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是藝術家面對大自然和生活的體察的具象産物,同時也是畫家個人心緒的寫照。一幅成功的畫作顯然是內在與外在相續接連的存在,畫家的內心世界便通過方寸之間的畫布和畫紙展開布局,藝術化的表達實際寄托的是對世界的觸摸和對自我的認知。
2014年10月27日,新西蘭一位23歲的華裔青年畫家去世的消息引起不小的社會轟動,這位畫家是一位華裔,他的名字叫Adam Tan。他是一位藝術創造力十分出衆的藝術天才,在他充滿奇異想象力的畫作裏,觀者看到的是他幽邃的內心世界。
令人驚異的是,這些畫作背後是一位精神疾病患者的自白。 Tan在13歲時腦海經常出現幻覺,後被確診爲精神類疾病。這位繪畫天才的疾病,使人很容易聯想到另一位聞名世界的大畫家——文森特·梵高。
藝術天才的特征是相通的,他們在繪畫創作上的創造力是無與倫比的。Tan地繪畫天賦很早便被世人發現,從這一點而言,他要比那一位天才更加幸運,因爲梵高直到死去他的畫作仍然沒有得到當時社會的認可。
2011年—2013年間,Tan將自己看到的幻覺畫爲31幅油畫。這些油畫頗具其個人特征,畫面並不複雜,用色也比較單純,畫家似乎在用一種單純的表現力訴說心中無盡之意。但看了他留下的畫作,網友紛紛表示,真的越看越可怕!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些“可怕”的畫作把!
暗淡無光,壓抑的肅殺,孤獨的愁悶……拿來形容這位藝術天才的作品風格是非常貼切的。從這些作品來看,人物往往被畫成黑色,甚至連太陽都是黑色的,一絲絲的詭異氣息彌漫整幅畫作。畫面給人的感覺是甯靜而安詳的,但整體看似美好的背後卻是畫家內心無盡的孤單與苦悶,以及對這個世界的愁緒與憂傷。
當然,我們仍然可以從畫家的作品中看到一點對于美好的所謂向往,但卻是那麽的有氣無力。畫面中的環境時而真實,時而夢幻,真實與虛無之間在這裏並無絕對的界限,這一切都要歸于心靈的碰撞感受。部分溫情的色彩並沒有帶給畫面一點希望,可能這是畫家自己消極情緒的真實再現,整幅畫似乎都在傾訴著畫家內心深處那言之不盡的悲傷與憂郁。
有人不禁會問,究竟怎樣的人生才能塑造出這樣的心境?如此帶有一點戲劇性的不公設定何以造就這位畫家獨特的繪畫風格?實際上,很多問題我們都可以在畫家的畫作中尋得一些答案。當我們認真欣賞這些畫作,便是在一定程度上與畫者進行某種交流,畫家的情緒凝聚在畫面的每一寸肌理,色彩的組合,意象的塑造,是畫家腦海見到的幻象,也是畫家內心深處的甯靜歸途。在畫完這31幅畫作後,Adam Tan住進了精神病院,一年後他逃離了那裏,失蹤一周後,人們在一個河邊發現了他的屍體,警方對屍體進行檢查分析後,確認是自殺。
很多網友對于這些畫作充滿喜愛,也指出這些畫作所呈現出的憂郁氣息實在濃重,仿佛存在一種真空的氣場,把觀衆的心緒都吸納沉陷進去。就像一個藝術化的情緒“黑洞”,畫面的光亮都被隱蔽。而這一切的觀感,大抵是畫家因爲自我疾病的緣故導致對這個世界充滿悲哀的感受,導致畫家的一切的藝術創作都圍繞這種情緒展開。于是,這些作品的畫面便以超乎現象的表達力量,訴說著一位孤苦無依的心靈困境。網友們爲其藝術表現而喝彩,同樣也表達著對于畫家經曆的深切同情。無論如何,世界記住了這位英年早逝、經曆坎坷的畫家人生,同樣,他的藝術作品贏得了世人的肯定與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