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在太空中,衛星也被地球引力所包圍,即使是距離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無論物體離地球多遠,它都會對地球施加引力。因爲在萬有引力定律中,重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因此,重力被認爲是超距離效應。無論物體有多遠,地球都會瞬間施加大于零的重力,並且地球的重力不會消失。
但是,廣義相對論從另一個角度描述了重力。在愛因斯坦看來,重力不是瞬時的超範圍效應,而是空間上的近似效應。在沒有任何物質和能量的空間中,空間結構是平坦的。但是,如果空間中有材料,則空間結構將彎曲。在這個彎曲的空間中,其他物體,甚至是光的軌迹都受到影響。這種幾何效應是引力。廣義相對論進一步預測,引力的速度不是無限快,而只是光速。
那麽,哪種理論更能描述引力現象呢?
事實證明,廣義相對論更符合觀察結果。星光偏轉和引力透鏡效應都可以證明空間是彎曲的,彎曲程度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完全一致。
此外,直接發現引力波也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如果重力是超範圍效應,則空間中將沒有重力波。正如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引力波的速度恰好是光速。
因此,在距離地球足夠遠的宇宙中,沒有地球的引力,因爲地球的存在時間和光速受到限制。地球自誕生以來已經過去了46億年,這意味著地球的重力已經擴散了46億光年。從理論上講,如果距離地球超過46億光年,那麽地球的引力效應尚未擴散,因此就沒有重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