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想威斯布魯克在雷霆最初的幾年,似乎一切都有預兆。
2011年,羅斯成爲了史上最年輕的MVP,就在同一年,威少成長爲22+8級別的控衛。今天看來,22+8的基礎數據稀疏平常,但當時的形勢不一樣,在克裏斯保羅出現前,那個年代的球迷對好控衛的標准數據印象,還停留在基德或者納什式的16~18分,配上10個左右的助攻,在保羅打出20+10的賽季時,還覺得有點不真實。
那一季德裏克羅斯的基礎數據是25+7.7。事實上,對我們這一代球迷來說,具有類似數據的控衛也不是沒見過,只是當時給球迷留下的印象並不好——他是馬布裏,今天的情況當然不一樣了,但那時候,媒體對于馬布裏的描述偏離了實際,以至于不少球迷認爲,攻擊型控衛是個坑,好控衛,還是得先組織,再拿分,基德是範例,納什是典型,保羅是進階,而羅斯和威少就像奇怪的變種人。
當然,羅斯得到了球迷幾乎全部的正向熱愛,他把最絢爛的青春留在了那一年,在此之後是不斷與傷病鬥爭的故事,再見綻放,有的只是珍惜和懷念了——這真是像極了初戀。
羅斯沒能健康的度過自己的盛年歲月,反倒避開了一點小毛病就要被放在顯微鏡下批判的輿論環境,這可能是他生涯無數不幸裏,一點微不足道的小幸運了。
威少比羅斯更幸運,在他遭遇大傷前,你總能在媒體上聽到這樣的毒奶,“威少這麽打球,身體還能撐得住,可真厲害。”
但威少也有他揮之不去的煩惱,從他開始走入媒體和球迷的視線裏,頭腦發熱、盲打莽撞的標簽就沒離身,當然,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的解釋。
2012年的時候,不少球迷跟我一樣,相信英勇無畏的打法跟年輕氣盛大體是一個意思。年輕氣盛對那支雷霆來說算褒義詞,因爲正是年輕氣盛,讓雷霆三少殺出重圍,以完全超出預期的成長速度在西部完成了權力交接。我至今還記得,當時非常笃定的認爲威少會成爲這個聯盟的最佳後衛,而我一個師弟更加慧眼識珠,認定那個大胡子必成大器。這個時候,威少的氣盛更像特點而不是缺點,因爲年輕比氣盛重要多了。時間是屬于他們仨的,所以你不擔心一時的稚嫩和成敗。
後面的解釋,就慢慢變了味道。雷霆很強,就是再也沒回到2012年的高度,每過一年,年輕就變少一點,氣盛就多了一分。
如果把球迷看做一個整體,那麽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是有套路的:
贏:吹就完事了;
輸:找原因。球隊的配置問題會有人提,但不會成爲熱點,因爲對于黑粉來說,首要任務是攻擊輸球一方的核心球員,對于路人粉來說,他們根本不認識核心球員之外的配角,所以不管怎麽樣,找原因最後總會落到核心球員身上,對雷霆來說,自然就是雙少。杜蘭特被黑軟,體能不濟,威少被黑莽,頭腦發熱,這算例行公事了。
卡爾馬龍與斯托克頓幾乎合作了整個職業生涯,最後也沒能嘗到總冠軍香槟跟平時的味道有啥不同,這應該是曆史上最悲催的黃金二人組——但他們不屬于互聯網時代。在籃球進入我們現在這個人人可以敲鍵盤發言的時代後,杜蘭特和威少這對組合,就是超級巨星在一塊合作時間最久,卻沒能拿到總冠軍的最強二人組,想想看,這哥倆過去那些年,在指指點點中度過的是什麽日子。
威少被指責的,當然還要更多一些。畢竟世人對杜蘭特實力的認可更加充分,而威少的打法有更爲清晰可見的弱點,又有絕不遲到的腦熱時刻。大概從2012年開始,一直到MVP賽季,威少幾乎每年都在變強,越來越多的助攻,越來越多的籃板,到杜蘭特的大傷賽季,得分也開始爆炸,雷霆雙少也從大哥二哥非常清晰的排序,逐漸變成了接近平起平坐的雙王炸。但威少被質疑的聲音只會越來越大,這就跟實力本身沒有關系,而是時間在流逝,耐心被消磨,人們的包容和憧憬逐漸消失,擺在眼前更現實的,是沖不出西部的無盡循環。
這又像極了愛情,不過這一次是在一塊過了好久日子的老夫老妻,他們已經不大能看到對方身上的好,卻可以反複的數落對方身上本來可以被包容的缺點——年輕的時候,對一起生活的未來有無限的憧憬,在那無限美好的憧憬裏,這點毛病又何足輕重,何況歲月會改變一個人,難道你還能總是這個樣子?
