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人工受孕存有誤解,以爲它是可讓婦女受孕的靈丹妙藥。但實際上,人工受孕的成功率不僅低于50%,也會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而更加難以成功。
根據親家庭民間組織“我愛小孩”(I Love Children)于今年初對正在交往或已婚的1000名國人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有69%的受訪者認爲即使無法自然受孕,只要接受人工受孕便能懷上孩子;而62%受訪者並不清楚人工受孕的成功率有多少。
“我愛小孩”昨天舉行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時也提到,在400名已婚受訪者中,約30%對自身的生育進展不滿意,或在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
“我愛小孩”會長劉雪珍說,多數新婚夫婦計劃在婚後三年內生育,所以問題不在于不想生,而是決定太遲才生,導致延誤或錯失懷孕時機。
康盛婦女診所婦産科醫生陳凱立透露,許多他經手的患者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年近30歲結婚,花上幾年時間嘗試自然受孕但不果,才尋求醫生幫助。
他說:“人工受孕等輔助生育技術不是靈丹妙藥,不能保證婦女一定會成功懷孕。按照國人常見的人生規劃,前來求醫時接近35歲,已經太遲了。”
劉雪珍強調,不孕並不可恥,人們應該積極地去面對和討論。她建議高等學府和企業機構向學生和員工灌輸正確的生育知識,公共醫療機構也可考慮推出生育健康檢查配套,方便國人消除疑慮。
除了問卷調查,“我愛小孩”也在今年初展開了四場小組討論,以深入了解國人對生育的認知。
討論結果發現,很多人仍有不正確觀念,例如以爲只要身體大致上健康就不會有生育問題。
何絲敏(32歲,教堂職員)過去就抱著這種想法。她和丈夫在2017年結婚,一直無法受孕,也不知道原因。夫妻倆去年到康生生育中心進行生育健康檢查,才發現她右卵巢有一個10公分大的腫瘤。
她說:“當時我和老公都嚇了一跳,平時我沒痛沒病的,沒想到是因爲長腫瘤才導致不孕。幸好腫瘤並非惡性,今年1月份動手術切除,如今我們可以繼續嘗試懷孕。”
“我愛小孩”從2016年開始每年舉辦“生育意識運動”(Fertility Awareness Campaign),提高公衆,尤其是已婚夫妻對生育健康的關注。
今年的運動從昨日開始,有一系列宣傳活動,包括在地鐵站和地鐵列車上展示宣傳海報,更與多家醫院合作舉辦講座等。
康生生育中心也將贊助200對新加坡公民夫妻免費接受生育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