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流失文物古董拍出7400萬天價
【流失海外的文物有多少】據中國文物學會不完全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被劫掠以及因盜掘、不正當貿易等原因流失到海外的中國文物超過了1000萬件,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有100餘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不完全統計顯示,全世界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藏有164萬餘件中國文物。剩下的大量文物仍散落在海外私人藏家和機構手中。
【海外文物如何回國?】海外流失文物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由於戰爭被掠奪收藏於他國博物館,這種只能通過政府來交涉,目前看來收效甚微;第二種是清代至新中國成立前以合法或半合法的途徑被攜帶出境的文物,只能通過募集資金買回;第三種是一些拍賣公司或者組織非法收購文物到國外拍賣,應由政府依據國際公約要求其停止拍賣。圖為現存於日本的南宋李迪《紅白芙蓉圖》。
【海外文物回流途徑一:依法追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0年通過的「國際公約」溯及力和約束力非常有限。一是追溯期限有限制;二是公約並不對所有國家有約束力。此外,界定流失海外文物的「合法」與「非法」的標準始終非常模糊。很多被劫掠的文物幾經轉手,新的持有者可能通過合法途徑獲得,就不能追討。圖為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佛教藝術展示。
2015年,32件從甘肅秦國早期墓葬流失的金飾片文物歷經10年從法國回歸。這些金飾片是上世紀90年代初被非法盜掘、走私出境,後由法國相關人士購買並捐給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的。中國政府得知後向法方發出追索申訴。然而根據法國的法律,國有財產不能轉讓。最終法國政府作出決定,將其退還給捐贈人,最終藏家無償歸還給中國。
2015年3月,在歐洲巡展的千年「肉身菩薩」被疑為福建20年前被盜的「章公六全祖師像」,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國家文物局遂開始收集相關證據材料,並與荷蘭駐華使館協商。5月,藏家奧斯卡·范奧維利姆表示,他是1996年從阿姆斯特丹的一位藏家那裡買到的,願把這尊佛像返還給中國。但他堅持認為,這尊塑像裡面不是章公祖師。圖為荷蘭科學家在進行研究前禮敬章公六全祖師。
中美兩國於2009年簽署了合作打擊文物走私的諒解備忘錄。美國還發起「長城行動」,專門打擊走私中國文物來美的不法行為。2011年3月,14件珍貴的中國文物被返還給中國。這14件文物中不乏珍品:北魏赤陶馬、北齊石灰佛像、隋代騎士陶馬,還有唐代馬雕像、宋代菩薩頭像等。
2010年,我國曾成功將陝西出土的「武惠妃石槨」從海外追回。這也是我國首次經法律途徑追回的一級文物,沒有花錢購買。當時美國文物商人花大價錢購得「武惠妃石槨」,最後無條件送回中國,使其經濟損失慘重。
1994年,一夥盜墓人盜開了王處直墓,將十塊浮雕盜走,其後販賣到香港。2000年,一塊浮雕出現在紐約的中國文物拍賣會上。國家文物局立刻與美方聯繫,希望將文物返還中國。但拍品委託人辯稱此武士浮雕為其祖傳文物。對此,河北省出示了相關的證據和考古專家的證明。美國司法部門最終裁決,將浮雕武士像無償歸還中國政府。同時,紐約的收藏家安思遠將被盜浮雕中的另一塊捐獻中國。
2000年,國家文物局了解到被盜的北朝菩薩立像出現在日本美秀博物館的展覽中。日本當時沒有加入這方面的國際公約,而且美秀博物館提供的證據也表明,當初是善意購得,所以從法律上追回來很難。國家文物局通過各種渠道和美秀博物館展開了談判。經過一年左右談判,美秀博物館同意把文物無償地返還給中國。
【海外文物回流途徑二:民間捐贈】北齊皇族趙郡王高叡敬造釋迦牟尼佛、無量壽佛、阿閦佛三尊彩繪漢白玉石佛像,供奉於河北省靈壽縣幽居寺內。上世紀90年代,三尊佛像的佛頭先後被盜。2014年,星雲大師收到台灣企業家捐贈的一尊佛首,經兩岸專家鑑定確認後,與現藏於河北省博物院的釋迦牟尼像佛身相吻合。星雲大師將佛首無償捐贈。圖為河北幽居寺北齊釋迦牟尼佛像「身首合璧」。
青銅鼠首和兔首原為北京圓明園大水法十二生肖獸首噴泉構件中的兩件,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流失。2009年2月,境外某機構舉行兩件獸首拍賣,引起社會強烈反應。此後中外各方都努力爭取使獸首回歸中國。最終,兩件獸首被法國皮諾家族購得,並以其家族名義歸還中國。
2015年5月,台灣的收藏家林嘉瑋向橫店圓明新園捐贈了三件珍貴的圓明園流失文物——清乾隆銅鎏金嵌寶英雄香薰、清乾隆掐絲琺琅八吉祥抱月瓶和清乾隆銅鎏金龍紋出戟方觚。他們是林嘉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歐洲古董商手中買到的。
這尊唐代殘佛像是2006年在南宮縣後底閣村出土的,當時只發現佛身缺失了佛首。而2013年,中國收藏家郭鵬赴日本考察時在一名日本藏家家中發現了這尊佛首。他後來通過香港藝術品商會的幫助,從日本藏家手裡購回。據悉,佛像遭到破壞分離源於唐武宗滅佛運動,佛首何時流失於日本已不可考。圖為郭鵬。
漢陽陵博物館收藏著曾經流失海外的31件珍貴西漢文物,是由美籍華人范世興先生、鄧芳夫婦等15位海內外僑胞及愛國人士於2006年共同出資購買並捐贈。捐贈的這31件文物中,一級文物5件,二級文物14件(組),3級文物10件,一般文物2件。
【海外文物回流途徑三:商業回購】1957年我國花巨款回購了韓湟的《五牛圖》。2002年,2999萬元買回了國寶級文物宋代米芾的《研山銘》,此後又先後花費2億多元買回了包括戰國虎形佩等多件文物。故宮2200萬元收購《出師頌》;2003年上海圖書館以450萬美元買回了書法國寶《淳化閣帖》;保利集團也曾斥巨資買回了圓明園牛首、虎首和猴首三件銅像。圖為《五牛圖》。
皿方罍是迄今為止發現體型最大、製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方壘,被譽為「方罍之王」。1919年在湖南桃源出土後不久,就因種種原因身蓋分離。器身幾經輾轉,流落海外,直到2014年6月由湖南省政府部門、相關單位、文博機構和民間收藏人士通力合作,成功洽購,與器蓋完璧「合體」。
大多數現身拍場的流失海外文物的市場價值遠低於拍賣價,之所以不斷拍出天價,是外國人利用中國人的愛國心理,趁機抬價。其實能上拍的只是一般文物,珍貴文物都在博物館裡放著。外國古董商人作為最大獲利者,中國人在他們眼裡應該是人傻錢多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