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于1990年的華文語文特選課程,旨在鼓勵對華文與文學感興趣的學生加入,培養雙語人才,迄今已培養超過3600名畢業生。在語特即將邁入30周年之際,《聯合早報》訪問了曆屆語特畢業生,了解當年語特播下的種子,如何讓他們受用終身。
“我第一次出國,第一次搭飛機,就是通過1999年語特浸濡課程去北京。語特是我面向世界的起點。”
報讀初級學院時全憑興趣選修華文語文特選課程(以下簡稱語特)、目前擔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副首席私人秘書兼特別職務司長的郭碧葉(37歲)沒有想到,20年前一次短暫的語特浸濡之旅,是她從小紅點走向世界的開始。
語特創設于1990年,旨在鼓勵對華文與文學感興趣的學生加入,培養雙語人才,提高學生的華文與文學素養。
教育部也于2001年在三所初院推出了馬來文語文特選課程。教育部提供的數據顯示,華文語特迄今培養了超過3600名畢業生,活躍在翻譯、新聞與教育等行業。
在語特即將邁入30周年之際,《聯合早報》在教育部安排下訪問了畢業多年的語特學生,了解當年語特播下的種子,如何讓他們受用終身。
更自信面對世界
郭碧葉從德明政府中學與華中初級學院(華僑中學高中部前稱)畢業後獲頒公共服務委員會海外獎學金,負笈倫敦政經學院和斯坦福大學,曆任人力部、內政部、教育部與財政部等多個政府部門,也曾在上海渣打銀行和天津生態城工作。
她日前以流利華語接受《聯合早報》專訪。齊耳短發,金絲眼鏡,不施粉黛,言談間展露嚴謹且低調的個性。
出身普通的講華語家庭,父母甚至不會說英語,在全家收聽麗的呼聲的氛圍中,郭碧葉自然而然地愛上華語,從小學起修讀高級華文。
後來踏入社會工作較常使用英語,但回到家中,郭碧葉仍用華語與母親溝通。“對我來說,華語是維系情感的重要橋梁。它是母語,是我的根。”
說到人生第一次出國時,她記憶猶新。
爲期兩周的北京浸濡,讓郭碧葉不僅能實地體驗中華文化的魅力,也讓她從東西方兩種不同的視角看待曆史。
她記起在語特中讀到的老舍劇作《茶館》,故事恰好發生在北京。 “它反映了清末以來北京半世紀的社會變遷。我當時也用英文修讀亞洲曆史,因此得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同個年代同樣的事。”
郭碧葉平日廣泛閱讀多國資料,爲王瑞傑副總理准備中英文講稿等雙語材料,她總結多年職場生涯,認爲語特經曆鍛煉出她雙語雙文化的優勢。“多懂一種語言,等于多一雙眼睛,看世界的角度就不同。這個能力是對工作相當有用的資産。”
不過,她也強調,學習母語不應以經濟價值爲驅動力。
“我當年報讀語特,是沖著中華文學與文化,並從中找到身份認同。這是語特的文化價值,讓我更自信地面對這個世界,與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課程內容因應時代修改
語特近30年來舉辦的浸濡活動、寫作營與各類文學講座深受學生歡迎,不過課程設置在過去15年出現大幅變動,古文與唐詩宋詞等中國古代作品大量縮減,現代與本地作品增多。
2006年時,語特必修的A水准H2華文與文學主修課程包括七篇古文、10首唐詩宋詞、三首新詩、三部短篇小說,老舍的《茶館》和金庸《雪山飛狐》取代原課綱中《紅樓夢》前40回。
2014年,課程內容改爲六篇古文、六首唐詩宋詞、四首新詩、三部短篇小說、《天龍八部》41回至43回,以及《茶館》或兩部本地戲劇家郭寶崑的劇作《傻姑娘與怪老樹》《小白船》。
2017年起,《茶館》從課程中移除,改成郭寶崑的《傻姑娘與怪老樹》《口羔呸店》。
語特多年來因應時代需求不斷更新,但離校多年的畢業生對語特熱忱始終如一。
掌握中國文化 在華經商如魚得水
被問及語特經曆,常駐中國成都的南洋初院校友陳泉成(35歲,億多世(中國)租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短時間內便向記者寄來一封華文電郵,洋洋灑灑近2000字。
2009年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科學專業,並從2013年被外派中國至今,陳泉成感恩語特的熏陶,助他掌握打開中國文化大門的鑰匙,更容易融入當地政治、經濟及社會環境。
近年來雙文化課程興起,讓語特一度面臨不合時宜的困境,前者鼓勵學生多了解中國文化及當代社會,後者注重培養文學素養。陳泉成感激語特讓他從文學作品中體悟中華文化魅力,也讓他在與中國商人泡茶館談生意時,更加得心應手。
他說:“中國企業家會測試我作爲外國人,能否融入當地文化,才願意進一步和我溝通交流。第一次到茶館和當地企業家談業務時,《茶館》描繪的情景便浮現在我腦海中,讓我能從容融入當下環境,有效處理好人情世故的當兒,也把業務談下。”
陳泉成勉勵有志報讀語特的學子,“文化修爲需要下苦功和時間培養,可一旦有了深厚底蘊,吸取新知識就能輕易融會貫通。而語特的優勢,正是爲年輕學子打下對文學文化修爲的基礎,就如同打通了習武之人的任督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