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肮髒汙濁到幹淨清潔的河流,從舊時貿易水路到現代休閑活動場所,加冷河見證新加坡從落後漁村到繁華都市的蛻變,也敘說著不爲人知的曆史故事。
新加坡的河流當中,最爲耳熟能詳的當屬新加坡河。但鮮少有人知道,比新加坡河長兩倍,達10公裏的加冷河,是本地曆史最悠久的河流。它的曆史可追溯到700年前。
上世紀60年代,加冷河中也打撈出明代瓷器,印證了這條河在明清時期就已經扮演經貿通道的重要角色。
哥南亞逸推出新書及展覽 介紹加冷河曆史變遷
爲了發掘和記載加冷河幾個世紀在塑造新加坡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哥南亞逸(Kolam Ayer)區公民咨詢委員會昨天正式推出新書《加冷河畔家園的過去、現在與未來》(Our Home By The Kallang River – Past, Present, Future)和同名展覽,負責該區事務的惹蘭勿刹集選區議員雅國博士爲活動主持推介。
雅國致辭時指出,加冷河發揮了讓不同社群聚集在一起的功能,它讓不同群體相互交會,建立聯系,加強社會凝聚力。與此同時,哥南亞逸的加冷河道也是我國首個推行“活躍、優美、清潔”水源(Active, Beautiful, Clean Waters)計劃的河道。
展覽內容對應書中的八個章節,講述加冷河的曆史發展,也描述河流的修複工程如何美化周圍環境,爲社區帶來更多設施和休閑活動,爲居民提供宜居的瀕水家園。
展出內容還包括加冷河舊時和現今地形模型,讓訪客看到沿岸地區的變化。
新加坡紀念開埠200周年之際,加冷河豐富的曆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雅國說:“記住這段曆史,不是爲了要緬懷過去,而是讓我們知道如何運用這段知識,讓我們向前邁進……我們要的不只是讓自己,也讓後代記住這個河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籌委會自去年4月就展開工作,還走訪40多個現住和過去居民,包括貿工部長陳振聲和前國會議員成漢通,請他們講述對加冷河一帶的記憶。
哥南亞逸區開埠200周年紀念活動籌委會主席高麗蓮受訪時說,希望訪客能通過展覽,認識加冷河與國人的聯系。
“不單是加冷河的曆史,訪客也可以認識它豐富的文化底蘊。有些年輕人不知道加冷河舊時的樣貌,但通過展覽能認識到先輩多麽辛苦地爲這片土地默默耕耘。”
展覽從上月28日開始在國家圖書館地下一層展出,直至本月30日,當局本月將爲學校和公衆舉辦加冷河導覽活動。展覽過後轉往翻新後的哥南亞逸民衆俱樂部讓居民浏覽,直到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