歲月越流逝,憧憬就越會幻滅。人們才知道,噢,原來你就是這個樣子,改不了了。
那威少是什麽樣子呢?
這是他MVP的樣子。
16-17賽季,杜蘭特離開俄克拉荷馬,威斯布魯克獨自率領俄城出征,全世界都在等待一個怒火中燒的狂暴戰士。人們見過沒有杜蘭特時,威少打球的樣子——那是得分王啊——所以當時的籃球評論屆就相信,威少會借著球權大漲,交出一個爆炸輸出的賽季,那可能會成爲進入聯盟後,最可怕的威少。
只是評論屆沒有想到,不只是最好的威少那麽簡單。場均三雙對這兩年的球迷來說,已經是看得麻木的十進制無聊的統計方式,但在那個賽季卻足夠震撼人心。當然,對于球評屆來說,大家更關心的是另外一項數據:
威斯布魯克交出了40.2%的回合占有率,這TM是曆史上沒人做到的事情,比05-06賽季科比的37.8%還要瘋狂,有點超出現實了。
我知道,對于大量出手這件事,很多球迷無感,甚至覺得這種“球霸”打法是在傷害球隊。但你要知道,提供平台和機會,讓你盡情開掄這種事,並非僅僅發生在16-17年的俄克拉荷馬。NBA總會都有球隊爲開發進攻拙計,希望他們的主攻手可以盡可能多的消化球權,而不是進攻時間剩下幾秒鍾甩鍋配角倉促出手。如果回溯到90年代,大部分球隊都是掄的打法,遠的你沒見過,往近了說,世紀之交的“答案”,孤軍奮戰的“曼巴”,以及上賽季球隊傷的支離破碎,帶著一幫底薪球員苦苦支撐的“武藏”,這些都是極致高産的典範,他們也都沒能把回合占有率撐到40.2%。
在甩開膀子拼産量這件事上,威少依然保持著曆史最能“掄”的記錄。
OK,我當然知道威少的效率並不高——如果效率夠高,那他就不是威少了。
但16-17威少的特別之處也在于,他效率雖不高,但也不低,55.4%的真實命中率是典型的小康水平,一個球員能用這樣的效率交出變態産量,同時再送出54.3%的助攻率(除了自己的得分,球隊一半以上的得分來自他的直接傳球),說他一個人起碼幹了三個優質首發球員的活,一點也不過分。
你可以質疑這種打法的上限,但在16-17賽季雷霆的環境下——毫無空間支持,前場3~5號位都沒有三分牽制力,也缺少其他足夠優秀的開發進攻點。威少能幫球隊把進攻下限撐住,這種超現實的英雄主義,給予稱贊和肯定是理所當然的。
那一季的威少,有逆天改命的氣質。
強推快攻是威少最爲世人熟悉的招牌技能,那一季也讓球迷們認識到,自己收下籃板快速推進的打法,可以成爲一支球隊戰術體系中最爲關鍵的環節之一。當然,當時爭議很大,現在大家明白,威少的籃板是真的厲害,即使有刷的成分,也完全無傷大雅。
但這也沒什麽特別的,今天你還是可以看到威少的風馳電掣,迅猛的程度雖不及當年,威勢仍尚存八分。關鍵是那一季,威少解決雷霆便秘空間下陣地進攻的方式,除了他與亞當斯暴力的二人轉擋拆沖擊之外,他僵屍跳投的威力,恐怕是再難複制的表演了。
威斯布魯克從來不以跳投聞名,但在過去兩個賽季跳投徹底失准之前,威少的跳投起碼有底線:
他的中距離准星一直在40%上下徘徊,不算離譜;
他有精准的罰球,職業生涯有8個賽季的罰球命中率超過80%。過去兩個賽季掉到73.7%和65.6%才是意外,本賽季回暖到78.5%,卻也沒能回到生涯平均水平;
