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16個星期,本地沙門氏菌感染病例已有679起,比去年和前年都來得高。有鑒于天氣會愈加炎熱,傳染病專家和醫生呼籲餐飲業者和公衆,多注意食品衛生問題。
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今年開年至4月底的沙門氏菌感染病例,與去年同期相比多了四成,腸胃炎病例也相應增加。她說,單以病例數量來看,本地食品衛生工作還有待改進。
梁玉心說:“環境中有很多細菌和病毒可引發腸胃炎,沙門氏菌只是其中一種,人們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個人衛生,吃東西前或去了洗手間後要洗手,注意食物處理過程或餐具的清潔衛生。這些細菌病毒要人們吃下肚才會引起不適症狀,所以保持餐飲環境衛生才是預防患病的關鍵。”
傳染病中心也正與有關部門合作,繼續監督和研究今年的食物中毒趨勢,了解原因。過去四個月內,本地發生了多起幼兒園、大學宿舍和小學食堂食物中毒事件,再度引起社會關注。
衛生部數據顯示,今年首16周的沙門氏菌感染案例與2016年的同期案例持平。當年,本地也發生多起嚴重的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涉及良木園酒店和報喜海南飯店老字號餐飲業者。
除沙門氏菌,大腸杆菌、諾如病毒(Norovirus)和輪狀病毒(Rotavirus)也是引發食物中毒的常見細菌和病毒種類。
感染沙門氏菌者一般在吃了受汙染食物的72小時內會産生惡心、發燒、腹部絞痛和腹瀉等症狀,多數人在一周內便能康複。不過,有些人的腹瀉嚴重,可能須入院治療。
家庭醫生蔡添榮也觀察到,這幾個月內,因腸胃炎就醫的公衆的確會多一點,但由于診所不做糞便化驗,沒有具體數據,他也會把病情較嚴重者轉介給專科醫生。他提醒說:“公衆應避免多吃生食,特別是已有疾病在身或抵抗力弱的人更要小心。”
據之前報道,處于5至60攝氏度間的熟食會迅速滋生細菌,並可能在四小時後達到危險水平。梁玉心說:“到了100攝氏度的高溫,食物中的細菌就會被消滅,但我們通常不吃這麽燙的食物,大家在外用餐還是不要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