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九天的財政預算案和國會撥款委員會各部門開支預算辯論前天結束,各政府部門在闡述新財年工作重點的同時,宣布多項措施。
這些措施既有大刀闊斧的教育改革,對企業的扶持和調控,也將在交通、醫療等方面影響國人生活。
《聯合早報》整理了不同領域的重點宣布,助讀者掌握今年各政府部門的新條例,並分析這個由第四代領導團隊主導的預算案的特色。
新財政年度的財政預算案辯論已于前天結束。這是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導班子成形之後所主導的首個預算案,因此備受各界關注。
受訪政治觀察家分析,以取消中學分流制爲代表的改革,鮮明突出了第四代團隊廣泛聽取民意,大膽抛開曆史包袱,強力推進改革的決心和特點。也有分析預測,隨著政府越來越注重鞏固社會安全網,“向左走”的趨勢會繼續推進,4G領導團隊可能成爲曆來最具“福利主義導向”(welfarist orientation)的行動黨政府。
砍下實施了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成功打下了4G領導的執政標志。日後人們談及4G,首先聯想到的就是改革。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爲期九天的辯論中,除了剛在去年11月出任行動黨第一助理秘書長的財政部長王瑞傑之外,其他年輕部長與次長也都紛紛站上講台,代表各自部門闡述政府政策與立場、回應議員訴求。
4G團隊也在首秀中就一鳴驚人,用行動證明他們“敢”字爲先的魄力。
陳慶文說:“教育部長王乙康一舉砍下實施了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這是一項重大的決定,也成功打下了4G領導的執政標志。日後人們談及4G,首先聯想到的就是改革。”
“聖牛”被宰 福利社會不再是禁忌
新一代領導人正在經曆重要的範式轉移,他們在繼承三代行動黨人的精神遺産的同時,也更願意跳出老舊的思維框框,不懼怕宰割老行動黨人的「聖牛」、打破舊有的禁忌,制定更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政策。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比維爾星
4G領導團隊宰割的“聖牛”並不止于中學分流制。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比維爾星(Bilveer Singh)指出,新團隊的另一項重要改變,就是進一步鞏固“左傾”政策,把新加坡往福利主義方向推進。
他說,“福利”(welfare)一直是老行動黨人的禁忌,政府多年來強調,歐式福利政策可能對國家財政造成不可承受的負擔。
不過,全球化深刻影響了國人的生計和就業,社會老齡化也爲國家治理增添了新挑戰。比維爾星認爲,政府有責任介入,解決收入不平等和社會流動性等問題,強化社會安全網,避免它惡化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他指出,公積金填補、消費稅補助劵,以及社保援助計劃(CHAS)等醫藥津貼,都是社會福利政策;人力部也調高服務業聘請外勞的門檻,規定它們的本地員工月入至少須達1300元,而月入650元至1299元的本地員工可算作半個人頭。
“雖然當局不願承認,但實質上這就是最低工資。”
他說:“這些政策雖然在3G領導人任期內就已推出,但4G行動黨人也都積極參與了政策制定過程。未來,福利政策還可能進一步制度化。
“新一代領導人正在經曆重要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他們在繼承三代行動黨人的精神遺産的同時,也更願意跳出老舊的思維框框,不懼怕宰割老行動黨人的‘聖牛’、打破舊有的禁忌,制定更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政策。”
4G團隊打消“不團結”謠言
比維爾星也認爲,此次預算案辯論展現了4G領導團隊的團結精神。
