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約9萬輛已注冊的電動踏板車中,原來現階段有超過8萬多輛或九成是不符合UL2272標准的。
單看這組數據,或許能理解爲何盡管有關當局昨天(8月5日)做了一系列宣布,要緩解使用個人代步工具(簡稱PMD)帶來的安全隱患,短時間內要安撫大喊禁止PMD的民衆,讓他們相信現在真的安全了,不太容易。
至少只要還有人魯莽騎著電動踏板車,或有使用者繼續在住家內爲這類不達防火標准的器材充電,總有人還是不放心。那些在國會上說每當參加區內對話會因PMD問題而被居民大罵一頓的議員,也可能還要繼續挨罵。
從提前半年實施對PMD須符合防火標准的管制,到在五個市鎮試行“行人專區”計劃,或如交通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醫生所形容,政府下來要投入5000萬元拓寬人行道,甚至爲此“收複”車輛空間,這次的一系列調整與措施,一方面可說是政府回應民衆近期對PMD使用的高關注度,但更大程度似乎還有一個終極目標:保住PMD,讓這類新興交通工具不至于被淘汰,而且繼續是民衆作爲“最後一公裏”代步工具的首選。
藍彬明在國會就PMD安全問題發表部長聲明時重申,政府當初允許開放市場,引進電動個人代步工具,就是希望PMD能在我國邁向“減少用車社會”的願景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在講話中一開始也抛出一道題:難道大家覺得沒有PMD就比較好嗎?
其實,在電動個人代步工具崛起前,政府曾一度寄望于共享腳踏車模式能扮演如此的關鍵角色,但在幾乎無管束狀態下讓業者自由競爭與發展,卻也容易産生其他問題。共享腳踏車泡沫的破滅對我們來說本應是一次教訓,可這次在推動個人代步工具的廣泛使用方面,政府在照顧業者、使用者與非使用者之間的權益時,繼續面對難題,有議員也質疑政府在安全管束方面,姿態太被動。
這並不是國會第一次辯論PMD安全問題,但藍彬明在發表聲明後,10多名議員就舉手搶發問,單是提問就長達一小時,可見議題之熱。
其中,議員任梓銘(馬西嶺—油池集選區)指出,盡管8萬多輛不符合標准的電動踏板車不會同時燃起,但政府應該更仔細解釋爲何不暫時禁止不達標的車子,而只是提早半年要求車輛符合規定。他進一步點出,像汽車系統失靈時,即便造成不便,車商也會馬上召回車輛,家具商也會召回有問題的家具,電動踏板車怎麽是例外?
而回到藍彬明的問題,禁止PMD難道就比較好?我想不管是議員或一般公衆,目前都沒有明確答案。但也許這不是我們應該馬上回答的問題,反之要解決的是,既然不禁止,那政府若有意讓PMD成爲既受歡迎又安全的“最後一公裏”代步工具,它在照顧市場與管束之間是否還能有更好的平衡?
國會昨天也討論了外籍學生獲政府資助的議題。教育部長王乙康在回應工人黨非選區議員貝理安的口頭詢問時,公開外籍學生所獲政府學費津貼總額,以及其占教育預算的比率,並同時清楚解釋政府認爲適量吸引外國人到本地求學的重要性;他更進一步詢問,工人黨是否采取零外籍學生的立場?對此,貝理安在回應時表達個人觀點,指對于政府接收外籍學生的立場保持開放態度,但對于王乙康公開的數額,他認爲此花費占總預算比率似乎偏高。
兩人的一來一往,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可借鑒的議事廳討論模式,讓辯論不只停留在該不該停止收外籍生,而是上升到要收多少、資助多少才是對的平衡。這樣也許更有意義。
回到藍彬明的問題,禁止PMD難道就比較好?我想不管是議員或一般公衆,目前都沒有明確答案。但也許這不是我們應該馬上回答的問題,反之要解決的是,既然不禁止,那政府若有意讓PMD成爲既受歡迎又安全的“最後一公裏”代步工具,它在照顧市場與管束之間是否還能有更好的平衡?