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寶重申當年的立場:“有些東西就是需要時間。關鍵在于穩健持續地投入資源,堅持到底。我們必須很謹慎不要變來變去,也不要采取過于極端的方針。不偏離軌道非常重要。”
我國的生物醫藥研究曾遭質疑是否走錯方向,請來外國“科研明星”也沒重大發現,時隔12年,即將卸任的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掌舵人以數據和實例說明,我國當初的堅持是對的,這些年穩健地把資源投入科研領域才能初見成果。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主席林泉寶(57歲)于2007年4月1日出任該局的第二位主席,他下周一(4月1日)將卸職,並擔任新成立的新加坡食品局主席。
他3月15日接受《聯合早報》和《海峽時報》專訪時自我評估領導新科研的成績,並回應本報提及他當年與楊烈國交接之際曾卷入的一場唇槍舌劍,如今如何看待那次風波的問題。
2007年2月,時任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院長李玮玲醫生受訪時說,她認爲我國研究涉及的層面太廣,有必要檢討生物醫藥領域的發展策略,集中在B型肝炎或頭部創傷等亞洲疾病,而不是和國外世界級研究中心競爭,進行同樣的疾病研究。
新科研當年成功吸引不少國外頂尖科研人員,但李玮玲認爲他們來新後也沒重大發現。
楊烈國當年嚴詞反駁,也說明聚焦癌症研究是因40歲以下患者有增加趨勢。時任國務資政吳作棟也發表看法說,辯論我國科研方向是健康現象,但要證明誰對誰錯可能要10年後才見真章。
林泉寶受訪時提供多組數據,包括我國2010年至2017年培養至少60家藥劑和生物科技企業,科研投資額達1億至2億元,其中三四家的估值超過7億元;專門研發抗癌免疫療法的本地生物科技公司Tessa Therapeutics已展開全球最大型的第三期臨床試驗,而這些僅是初期成果,我國還會有一波波新企業的崛起。
他重申當年的立場:“有些東西就是需要時間。關鍵在于穩健持續地投入資源,堅持到底。我們必須很謹慎不要變來變去,也不要采取過于極端的方針。不偏離軌道非常重要。”
不過,《海峽》記者指出,新科研中途似乎改變航道,因爲楊烈國在2000年任經濟發展局主席時曾明言,我國生命科學研究應著重在人類而非動植物,才能達到治病、改善生活的目標。他當時說:“我和你都比植物重要對嗎?新加坡沒有農業。既然有人要照顧,我爲什麽要浪費時間在農業(研究)上?”這與林泉寶提及我國的食品和水産養殖研究成果有所出入。
根據環境靈活做出調整
林泉寶對此並不認同,他認爲新科研沒有偏離軌道,而是根據時局和環境靈活做出調整。他解釋,“堅持到底”指的是致力于把資源投放在科研活動,包括政府在2016年宣布五年撥款190億元推動研究、創新和企業活動,撥款額與之前五年一樣維持在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不曾削減。
“我們是全球少數把1%GDP預留給公共領域科研項目的國家之一,這是我們堅持的,但如何運用這1%經費須缜密嚴謹地考量,也要一直積極尋找對的契機,而不是當初認定什麽就墨守成規,反而失了良機。食物研究就是實例。時間對了、科技准備好了、我們有能力就去爲國家做對的事。若沒有激烈的討論,去嚴格地審視方針,或許就不是做出對國家最理想的選擇。”
分享三個“追夢”故事
回首自己38年的公共服務生涯,林泉寶以三個故事道出自己最自豪的成就,就是把希望帶給國人,鼓舞他們勇敢追夢。
從軍23年的林泉寶于2000年4月至2003年3月擔任新加坡武裝部隊三軍總長。
他在2003年7月出任教育部第二常任秘書、隔年7月任常秘,之後于2007年4月出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主席。他分享的故事橫跨這三個工作領域。
