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十月二十六日福建南安詩山李姓內溢村村民會承辦慶祝活動,恭請鳳山寺祖廟的主神廣澤尊王下山看戲,巡安賜福。新加坡聖公文化今年率領百多名信衆前往參加這個道教慶典。
受萬民景仰的神明同樣要曆經人世間的桑海滄田,也會因各種社會思潮,政治運動而面臨起伏跌宕,時興時廢的曆史際遇,還會因黎民信衆的遷移,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建立起跨國界的信衆網絡。
上星期一正值農曆十月二十六日,新加坡聖公文化率領百多名信衆到福建南安詩山的鳳山寺祖廟,參加由內溢村村民負責承辦的神明下山巡安賜福活動。
對信奉廣澤尊王的道教徒來說,每年正月二十三日由詩山呂姓巨門村村民負責,以及農曆十月二十六日由李姓內溢村村民承辦的慶祝活動最爲熱鬧。村民會在這幾個日子恭請廣澤尊王下山看戲,巡安賜福。
南安地區的這一民間習俗由來已久,但在文化大革命時一度中斷。文革後活動複辦,隨著村民生活條件好轉,慶典越來越盛大。在交通發達,出行便利的今天,分布在東南亞和台灣各地的善信,也會趁這些節慶到詩山鳳山寺“請爐請火”或酬謝神明。
上星期一清晨,正在福建進行工作訪問的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在新加坡宗鄉總會會長、聖公文化傳承委員會顧問及會長陳奕福的陪同下參與其盛。聖公文化傳承委員會秘書長林清河則率領新加坡信衆在詩山鳳山寺迎接部長。
戲班歌台煙花助興 迎神隊伍綿延數公裏
來到詩山山腳,可以看到綿延數公裏長的迎神隊伍,有扮成仙童的童男童女、各式各樣花車,由學生、村民和年長者組成的各式鑼鼓隊,場面非常熱鬧。到了晚上,還有戲班、歌台,燃放煙花等活動。
部長一行人抵達後先上香敬神和舉行進貢儀式,然後四處參觀。與此同時,五六頂擡著一尊尊廣澤尊王神像的神轎,在村民信衆的簇擁下在廟內繞行,准備起駕出遊。此時廟內香煙缭繞,炮竹聲四起,人頭攢動,好生熱鬧。
林清河說,新加坡聖公文化每年農曆正月和十月都會組織信衆到詩山朝拜,正月的隊伍通常人多一些,十月少一些。個別廟宇也會組織信衆到詩山參拜,有些一年一次,有些兩次或更多。
陳奕福說,詩山廣澤尊王的金身曾在2014年,在相隔111年後重遊新加坡。新加坡聖公文化便是在當時成立的,目前已有22個宮廟神壇加入。
這次到詩山參加內溢村酬神活動的本地宮廟,包括水廊頭鳳山寺、裕廊鳳山寺、汫水港鳳山寺、淡濱尼鳳山寺、泗華鳳山寺,另外還有永春會館、新加坡泉州青年商會成員等。他們各自組團到福建,並在12月3日大清早齊聚詩山鳳山寺。
詩山鳳山寺的主神是以孝道聞名的郭忠福。鳳山寺最早建于五代後晉天福三年(公元938),起初叫郭山廟,又稱將軍廟。南宋高宗時郭忠福被敕封爲“威鎮廣澤侯”,于是又名“威鎮廟”。
曆朝曆代皇帝不斷給郭忠福加封進爵,廟宇也就越建越大,另外又因郭山地形像鳳盤舞而改稱“鳳山寺”。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鳳山寺因倭寇劫掠被焚毀,重建後的廟宇在明清曾數度修葺增建。
文革期間廟宇被毀 海外善信集資重建
明清時期,這種閩南地區的民間信仰開始隨泉州移民遠播海外。台灣今天有100多座廣澤尊王廟,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菲律賓都能找到鳳山寺。
詩山鳳山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遇到浩劫,廟宇被毀,神像遭砸。今天的詩山鳳山寺是海外善信,包括新加坡善信于1978年冬倡議集資重建的。重建時曾參考新加坡國家古迹水廊頭鳳山寺的建築藍圖,大房金身據說也是參照本地鳳山寺的神像重塑的。這一說法普遍流傳,只是沒有文字記載。
本地《叻報》曾刊登一則啓事,記載詩山鳳山寺的廣澤尊王金身曾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由善信陳春光恭迎到新加坡巡安。水廊頭鳳山寺當時正在興建中,其神像極可能是參照詩山的金身塑造的。
聖公文化傳承委員會這次組織本地信衆到詩山鳳山寺參與當地熱鬧的廟會,顯示兩地之間的民間文化一脈相承之外還源遠流長,民間往來蓬勃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