他有不靠譜但也不算離譜的三分准星,一般維持在30%出頭,本賽季23.2%就過分了。
威少把最好的跳投能量留在了16-17,那一季,他有生涯最高産又最高效的三分球,每36分鍾7.5次三分出手,34.3%的命中率。也有最好的罰球,84.5%命中率配每36分鍾10.8次罰球出手。
威少什麽時候都自信,但那一季尤爲極致。
還記得那一季的全明星賽嗎?威斯布魯克一定很不爽自己沒能進入正賽首發,所以替補出場後,他很認真的爆炸輸出了一波——連續的三分球,揚手就有,最後三分13中7,爆砍41分,如果不是大家爲了把AMVP留給主場球星,狂餵濃眉到吐,AMVP獎杯恐怕又是威少的囊中之物。
你可能會認爲,全明星賽大家隨便打打,投得准不算數,投不准也不算數,畢竟09某三分雙煞,嘿嘿嘿。
那就看看那一季威少的關鍵球吧:
2017年3月30日,雷霆對陣魔術的第四節,那不是威少16-17賽季砍分最多的第四節,事實上,末節19分對那一季的威少來說根本不算特別,但這19分全部是運動戰得分,其中三記幾乎在同一位置的幹拔三分,霸道無理的抹平了分差,雷霆最後加時取勝;
2016年12月24日,雷霆對陣凱爾特人的第四節,是那一季最強第四節先生的直接對話,站在威少對面的是地表最強175。175怒砍18分著實厲害,但威少20分更勝風騷,雷霆也最終力壓凱爾特人;
那一季小托馬斯在長人林中的穿梭真是難防
對于牛逼最好的注解,就是針鋒相對的另一個牛逼
2017年4月10日,雷霆對陣掘金的第四節就更厲害了,威少末節獨砍18分逆轉比賽,全場50+大三雙,最後這個絕殺,毫無道理可講。
16-17賽季,這樣的第四節天神下凡,多得簡直數不過來。
那一季,的確讓很多球迷相信,威少的跳投會越來越好。還記得坎特在2017年夏天上傳的威少在訓練中的神勇表現嗎?拿到MVP之後的夏天,你以爲威少說不定能鞏固自己的三分投射技術,真正實現無解,可惜之後的劇情恰恰相反,誰也不知道威少怎麽了,他的三分球就抽風了這一季,而罰球手感也被那一季的神勇帶走了。
這之後的兩個賽季,以及當下,大家都清楚了。
威少不是原來那個威少了,即使是以攻筐見長的攻城錘,以快攻聞名的奔雷手,沒有適當的跳投支撐,也不可能再維持水平,至于爲什麽威少跳投完全迷失,還能不能回暖,那就沒人說得清楚。
但你也可以說,威少還是那個威少。他依然維持了31.9%的超高回合占有率,在效率下滑的背景下,你就更加覺得他應該有所改變,比如增加串聯,多攻筐,少跳投。他會往這方面轉型一點,在每個賽季中也都會有那麽一段時間變身合理龜,但從更長的時間尺度看,完全實現這個目標還是太難。格林不准就不怎麽投了,西蒙斯又是另一個極端,威少卻做不到那樣的比賽方式,他可以放下身段,心甘情願的輔佐三弟——對這麽有尊嚴的人來說,這真不容易——但骨子裏改不了的出手習慣,難以抑制的狂熱神經,都決定了他要在某些不適當的場合,出手一些不靠譜的跳投,這點從球迷認識他那天開始,從來沒有真正改變過。
習慣了嗎?