他憶述在1990年升任營長後,某一次在監督體能測驗時,看到一名士兵奮力地趕在最後一秒沖過終點線倒入他懷中。那名士兵成功達到金級標准,逆轉一年前不及格的成績。
受激勵加上努力訓練 士兵一年內進步神速
林泉寶說,士兵在長官的激勵下,加上努力訓練,一年內進步神速。“試想想,每個士兵都能推動自己發揮潛能的話,我們的武裝部隊能有多強大。所以我們需要懂得如何激勵士兵的長官,大家也要齊心往同個方向前進。”
他接著分享自己如何推動北爍學校的誕生,以及創校校長林豔卿和他分享一名學生的故事。
這名學生小六會考兩次都不及格,2008年申請加入北爍學校,爲了當平面設計師的夢想積極學設計和繪畫等,休息時間也用來複習語文和數學,之後雖成功報讀國家工教局證書課程,卻被安排學烹饪,直到北爍教師幫忙上訴後才成功轉念設計,之後考進南洋理工學院。“豔卿過後巧遇他,他正要飛到泰國曼谷工作,爭取一個設計項目。我們得確保年輕人能保有希望,知道他們能爲自己和社會做得更多。”
在新科研時,林泉寶會參與每一位申請獎學金學生的面試,而有兩位獎學金得主的背景較特別。林育全小學雖被編入EM3課程,但過後發奮圖強,到了南洋理工大學還考獲一等榮譽學位。鄭稚燏則是首位畢業自工藝教育學院的得主。
“我們國家小,承受不起人民有‘我沒希望了’‘我完蛋了’的想法,而是要讓每個人都盡量發揮所長,有他們能實現夢想的希望。”
林泉寶受訪時提供多組數據,包括我國2010年至2017年培養至少60家藥劑和生物科技企業,科研投資額達1億至2億元,其中三四家的估值超過7億元;專門研發抗癌免疫療法的本地生物科技公司已展開全球最大型的第三期臨床試驗,而這些僅是初期成果,我國還會有一波波新企業的崛起。
12年前定下“創造未來”使命達成無遺憾
林泉寶自覺已達成12年前在上任第三天所說的“創造未來”使命,且了無遺憾。
林泉寶受訪時把成績單分爲三大要領,即促進各方協作、全面發揮新科研作爲科研領域和工業與市場之間的橋梁,以及培養人才。
“我國幅員小可以是局限,也可以是優勢。若能把幅員小化作更緊密的連接、促進協作,而不會因各方科研項目雷同而浪費了資源,我們的競爭力能大大地提高,所以我和其他公共部門領導人這些年極力推動協作。這也就是爲什麽,12年後本地有很多共同研究的項目和平台,例如全國機器人計劃等……各方連接起來的話,你可以把很多資源投入在須要很多專才和資源的領域,但又不和他人重疊,而是打造一個服務大家的平台。”
即便不是全國平台,各機構也展開雙邊或三邊合作,包括成立競爭力強盛的研究機構,例如全國皮膚中心、新科研和南洋理工大學在2013年宣布聯合成立的新加坡皮膚研究院。“從改變本地工業、吸引跨國企業,到讓本地企業受惠,這些聯合機構的影響力毋庸置疑。”
另一方面,新科研作爲科研領域,以及工業和市場之間的橋梁,兼具經濟和社會使命。
與業界合作項目已增約五倍
新科研與業界的合作項目已從2005年至2010年的約1500個,增約五倍至2011年至2015年的近9000個,而這五年預計會維持在這個水平,相等于2011年起每天啓動近五個新項目。
單在2017財年,新科研與企業合作的項目超過2100個,三分之一涉及本地企業。這些項目的科研開支年比增加超過50%到超過3億4000萬元,而本地企業的科研開支的同期增幅更大,增約三分之二達1億零200萬元。
林泉寶在上任第三天如此說道:“我在武裝部隊的使命是保障新加坡的未來;在教育部的使命是做好准備迎接未來;在新科研的使命是創造未來。”
他日前受訪時指出,未來的最關鍵要素是人才。新科研培養人才的成績包括至今培養約1600名本地博士生,約四成仍在新科研繼續研究工作,其余則到學術界和創業資本等其他行業。他指出,非科研的其他行業包括金融科技;也有接受過人工智能培訓的專才到銀行負責推動數碼化和數據分析等,影響層面很廣。
“就培養人才來說,我覺得我達到了使命,但單培養專才是不足夠的,工業也很重要,不只確保現有工業維持競爭力,並且不斷增值,也要一直找新工業去發展。”
