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理工大學校長陳添順1973年就讀國家初級學院時,國初仍是我國唯一的初院,學生入學前必須通過面試。而他初次報讀時因英語不好被淘汰,第二次報讀時碰上教師以華語面試,順利被錄取。
進入國初後,在鄉村成長的陳添順(62歲)發覺自己如井底之蛙,意識到“世界比我想象得大,到處都是人才”。
他以華語受訪時說:“雖然我中學念的是英校,在英文讀寫方面還可以,會話就不太行。我第一次憑學校考試成績報讀國初,雖然我是全校第一,但在面試時英語說得不好,沒有被錄取。
“後來,拿到O水准成績後,我再報讀國初,那次老師以華語進行面試。進入國初後,發現身邊同學的英語說得很標准,這才發現自己的英文有多差。”
這也鞭策他更努力、不斷求進。“直到現在,我還是告訴自己,不能停止學習”。
陳添順就讀國初時,加入銅樂隊,挑戰從未接觸的音樂。畢業後,他在老師的推薦下申請獎學金,到新西蘭肯特伯裏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念書,之後也到加州理工學院念碩士和博士。
不論是現址或舊址,陳添順對校園都有一份親切感。國初現址曾是他的母校德能工藝中學的校舍。國初的舊址是南洋女中的現址,都位于武吉知馬一帶。
難忘已故校長教誨
也是“鄉村孩子”的賴玉珠(67歲)是國初首屆畢業生。這名創辦慈善機構輕安村(Kampung Senang)的校友,難忘已故創校校長林欽蘊的教誨與關懷。
她說:“林院長曾對學生說,來國初不是比成績、比誰坐大汽車來上學,而是來學習如何服務社會和國家,以服務爲榮。”
她說,當時就讀的聖公會中學其實有高中部,但她想換個環境,所以報讀國初。由于她每天從樟宜的甘榜搭車到國初須花近兩個小時,因此好幾次遲到,結果引起校長的關注。
林欽蘊也不時找她聊天,發覺她英文不好,念生物科寫筆記很吃力,因此建議她轉念物理科。
受母校教誨,以及中醫師父親的身教影響,賴玉珠在國初時就熱衷于社會服務,與同學到聯絡所當義工,幫助有需要的孩童。
弦樂團副會長回校當指揮
校友黎德維(34歲,品牌與市場發展主管)則難忘在弦樂團的時光。他曾任弦樂團副會長,畢業後回母校當指揮。
他說,當年樂團聘請了一名優秀的指揮,爲了配合指揮的時間,團員不介意晚上7時半才開始練習。他們一起留在學校做功課,出外用餐後,回校練習直到晚上。
“我看到大家如何齊心地爲樂團努力,老師也讓我們體會到,只要有熱忱,就能有所作爲。”
他畢業後到美國念音樂,回國後除了幫忙家族生意,也到學校當指揮。
去年爲國初50周年慶音樂劇擔任指揮,讓他感到十分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