他說,王瑞傑出任行動黨第一助理秘書長後,選擇了陳振聲擔任副手,兩人一再強調團結的重要,反而讓人擔心行動黨內部可能出現分化。但預算案辯論期間,各個政府部門之間的立場協調、政策宣布,以及年輕部長和次長的演講分工,都凸顯新團隊的合作無間,有力回應了民衆及行動黨高層的擔憂。
陳慶文甚至認爲,此次辯論更像“一場精心設計的完美演出”,行動黨幾乎掌控了整個話語系統。
他說:“政府的衆多重大宣布,主導了媒體頭條和輿論空間,相比之下,反對黨的聲音就顯得薄弱受制。”
反對黨表現不盡如人意
陳慶文指出,預算案辯論之前,王乙康已暗示過分流制存在弊端。作爲國會最大反對黨,工人黨卻沒有讀懂他的言下之意,沒能在教育部預算開支辯論上抓緊機會向政府施壓,結果反而是行動黨議員更積極發言。
在服務業外勞配額收緊問題上,人力部長楊莉明和人力部政務部長紮吉哈更是兩度逼問工人黨表達立場。對此,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只回應說,工人黨“原則上支持”這項調整。
陳慶文說:“工人黨在這些重要課題上,應該做更多研究,提出替代或優化方案,向人民展示如果他們組建政府,他們打算如何在各個部門使用預算開支。可惜的是,我們沒能從這次辯論中清楚看到工人黨的政策思維。”
他提出,上周預算案辯論可被視爲行動黨爲來屆大選打響的第一炮。
比維爾星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爲,工人黨沒有爲了反對而反對,這才是一個建設性政黨應有的表現。
“有人說工人黨表現平庸,越來越像行動黨B團隊,這其實不是件壞事。比起肆意搗亂的反對黨,我國國會更需要理性的聲音。”
官委議員、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則提醒,行動黨的表現也不是完美無瑕。
他說,4G團隊還可以采取更透明、開放的態度,處理政策弊端。
“基于各種原因,政府往往不願承認一些政策存在問題。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即當局昨天可能還在爲某項政策強力辯護,而今天就突然改變立場,承認舊政策確實有問題,須做出改革。
“以中學分流制爲例,我們都知道當局多年來在幕後做了大量的檢討工作,試行新想法。如果是這樣,與其一再辯護,一個以民爲本的政府,更應該公開這個政策檢討過程,邀請公民社會、學校、家長也參與進來,共同找出最佳方案。”
如果紀念開埠 200年,我們也必須承認其不甚愉快的部分——一些爲達致帝國利潤最大化設計的做法與想法,是以犧牲原住人口爲代價。
——惹蘭勿刹集選區議員雅國博士談到開埠200周年紀念活動時提醒,活動須正視殖民時期不同社群的曆史和記憶。他建議重新審視學校曆史課程,確保學生通曉殖民前的曆史。
我們偏向于認 爲,尋求幫助的人得自己去了解各種途徑及是否符合條件……但需要幫助的人經常煩惱時間不夠,就算有能力了解,也不會有太多時間翻閱各種計劃,更別說見議員。
——馬林百列集選區議員謝健平認爲政府推出太多計劃,受惠群體難以了解各種計劃和條規。他建議采用新模式,協調各種相關服務。
很多時候,這個 被當做傲慢的情況正因我國是個采用最先進科技的商業樞紐和國際城市。我們的成功會讓鄰國眼紅,如果鄰國認爲,我們是因占了他們的便宜才取得成功,我們的關系就可能變質。
——阿裕尼集選區議員劉程強呼籲我國強化軟實力外交,改變鄰國對我國是傲慢國家的錯誤印象。
我覺得痛心。 他們不是真的無法學好數學,而是認爲自己不能……分流實行40年,已達到目的,現在是時候前進,意識到學術分流會讓學生自我設限,讓自己的能力受限于所處的源流。
——宏茂橋集選區議員殷丹博士呼籲廢除中學分流制。她以自己曾在中學執教的經曆強調,應消除“造成學生自我設限,自我應驗預言”的標簽。
當我們用“We” (我們)替代“I”(我)一起努力時,“Illness”(疾病)就可轉變爲“Wellness”(健康)。
——衛生部長顔金勇呼籲全國上下通力合作,朝健康生活的目標邁進。
你這個敗家子, 你有一個很好的阿公,你都不知道。你的阿公省吃省穿,別人的阿公有那麽好嗎?
——義順集選區議員李美花以“阿公和阿成”的故事比喻政府謹慎理財,才有盈余分發給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