他指出,科研活動能爲新加坡人創造高素質的工作。本地科研團隊人數從2007年至2017年增幅達三成,從3萬8000人增至超過4萬9000人。從事科研活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就業機會同期增近50%,從2萬4500個至超過3萬5000個。
他也一再強調“新加坡和新加坡人沒理由做不到”,包括研發新藥等事情,而只是遲早的問題,堅持下去必定成真。
他認爲自己任內毫無遺憾,所以即使重來,某些決定也未必會改變。
林泉寶一再強調“新加坡和新加坡人沒理由做不到”,包括研發新藥等事情,而只是遲早的問題,堅持下去必定成真。
接班人須與科研團隊 建立互信與融洽關系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領導層將更新,對于再迎來另一位軍隊出身的領導人,即將卸任的新科研主席林泉寶坦承,他不認爲科研人員會對新總裁有一致的看法,但重要的是接班人能和新科研全體人員建立互信及融洽的關系。
國防部副常秘周繼強 將出任新科研總裁
林泉寶今年4月1日卸職,同一天,國防部副常任秘書(科技)周繼強准將(43歲)會出任新科研總裁,教育部常任秘書陳麗芬則出任非執行主席。
新科研目前的科研人員、工程師和職員等有超過5000人。
對于科研人員會否希望由一個“理解科學”的同仁來領導他們,而非一個來自國防部、曾經在紀律部隊體制下管理下屬的領導人,林泉寶坦言,新科研人員對此不會有一致的看法,因此對接班人而言,關鍵是與新科研團隊建立融洽、培養互信的關系。
根據貿工部之前的任命文告,周繼強承擔“行政領導角色與責任”,包括制定新科研的戰略目標、與關鍵的政府和行業利益相關者溝通、推動落實新科研的策略、措施與計劃,以及建立新科研的組織能力。
林泉寶認爲周繼強絕對勝任有余。“他在國防部負責的科技項目,預算遠超新科研的預算,當中包括資産采購和科研預算,因此他對科技的理解,以及如何應付大項目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入的見解。”
他也提及曾先後任職于衛生部、財政部、公共服務署、貿工部和律政部等公共機構的陳麗芬。
他認爲,對比自己到新科研前只到教育部,曾有一段時間還負責大學事務的陳麗芬具備更豐富的經驗。
食物研究攸關國家利益 安全至上不應操之過急
我國科研領域展開食物研究,攸關國家利益也符合年輕一代國人的理想,但研究不應操之過急,畢竟食品安全至上。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主席林泉寶日前接受專訪時透露,他4月卸任後會出任同月新成立、隸屬于環境及水源部的新加坡食品局的主席。
他期待能在新崗位繼續推進“新加坡的食物故事”,因爲新科研其實已在食物研究上有些成果。
政府本月宣布,食品局將負責落實“30·30願景”,確保到了2030年,本地出産的農産品能滿足國人三成的營養需求。
貿工部也宣布,爲了推動農業科技,雙溪加株(Sungei Kadut)將設18公頃的新農業食品創新園,把新加坡打造成領先的城市農業科技和水産養殖科技樞紐,建立可出口到區域的食品生産模式。
林泉寶指出,農業食品業不只關系到促進經濟和制造優良工作,也關乎糧食保障這個對國家存亡至關重要的議題。
“我國目前擁有很好的先進制造科技,這也是農業科技轉型所需的科技。我國沒有太多土地,所以得用科技把收成翻上數十倍,這些也是工業4.0科技,例如用傳感器收集數據和進行智能管控,以預防損害農作物的疾病等。雙溪加株將成爲多個科技的測試平台。”
他認爲年輕國人極度關注氣候變化和應該如何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等,因此會想通過科研去制造食物,新科研也確實已有這類年輕科學家。
他也說,我國一旦成爲可展示這些科研項目的樞紐,會帶來很多增值,也爲國人帶來許多發展機會。“但安全很重要,爲了聲譽必須把研究做好,不能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