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交局公布公衆咨詢活動完整報告。展開咨詢活動期間有超過100名陸交局員工投入3700多個小時設計、計劃和進行各項活動。
超過九成受訪公衆希望,到了2040年,來往住家和工作場所或學校的“走、騎、搭”路程能在45分鍾內完成,來往最靠近鄰裏中心的車程則能在20分鍾內完成。
陸交局去年8月針對2040年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展開一系列公衆咨詢活動,至今已收到超過7400多份反饋和建議。
總藍圖的目標是鼓勵更多人減少用車,讓“走、騎、搭”成爲人們首選的出行方式,同時讓這些選項更便利、更具包容性。陸路交通系統也須提升生活素質,讓新加坡更宜居。
公衆咨詢活動圍繞上述三大主題展開,收集公衆對這些方面的意見。
當局未來將透露更多如何達標詳情
陸交局昨天公布公衆咨詢活動完整報告。活動期間有超過100名陸交局員工投入3700多個小時設計、計劃和進行各項活動,包括推出公衆咨詢文件、展開網絡調查及開設民情聯系組(REACH)意見站廣邀公衆提供意見。團隊也舉辦多場小組討論會和商務餐會,更好地了解公衆和業界人士的看法。
報告指出,目前僅有約45%國人,能在45分鍾內來往住家和工作場所或學校,在20分鍾內前往最靠近鄰裏中心的則有約85%。
不過95%受訪者希望能在2040年實現“20分鍾市鎮、45分鍾城市”的目標。
交通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醫生昨天出席交通活動後受訪時指出,這會是2040年總藍圖的主要目標之一,當局接下來會就如何達到目標透露更多詳情。
超過76%受訪者希望陸路交通系統能更加便利,其次則是銜接性(62%)以及快捷(57%)。
四分之三受訪者認爲目前的交通系統“便利”或“非常便利”,也有不少人認爲系統四通八達、有效率並非常整潔。不過他們也同意交通系統仍有一些改善之處。
受訪者認爲,要讓“走、騎、搭”成爲首選出行選擇,本地交通系統應更快捷便利,也要提供更多交通選擇,允許公衆按照各自需求選擇最佳路線。
他們提出的建議包括允許巴士有優先行駛權、提高地鐵銜接性,以及建更多腳踏車專用道。
受訪者也認爲交通系統應更具包容性,除了增設電梯和輪椅坡道等硬體設備,乘客也應該體現禮讓精神。大約85%受訪者不介意等候1至5分鍾,讓他人有更多時間上下車。
受訪者也希望交通系統能提升生活素質,例如建更多提倡減少用車的市鎮,或采用更節能環保的車隊。
由交通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帶領的15人咨詢小組,將把收集的意見納入考量,並最遲在下個月中向政府提交建議報告。
殘障者利用輔助科技 乘搭公共巴士更便利
另外,視障和聽障者及輪椅使用者,往後可利用輔助科技,讓乘搭公共巴士更加便利。
陸路交通管理局和新加坡協助殘障者自立局(SG Enable),合作推出MAVIS手機應用,接下來六個月測試可協助殘障者的輔助科技。
殘障者下載應用後可按照個人需要,選擇想到收到的特定指示和信息,以及即將到站的巴士是否有足夠的輪椅空間。
用戶可通過應用選擇所在的巴士站和想要乘搭的巴士。以視障者爲例,應用會播報等候時間,一旦巴士到站,安裝在車上的設備就會播報巴士號碼和該路線的終點站。
巴士內也會播報下一站的站名,確保殘障者能順利下車。戴著配有電繞組(T-Coil)助聽器的乘客也可清楚聽到車內外播報的內容。
系統也會向巴士車長發出提醒,通知前方巴士車長能及時協助這些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