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了前外交部長楊榮文的建議,國家文物局將爲樟宜海灘的二戰紀念碑重新加入四個官方語文和日文解說。
楊榮文上月底在“新加坡透視”(Singapore Perspectives)論壇上發表講話時提及,他帶印度尼西亞前外交部長馬蒂(Marty Natalegawa)到樟宜海灘散步時,赫然發現講述日據時期在樟宜海灘發生“肅清(Sook Ching)大屠殺”曆史的紀念碑,已被一個只有英文的解說牌所取代。
原本以我國四種官方語文和日文書寫的紀念碑,是國家文物局爲紀念新加坡淪陷50周年而豎立的。
楊榮文在論壇上說:“這或許是爲了方便……但這麽做卻刻意減少、簡化了我們的文化基因,以及曆史所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産。”
他當時指出,當我們決定減少文化基因,變得劃一的那一日,新加坡也將變得非常無趣。
國家文物局過後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曾說,樟宜海灘大屠殺曆史標記(site marker)是在1995年豎立的,當局在2015年進行更新,取代已磨損的舊標記。
但發言人沒有直接解釋撤除其他語文說明的原因,只說:“爲了讓公衆更好地了解該曆史地點的背景,我們也添加了最新的信息和肅清大屠殺的繪圖。”
不過,國家文物局前晚在官方面簿表示:“我們感謝楊榮文先生對樟宜海灘標記的反饋。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新加坡曆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鑒于其特殊意義,我們同意楊先生的觀點,即含四種官方語文和日文的曆史遺址標記,能讓新加坡人和遊客更好地反思我們的戰時曆史如何塑造新加坡及其人民。”
國家文物局說,當局將更新樟宜海灘的二戰紀念標記,以包含五種語言,並致力“在呈現對讀者有意義的內容,以及可讀性等實際考量間取得平衡”。國家文物局也會考慮利用科技,爲訪客提供更多曆史遺址的相關信息。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昨晚也在個人面簿發文表示,樂見國家文物局在檢討楊榮文的反饋後作出調整。
她寫道:“這將使更多新加坡人和海外遊客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戰時曆史,以及從我們曆史的辛酸篇章中汲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