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將民衆的意見納入政府制定的環境政策中,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促請公衆從個人層面做出改變。他呼籲國人在日常生活中可做出的努力,也包括購置對氣候傷害較小的電器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配合邁向零廢棄年,環境及水源部將成立由社會各界組成的50人公民工作小組,並于今年9月召開首場討論會,探討如何改善家庭循環再用習慣。
環境及水源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昨早在第三屆環境夥伴論壇宣布,有興趣加入工作小組的民衆,可從即日起在邁向零廢棄官網報名。
除了將民衆的意見納入政府制定的環境政策中,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促請公衆從個人層面做出改變。
“沒有人可以獨自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但不要忽視點滴行動聚成的累積效應”。
他舉例說,如果全國每戶家庭將家中一盞日光燈泡換成LED節能燈泡,每年或將節省580萬千瓦時(kWh)電力,足以爲1000家四房式組屋供電。
馬善高呼籲,國人在日常生活中可做出的努力,也包括購置對氣候傷害較小的電器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國人改變生活習慣有多重要?新加坡氣候研究中心主任卡倫(Erland Källen)教授表示,本地迄今最高氣溫約爲37攝氏度,倘若國人按照“一切如常模式”(business as usual)生活,到了2040年,將會多次出現40攝氏度及以上的高溫,加上濕度不斷升高,對人體將會造成極大壓力,威脅人類健康。
卡倫與另一名論壇嘉賓、南洋理工大學亞洲環境學院主席霍頓(Benjamin Horton)教授皆同意,氣候變化對新加坡帶來的最大難題,並非氣溫升高,而是海平面上升。
專家:海平面上升是我國未來最棘手氣候難題
專門研究海平面上升問題的霍頓點出關鍵。“冰川融化所産生的其中一個最不尋常現象是會導致地球引力場發生變化。當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冰蓋因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一公尺,新加坡周邊海平面就會因引力的關系上升1.3公尺。因此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受害者是熱帶地區,傷害會較其他地區成倍放大。”
霍頓說,一些國家腹地廣闊或只有一面靠海,沿海居民面對海平面上升導致土地被淹沒時,仍可遷居內陸。相比之下,“新加坡是四面環海的小國,無路可退,因此海平面上升將是未來我國面對最爲棘手的氣候難題”。
卡倫總結:“我們目前仍無法掌握有關海平面上升將會如何影響新加坡的全部細節,這正是我們開展全國海平面研究計劃的原因。”
昨天的環境夥伴論壇也標志著爲期七天(本月17日至23日)的氣候行動周正式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