習慣了。我甚至相信,對大部分威斯布魯克的球迷來說,他們也沒指望威少真的能改變——要不就這樣打下去吧。如果能取得成功,讓沒能在俄克拉荷馬實現的理想最終達成,那固然最好;如果不能,這個風馳電掣的,不管不顧的,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威少,就這樣大開大合的沖殺下去,也沒什麽不好。他要是合理了,他就打不出16-17賽季那樣牛逼又奇葩的賽季,交不出那麽多逆天改命的孤膽英雄篇章了。
這個聯盟並不需要所有球星都以一種方式打球,有人合理,有人高效,有人隱忍不發,有人氣定神閑,這些聽起來都是更褒義的形容詞,但比賽首先是用來看的,激情四射的不合理,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俄克拉荷馬的球迷僅僅是因爲威斯布魯克11年的忠誠才送出如此的敬意嗎?
不是的,那11年的牛逼和不合理他們都記在心裏,最重要的,還是那11年,威少讓他們熱血沸騰,讓他們熱淚盈眶,讓他們把籃球這項運動最暴力、最露骨的美學看爽了。
球星的黃金歲月不會永遠綿延下去,威少在雷霆輝煌了11個賽季之後,所剩的余熱時而如雪中送炭,時而又一言難盡,但起碼,他還在那個牌面,還有那個氣場,還能影響聯盟的注意力,還能牽動球迷的心,這就相當了不起。
過去的這些年,威少在NBA這個大市場裏是一樣最特殊的産品,他不代表最正確,但他足夠吸引目光。不管你是不是威少的球迷,每年喜聞樂見的觀賞或議論威少那一腔熱血,都已經成爲了戒不掉的習慣,無關粉與黑。這些年來,所有的,所有的,所有的黑過威少的人,等到威少離開賽場時,我敢打賭你們都會難以置信自己爲何如此不忍他離去,因爲沒有人比他更魔幻,更鮮明,更直擊人心,更讓人感慨籃球是多麽不可思議的運動:
他是意氣風發的雷霆三少,是狂傲率真的雙王炸,是逆天改命的MVP,是貨真價實的超級巨星;
但他帶隊三年一輪遊,輸給三弟,輸給新秀,被利拉德毫無余地的擊潰,每一次都輸得轟轟烈烈,熱熱鬧鬧。
轟轟烈烈的輸比賽,熱熱鬧鬧的進會場。
砍最爆的分,收最炫的板,挨最毒的打,開最烈的會,這些都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你說魔幻不魔幻?
大約在4個月之前,我就答應10大球星系列之後,會有一個補充內容,確定的內容有威少、歐文和湯普森,今天算兌現一部分諾言了。事實上,威少的主題早在4個月之前就想好了,這是最沒有糾結的一次,配樂的旋律和歌詞,跟威少的比賽畫面一起,在我腦海裏不知道播放過多少回——因爲實在太契合了:
我顛顛又倒倒 好比浪濤
有萬種的委屈 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 我一下高
搖搖晃晃不肯倒
酒裏乾坤我最知道
江湖中闖名號 從來不用刀
千斤的重擔我一肩挑
不喊冤也不求饒
對情意我肯彎腰
醉中仙好漢一條
莫說狂 狂人心存厚道
莫笑癡 因癡心難找
莫怕醉 醉過海闊天高
且狂且癡且醉在今朝
(電影《醉拳》主題曲,作曲:李偲菘/李偉菘,作詞 : 厲曼婷,演唱:成龍大哥)
不喊冤也不求饒,對情意我肯彎腰——多好的威斯布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