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2歲男子因感冒咳嗽到綜合診療所看病,醫生問診時駭然發現他有自殺念頭,進一步詢問後,醫生把男子轉介至心理衛生學院,最終確診他患躁郁症。
任職于後港綜合診療所的家庭科醫生蔡裕聰受訪時說:“這名男生是因很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來看病。他當時看上去比較消沉,咨詢完一輪後,我隨口問他,你還有什麽想要告訴我的嗎?之後他就開始哭泣,說他覺得自己活不下去了。”
像蔡裕聰這類曾接受專業心理健康培訓的家庭科醫生,在進行日常問診時,總會多留心,觀察和關心病患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以及時找出病患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盡早就醫。
目前,本地有超過140名私人診所醫生以及來自宏茂橋、兀蘭、後港和裕廊等八家綜合診療所的家庭科醫生,提供專業心理健康診斷服務,協助受精神或情緒問題困擾的病患在住家與社區中管理病情。
有調查顯示,每七名國人當中,就有一人在一生中曾患有重郁症、躁郁症、廣泛性焦慮症、強迫症、酒精濫用症或酒精依賴症六種不同的心理疾病。抑郁、失眠和焦慮則是受訪醫生最常接觸的社區心理健康問題。
名爲心理衛生家庭醫生聯營計劃(Mental Health GP Partnership Programme)最早由心理衛生學院推出,旨在把病情穩定的精神病患轉介給私人診所醫生跟進管理。政府在2012年推出社區心理健康總藍圖後,由護聯中心(AIC)接手,爲精神病患提供更多社區援助及服務,逐漸把護理網絡擴及綜合診療所。 到2021年,這個計劃的合作夥伴將增至180個。我國目前有20家綜合診療所和1700間私人診所。
後港綜合診療所去年下半年加入該計劃。不過,在這之前,該診療所已提供心理健康醫療服務(Health and Mind Service)。
蔡裕聰說:“這裏每一名家庭科醫生其實都有能力診斷心理疾病。爲加入這個計劃接受的額外培訓,讓我們能處理更複雜的心理健康問題。通過該計劃的支援網絡,我們也能獲得心理衛生學院精神科專家,以及醫療社工等綜合醫療保健人員的協助和支持,讓我們更好地管理病患。”
在阿裕尼彎一帶開設私人診所的張紹銘醫生,早在2014年就加入計劃。他認爲,私人診所醫生是站在基層醫療最前線的醫療工作者,常年在社區中行醫,與居民建立了不錯的醫患關系,因此能較容易察覺病患因壓力或其他因素導致的心理或情緒問題。
張紹銘說:“其實心理健康疾病和我們常接觸的慢性疾病差不多,都須長期管理跟進。我覺得私人診所醫生是社區的一分子,因此提供社區心理健康方面的診斷服務是很自然的事,它能讓我更全面地了解病患情況。”
在日常工作中,張紹銘每周都會接收二至五名受不同程度心理健康問題困擾的病患,不過大多情況輕微,包括一些需要跟進治療的病患;需轉介至專科診所進行額外評估的則占約兩三成。
家庭、社會或壓力等因素都會影響人的情緒和心理健康狀態,但張紹銘強調,産生心理健康問題並不一定是“生病”了,擔心有類似問題的公衆不必覺得難以啓齒。“人們不必等到生病了才看家庭醫生。有時如果睡不好或覺得情緒莫名低落,也能來找我們談談,舒緩一下情緒。如果真的發現有潛在心理健康問題,我們也能及時給予適當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