中最耗能源的。相較之下,處理蓄水池水每立方米需要0.2千瓦小時,新生水則是0.4千瓦小時。
還在驗收中的電脫鹽技術(electro-deionisation)能在常壓環境中運作,耗電量因此較低。它利用電極産生推動力,讓鹽離子透過選擇性離子交換膜,從而達到除鹽的效果。
Evoqua研發中心經理喬湘宜博士解釋說,反向滲透技術是讓水通過膜層,排除鹽分以取得淡水。新方式則反過來,專注于讓海水中那3.5%的鹽離子通過膜層,因此較省電。
公用局和美國水科技公司Evoqua最先在2009年完成初步的小規模測試。當時每日處理的海水爲50立方米,每立方米的用電量爲1.65千瓦小時。
項目在2015年進駐公用局位于大士的研發設施,測試規模分階段擴大。今年3月,項目啓動了45個膜堆每天淡化3800立方米的海水,相等于6300戶四口家庭一天的用水量。
現階段的耗電量爲每立方米2.3至2.4千瓦小時,公用局助理總裁(未來系統與技術)佘海利說,他們有信心之後能把用電量降低至1.8千瓦小時。
待這個階段的測試成功後,這項技術預計會在明年移往新落成的大士海水淡化廠,協助每天處理1萬立方米的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